第一次看到倪瓒的画作是《鹤林图》,
一只瘦鹤在溪岸林间回首,
寂寞空台一方,
是谁升仙而去了吗?
七棵乔木不参天,
空林空台空水面。
倪瓒是要表达什么?
为何他画中总是这样的萧瑟?
他的眼中只有深秋的空寂吗?
看这孤鹤空台,
联想到的诗词就是:
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寂寞时多,
欢娱只是偶尔,
之后还是寂寞。
那还不如没有欢娱。
“人有聚,就有散,
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
既清冷,则生伤感,
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
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林黛玉讲的挺有道理。
享受这番寂寞空台,
何须空怅惘,
独步亦是独特的生活。
静静在古画前驻足,
自己与自己的理解对话,
去猜想,
拍自己喜欢的细节,
记录几笔观画的心得,
挺快乐。
小林今日的10万+问题题目真好:
记录的意义,是让幸福可翻阅!
愿我的记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