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苏钟一共16件,
上海博物馆14件,
最小的两件属于山西博物院。
1992年8月,
山西晋南晋侯墓地8号遭到盗掘,
大量随葬物品被盗往国外,
西周晋侯苏钟的14枚就流散到了香港。
10月,
北大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
在被盗的晋侯8号墓中,
出土了刻有铭文的两枚甬钟,
这两枚甬钟上的铭文分别为:
“年无疆子子孙孙”与“永宝兹钟”。
同年12月,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
在香港斥100万港币的巨资,
将流落在外的14枚编钟买回。
很多人觉得马馆长买了赝品,
因为编钟上的铭文为錾刻,
不符常理,
因为很多铭文是铸造上去的。
然而,
经过与晋侯墓地出土的两枚编钟对比,
确定它们属于一套编钟,
至此国宝西周晋侯苏钟完璧,
成为不可出境文物。
结果是14件在上海落户,
最末的两件进了山西博物院。
西周晋侯苏钟铭文全部为錾刻,
为西周青铜器首见。
铭文完整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
晋侯苏率军,
参加了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之战,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
因此做编钟。
所记战争正史中没有记载,
弥补了历史的空白。
有专家考证,
这些编钟并非一起铸造,
而是几套编钟的组合,
因此,
组合后重新在编钟上錾刻文字,
这才组成了16件一套。
晋侯苏就是晋献侯,
为第一任晋侯燮父后的第七任晋侯。
上海博物馆东馆一层卡地亚珠宝展中,
献侯夫人的玉首饰在展出。
左侧为晋献侯妇人的玉首饰,
右侧为第一代晋侯燮父夫人的玉首饰。
这两件是山西考古研究院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