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渔夫图》——梅花道人性孤高

文摘   2025-01-23 00:00   山西  


梅花道人,

就是吴镇,

他有多幅《渔夫图》传世,

以手卷式留存的,

目前只有两卷,

其中一卷在上海博物馆保存。


上海博物馆所藏《渔夫图》,
画心全卷展开,
难得一遇。
此图经收藏大家吴湖帆重装,
吴与其妻潘静淑一起题签留跋,
将此图视为他们梅景书屋的国宝级名画。

吴湖帆题写:
此宫中旧藏,
据所见格式皆如此,
甲戌中秋重装时,
移于隔水绫。
钤白文印“吴湖帆”。
吴湖帆妻子潘静淑的题写:
吴氏梅景书屋珍藏名画国宝,
潘静淑记。
钤印:
吴潘静淑


吴潘夫妇在此卷上钤印十几枚,
骑缝处更是钤盖夫妻各自名章,
可见其珍视与观画欢喜心。

画卷起首保留吴镇的题跋,
此文为吴镇题写,
并非文中所写“进士柳宗元撰”。

渔父图,
进士柳宗元撰。
庄书有渔父篇,
乐章有渔父引,
太康浔阳有渔父,
不言姓名。
太守孙缅不能以礼词屈,
国有张志和,
号为烟波钓徒,
著书玄真子,
亦为渔父词合三十二章,
自为图写,
以其才调不同,
恐是当时名人继和,
至今数篇,
录在乐府。
近有白云子,
亦隐姓字,
爵禄无心,
烟波自逐,
尝登蚱蜢舟,
沧波,
挈一壶酒,
钓一竿风,
与群鸥往来,
烟云上下,
每素月盈手,
山光入怀,
举杯自怡,
鼓枻为韵,
亦为二十一章,
以继烟波钓徒焉。

从文中看,
吴镇更是仰慕唐朝张志和,
自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代表作,
自然是《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吴镇的画中,
渔夫不再是简单的打渔人,
是徜徉在山水之间的隐者,
自得其乐悠然江上的高士。

看酣睡在船舱里的人,
明明就是喝醉了文士。

题画诗:
残霞返照四山明,
云起云收阴复晴。
风脚动,浪头生,
听取虚篷夜雨声。

妥妥地模仿张志和《渔歌子》之作。


绿杨湾里夕阳微,
万里霞光浸落晖。
击棹去,未能归,
惊起沙鸥扑鹿飞。
傍晚了,
船舱空空,
却击棹惊飞鸟,
这肯定不是渔夫所为。


洞庭湖上晚风生,
风触湖心一叶横。
兰棹稳,草衣轻,
只钓鲈鱼不钓名。

端坐船头的小后生,
肯定是钓名,
因为鱼竿都没拿啊!
还说“只钓鲈鱼不钓名”,
矛盾。


无端垂钓定潭心,
鱼大船轻力不任。
忧倾侧,系浮沉,
事事从轻不要深。

戴着幞头巾的渔夫,
看看舟中的一团乱麻,
这是烦心地很啊!
来钓鱼求心静了。

风搅长空浪搅风,
鱼龙混杂一川中。
藏深浦,系长松,
直待云收月在空。

好乱的世事,
算了,
不干了!
哼!

钓得江鳞拽水开,
锦鳞斑较逐钩来。
摇赪尾,噞红腮,
不羡严陵坐钓台。

怪石古树下的渔夫,
坦胸露肚
好开心啊!
这是钓到大鱼了!

五岭烟光绝四邻,
蒲川凫鹰是交亲。
云浊岸,浪摇身,
青草烟深不见人。

如何小小作丝纶,
只向湖中养一身。
任公子,龙伯人,
枉钓如山截海鳞。    
雪色髭须一老翁,
能将短棹拨长空。
微有雨,正无风,
直在五湖烟水中。


舴艋舟人无姓名,
葫芦提酒乐平生。
香稻饭,滑莼羹,
棹月穿云任性情。

重整丝纶欲棹船,
江头明月正明圆。
酒缾侧,蓼花悬,
抛却渔竿踏月眠。

乐平生,

任性情,

自在地看书,

写话。

畅游山水与古代建筑
木石史书——古代建筑巡礼 碑刻传奇——那些年那些事 惊鸿一瞥——远去的中国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