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成年人的朋友观:远近随意,聚散随缘
文化
2024-12-15 21:12
北京
☝点击上方🎧听文章/点击右上角"…"分享
点击上方名片☝立即关注,不再错过经典美文!
“人与人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细微差别会发展成巨大的鸿沟。这条鸿沟,是经历、格局、圈层的不同,里面又隔了岁月变迁,盛满了各自人生的酸甜苦辣,时间长了,变得不可逾越。”
前段时间,“失友症”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过千万的阅读量背后,大家分享生活点滴,聊起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失友症”背后,其实是对于亲密关系和自我成长的一次重新思考和发现。心理学家E.H.Erikson指出,18-25岁是所谓的“成年初期”,主要“解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我们需要朋友带来的亲密关系,克服内心的孤独、迷茫和不确定感,冲开人生一道道关卡。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交友因素,最重要的是“接近性”(proximity)。俄亥俄大学教授William Rawlins认为,成年中期的友情,不再需要时刻相伴,关系被定义为“知道Ta在那里”。
因此,“失友症”其实是当代青年的一种幻觉。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维系友情,更成熟地面对人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在甲骨文中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
当商周年间,大规模的教育出现后,
我们的先祖假借古字“朋”群鸟相聚的意思来作为学生们之间的称呼,
而“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本意为友好。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立”与“三十而立”意思类似,指的是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可与权”的意思是紧要关头,可以一起权衡利弊轻重的人。孔子有交友的标准,同样,你也有自己的标准,只是切记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失去分寸感,模糊了边界,再好的友情也会变成一场灾难。
有段话说得很好:“一段友谊能维持多年,总显得情深似海,但时间会让你明白,岁月或许能熬出一个成熟的世界观,却不能养熟一个不投契的异路人。”真正的朋友门槛其实很高,需要智识对等,需要灵魂契合,才能长久结伴同行。钱钟书曾说:“真正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地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最好的友情,是远近随意,你来,我去接你,你走,我不挽留。余生,不必将太多的人请进生命里,放低期待,做好自己。记得点赞、分享、收藏,点个在看,万事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