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辉:家乡面貌的时代蜕变

文摘   2024-11-05 13:40   北京  

甘肃平川的宝积镇小川村

我相信每个走出家乡的人,对老家都有一种绵长悠远的情感记忆,这种情感既是对家园宁静温馨的千百般眷恋,也是对家乡贫穷困苦时刻不能忘怀的忧思。关于家乡的牵念总是每个人生命画卷中一笔浓重的底色。

我出生在甘肃平川的宝积镇小川村,这里以前经济很落后,人们的生活非常清苦。贫困的原因首先是这里的自然环境很恶劣,这个小村庄四面环山,周围的山上由于气候的干旱土壤非常稀薄,基本都是岩石,所以很少长树,只是长一些耐旱的草,草的长势取决于当年雨水的情况,可是植被的缺乏又反过来造成了降水的稀少,所以草的生长也很艰难,山上因此显得格外荒凉。

降水的稀少自然使农业耕作更加困难,所以人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注定充满艰辛。所幸这里的环境虽然非常干旱,但村子里的却土地相对肥沃。在农业环境中,土地的质量和面积是决定人们生活物质条件的最基础因素。土地肥沃为人们在这里生存繁衍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土地的肥沃吸引了周围地区很多人在大约百年前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而在这里定居以后,人们在所有条件基本具备的地方都开辟了土地。开辟土地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希望,但是降水稀少导致土地灌溉困难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

为了满足农田的灌溉需要,村里打了一些水井来取水,原来是3个村民小组各有一口水井,人们把电缆接到井下用电机带动水泵把水抽上来,汇聚到一个小池塘里,由轮流浇地的人经过水渠引到地里灌溉庄稼。后来也有私人打了井浇地,但是在干旱的时候,水资源依然非常紧张。

浇地的水如此稀缺,农村人畜饮水自然也是很大的问题,原来村子里的人都是吃浇地用的水井里的水。住的距离水井近的人家,可以直接用水桶和扁担把井水挑到家里的水缸里吃水。距离远的人家就会在院子里挖一个水窖,用水泥硬化后,用三轮车拉水储存在水窖里吃。

为了解决吃水的困难,村里的人们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真的是几经周折。一开始是打了一口专门的水井,把水引到一个水库上,再给人们住的地方建了两个水房,结果那口井很快废弃了。过了几年又把山上的泉水引到村里建了两口水窖,让人们拉水吃。最近两年才把自来水管道接到每家每户,现在停水还是特别频繁。水的问题要解决,还是需要更多的投入。

村子的中央是一所小学,这是方便学生们上学距离最近的位置。我们家住的里学校远,到学校大约要走20多分钟的时间。这所学校距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也是土坯房。近年来来进行了校舍的修建,建筑了砖瓦房的校舍,硬化了校园和操场,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了。

北边的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3座宫殿,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宫廷建筑的样式,供奉的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平时会有一些吃斋信佛的老人们在这里诵经,初一十五会有人上来进香。有时候会举办庙会,村里人甚至外村的人都来参加。学校与这座庙遥相呼应,昭示着对传统文化的虔敬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同时浸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环境的闭塞造成了商品流通得匮乏,村里人买重要的东西只能到村外去买,村子里有两三个小卖部,卖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小卖部除了给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服务,也是是村子里主要的社交活动场所。农闲的时候人们里会在这里打牌喝酒来社交消遣。

人们的房屋大部分聚集在山村中间,听老人们说这些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前都是很好地,后来陆续迁来的人们在这里盖了房子。村子边缘的山脚下也有人居住,形成不同的自然村。一开始人们都是居住在由土块儿垒成的土坯房里,院墙也都是用土垒成的,土坯房很保暖,但是不卫生。后来人们在经济条件改善后,都陆续翻修了房子,盖起了砖瓦房。

农家小院儿的结构很宽敞,一般正面是一件大房子,作为客厅,两边各有一个较小的房子,厨房在院子的另一侧,人们一般还会在院子里开辟一个小花园,种一些菜、花和果树之类的。把房子从土坯房修建成砖瓦房,是我们父辈们的人生中重要的奋斗目标,因为住房始终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支出,相当于20年的收入。现在村子里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翻修了,这可能是人们生活条件最大的也是最关键的改善。

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人们的食物大当然都是自己生产的,西北天寒,劳动强度又大。这里的人们习惯白天吃黄米糁饭,好有力气劳动,晚上吃面条,吃了周身暖和。生产黄米和白面的稻谷和小麦在很长时间都是自己种植的,菜一般也是自己在家附近开辟一个小园子种出来。作为食肉原料鸡和猪都是自己养的。我们小时候我奶奶甚至会自己在家酿醋和酱,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物质匮乏的年代衣服也是自己扯一点布缝制的,我们小时候的棉袄就是奶奶自己买的布和棉花做的,还会做那种给小孩儿护手的很可爱的棉手套,叫“猫头”还是什么我记不清了。我姥姥当时特别会做布鞋,拿来给我们穿。在贫困的物质环境下,人们就需要这样全面的生存能力来最大程度谋求温饱。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的生存能力反而退化,现在的很多人连房间都收拾不干净,真是差太多。像做醋做衣服这样的手艺现在当然早就失传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学会做饭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就很难得了,完全不可能学这种技术,所以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正是由于农村的贫困与艰苦,东西都会自己做,所以人们比较珍惜东西,不随便浪费食品。不浪费食品这样这样产生的垃圾就少,环境比较干净,就容易保持健康。现在人们食品丰富了,浪费的东西都变成垃圾堆积在环境中,各种乱七八糟的病都出来了,让人很头疼。

农村通电比较晚,1970年代人们从抽水的井房里把电线接到各家各户,白天要抽水,电压不够,所以无法给住户供电,所以没有电,晚上不抽水,电压满足了,给各家各户送电。当时除了照明看电视,各家各户也没有什么用电的地方。2001年前后改造了电路,接来了供居民使用的高压电缆给各个住户通了电,终于一直可以稳定供电了。

有了稳定的供电资源,人们也在经济条件好转之后,逐步购置了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和电磁炉等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这些生活设施的普及,他的意义不仅仅是方便了日常生活,而在于让偏远山区的人们体会到了现代化发展的好处,激发了人们改变生活环境的精神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设施也不断得到丰富。电话是现在人们互相交流最重要的设施,村子里电话安装比较晚,是2004年安装的,从村外接来了电话线,各家各户都安装了座机,不过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并更新换代,很快座机电话就被淘汰了。村子里几乎人人都买了手机,不过很多老人都还不太会用,我在村里人经常碰到老人们让我帮他们解决智能手机使用的各种问题。接电话的设施后来改造为光缆,2017年人们普遍接了宽带,可以获得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农村由于环境闭塞,精神生活更加匮乏,最开始人们娱乐使用的是一种小收音机,老人们说当年收听单田芳的评书一度万人空巷。上世纪90年代初,村子里陆续买了黑白电视机,当时使用一个木棒绑的天线接收信号,后来彩色电视机也陆续就行开来。到本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很大的卫星接收器接受电视信号,广电总局在2012年给每家每户统一配发了村村通电视接收器。后来有了宽带,可以上网的电视也流行起来了。有了无线网,村民们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看抖音和快手的短视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

物质条件的改善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温饱层面的享受,同时还让人们有条件更加重视卫生习惯、精神视野的开阔,所以为生活全面的改善奠定了基础。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对于农村的家庭生活条件来说,我们在肯定他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成果的同时,其实还有更多的期待。比如现在农村冬天还在用煤炉取暖,有一两家的人们自己安装了锅炉和暖气,但是供暖很不稳定,希望将来能够普及供暖设施。另外由于下水系统没有修建,人们家里虽然都通了自来水,但是无法安装洗澡的设施。这些都是将来努力的方向。

四面环山的环境造成了出行的困难,村民们只能通过山间洪水冲成的河床从山口出去。出一趟村非常辛苦,久而久之也就加剧了村里人和外面生活的联系的疏远。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交通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人们一步步把路修了起来,2003村里第一次绕开河道平整了路基,从东南侧的山谷把路修到了邻村的矿区,2007年秋天在主要河道用石头水泥修建了一座桥,2009年第一次铺了沥青,但那一次铺的比较薄,2018重新铺了沥青公路,这一次铺得很好。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到县城出行购物,这样人们的社交和物质生活都有了很大发展。随后的几年人们又把村子里的巷道陆续用水泥做了硬化,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环境建设的事业也从追求物质条件的丰富变得注重环境的美化。2022年村子里开始了一场村容村貌美化建设,用白面灰边的江南水乡风格粉刷了村里的墙壁,给几个蓄水的池塘用灰色的砖瓦砌了边,还修建了座文化广场,广场上修建了灰白风格的大影壁,修建了花坛,种植了八颗柏树,花坛两侧设置了八个路灯,广场正门两侧修建了两个走廊长亭,一个用木材修建,另一个使用了石材。人们在休闲时期可以在这里玩儿,愉悦心情。

通过梳理农村的物质生活环境,我们发现农村仍然很贫穷,但是也在缓慢地发展。这两个特征促使人们开始逐步地向往更好的发展,渴望并能够走出农村,通过努力可以走到物质环境丰富的地方,改善生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物质条件、身体健康水平、家庭社交关系和心理精神状态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变,值得不断的加以考察。(2024年11月3日)

(注:本文由作者杨正辉先生授权发布,图片为杨正辉拍摄)

司马平邦说
最有营养的国际政治和中国竞争力述评,记载中国崛起的甘苦悲欣。司马平邦本人为中国航空学会会员、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