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国人在热情关注大洋彼岸的大选,没多少人关注湘西北某县一个月之内相继有两个学生非正常离开人间。或者,人们对于死亡已经麻木,短视频里关于活得太累下辈子再不来人间的歌曲获得高点击。
可是!这是两个孩子!据官方消息他们的死亡与他人无关,那么他们就是淡定从容地去走向死亡,这种淡定与从容,让我感到凉彻心扉的寒意。若说是成年人已历经磨难而生无可恋,犹可理解,可这是两个花季少年,人世间还有许多灿烂的内容他们尚未阅读,还有远方的山水、看起来辉煌的都市、美食与将来可能美好的爱情……他们都还没有体验与尝试——就这样义无返顾地走了,在短短的生命旅程里,该是饱尝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难?
“求求你,周老师,您在网上发声吧!”有好些读者私信于我。我犹豫了几天。
去年,我发帖为长沙受不了高额补课费的家长们呐喊,全省教育系统迅速整改,结果有家长骂我多管闲事,说他们有钱让孩子多学几门特长与你周碧华鸟关系?也是去年,记者节时,我发帖首次披露媒体人生存状态,意欲为媒体人呐喊。可有的记者认为他们坚守崇高的新闻理想活得很开心,我的帖子有损他们的尊严……我的眼前便时常浮现几千年前一群被反剪双手用绳子捆绑着的奴隶,如今虽然早已进入文明社会,还是有人习惯走路时反剪着双手,奴性这种基因仍残留于少数人的骨髓里。
好友常劝我,别在网上发帖了,官媒都没有监督报道了,你何必自找苦吃?像别人一样见人就点个赞,既不花钱还让被赞者心花怒放,何乐而不为?发个帖,接到电话又要删帖,自己打自己的老脸。
我回味着好友们的话,发现我几头不讨好,原来有点贱。
可是,这些天,这两个孩子似乎没有死,正用冷冷的目光瞧着我,似乎在说:爷爷,我并不想死呀!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孩子选择了离开人间呢?
据知情人透露,那个读高二的孩子,父母离异了,离异以后,父亲母亲都出去打工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个周末孩子回去了,返回学校后的第二天早晨爬上教学楼五楼直接跳楼了。那个读小学的11岁的孩子,也是父母离异了,随改嫁的母亲来到新的家庭,继父与母亲外出打工后,与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奶奶生活。周末回去了一趟,回到学校就用红领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悲剧发生后,老套路,花钱买平安,花钱买稳定。高二的孩子据说赔五六十万;小学生赔28.5万元,小学太穷,打了23万元的欠条。这两起悲剧,两所学校的老师与领导谁不心疼呢?而且压力山大。两个孩子选择走绝路之前毫无征兆,安全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无法防备的。
分析两起悲剧,两个孩子的情况惊人的相似——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周末曾回家一趟。
于是,我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这两个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缺少家庭温暖,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还不如那些幸福的宠物,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天下缺少家庭温暖的,又何止这两个孩子?想想都后背发凉呀。为了让留守的孩子身心发育正常,大部分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课,这一方面说明了政府的关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已病得不轻。
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并不是父母的错,他们正是为了孩子才外出打工。他们要为孩子受教育及成家立业辛苦地打拼,他们何尝不想陪伴在孩子身边尽享天伦之乐?
可是,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城乡差距,让底层劳动者感觉到无望,但他们为了孩子,又不得不外出打拼,仅在春节期间,一家人才有短暂的团聚。一年四季,一家人聚少离多,有亲情也会渐渐疏离,孩子的内心会渐渐冷漠,若是遭到即使是一根稻草的重压,其生命也不堪承受。
这两个孩子的离世,于个人于家庭于学校都是悲剧,但只要财富与人才继续加速向大都市集聚,中小城市被掏空,无数乡村成空壳(派博士当村官都是枉然),农村家庭的父母与孩子还会继续饱尝别离之苦,这样的悲剧还会继续上演。
把学校建成高墙大院全部窗户安栅栏就能防范?
把学校的树都砍掉就能让红领巾无处固定?
赔偿一笔款子就能弥补生命的消失?
又有多少学校有足够的赔付储备金?
安抚了学生家长,谁来安抚学校老师?
早几年,我曾写过相关帖子,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稳定的角度,我们都不应狂热地发展超大城市集群,应该多发展50-100万人口的城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让广大的农民工能够就近务工,减少家庭成员间的分离,让孩子能够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如果移民,应该立法征收离境税,这批税金完全可以实现全民医疗免费和十二年义务教育,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轻弱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但愿这两个花季少年之死能够唤起全民思考:如果孩子都觉得生无可恋,再高的GDP也不值得骄傲;如果一批批的孩子需要心理辅导,再高的高考升学率也不值得炫耀!(图片由AI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