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新征程丨中核七院:健全经营机制 强化科技创新 双轮驱动推进改革深化提升

学术   2024-11-01 22:4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原子能工业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引领创新破题、发展破局,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核燃料综合服务供应商,中国原子能特开设“深改新征程”专栏,聚焦公司改革发展优秀经验,展现广大职工在改革浪潮中的奋斗身影与卓越成就。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七院”)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三级子公司,是我国唯一的铀浓缩、铀纯化转化工程研究设计院。中核七院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要求,坚持强化“双轮驱动”,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持续激发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构建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01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增强发展新活力



一是在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内部模拟法人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定模拟法人单位收入及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制度,构建形成压力与动力同向发力的管理体系;强化全成本核算,突出增量价值,将模拟法人单位的增加值与部门年度工资总额、负责人年度绩效正向挂钩,构建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体系,有效增强各经营单位的运行活力,2023年度模拟法人单位负责人年度薪酬倍差达到2.86倍。


二是全面推进本级及子企业经理层、中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在业绩责任书中鼓励经理层考核目标“摸高”,设置门槛值、提升值和奋斗值,不同档位对应不同绩效基准值,设定“上有封顶、下不兜底”的计分规则,突出强激励硬约束的考核兑现制度,2023年度公司本级经理层差距倍数达到1.67倍。


三是完善员工市场化退出通道。推行员工试用期满考核、首个合同期满考核及人才交流中心制度,明确员工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基本胜任”或一年度为“不胜任”的,执行市场化退出,形成常态化员工退出机制,2023年员工市场化退出9人,有效促进人才队伍流动。



0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释放创新新动能



一是树立科研产业化的管理要求。完善自主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项目重点聚焦产业化培育或核心能力提升,全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形成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唯年龄论、不唯职称论的新常态,40岁以下科研项目负责人占比超65%。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示范工程供热系统建设完成,同步开展市场化推广。


二是创新科研项目立项管理模式。部分侧重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探索实施“先研究,后认定”模式,项目立项周期由原来的3到4个月缩短至最快1个月内,开展后补偿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孵化。


三是完善科研项目负责人管理机制。突出项目负责人在技术路线、团队组建、经费使用、考核分配等方面的权力,不断激发项目团队活力,同位素富集与气体纯化工程技术创新团队获评省级技术创新团队。


四是推进实施项目分红激励。充分利用项目收益分红等中长期激励工具,增强科研技术人员的活力和干劲,2021年以来已实施4项科技成果分红激励兑现,年度兑现额度400余万元,内部差距最高可达20倍。



03

健全科研创新平台,

构建协同发展新模式



一是推进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建设。立足“非放射性-放射性-业务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产业链平台能力培育,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积极申报获批山西省同位素制备及辐照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同位素富集与高纯气体制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打通研发+转化通道,提升我国同位素分离、关键设备的技术水平。


二是构建“强核心、强协作”的创新管理机制。立足研发平台,发布协同创新开放基金,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10家研究机构或高校,共同推进铀浓缩、铀转化过程中的机理性问题研究,提升企业基础研究水平。


三是强化人才链与创新链融合。与天津大学联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委托天津大学培养3名工程博士,签约进站天津大学3名博士后,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同时协同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双方合作推进铀纯化转化技术取得新突破。




今日一学


来源 | 中核七院

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
树立新形象 展示新业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