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三足鼎立。
在这个时期,层出不穷的名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罗贯中老先生又根据这段历史写成了名著《三国演义》,进而让这段历史,几乎家喻户晓。
那么提到这时期的名将,您会想到谁呢?
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和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自然备受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当时的名将决然不是只有这数十位,别说两只手,甚至四只手都数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一些自身本事本来颇强的武将,却显得黯淡无光。
这点即便是在现在依然容易被理解,比如说与乔丹出生在同一时代的球星就比较悲剧,在乔丹刺眼的光芒下,其他的球星即便是再厉害,那也得出现阴影。
我们本篇就来说一位被历史遗忘数千年,几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留下名气的将军。
他是已经“消失”了1800年的三国名将,后来在中原呆不下去,便西行进入海外,并且创立了一个国家,如今这个国家正走向富裕,并且美女如云。
此人的中国名叫马抗,外国名叫马米科尼扬,而这个国家是位于西亚外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
马抗为了去了亚美尼亚,为何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相传的祖先呢?
这事还得从五虎上将中的马超说起。
马超的孙子还是从弟?
建安十六年,被逼无奈的马超率领数万大军起兵反曹,曾一度将曹操逼到了绝路,只可惜,后来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最终导致一败涂地,而马超的族人也因此被屠戮。
马超聚拢的部队之后,再次进攻陇上,想要找回些颜面,结果又败了,不得已之下,他投靠了汉中的张鲁。
刘备在攻打刘璋的时候,马超便投降了刘备,进而成为了刘备麾下的一员大将,马超跟着刘备打拼了7年,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称帝后的第二年,马超得了重病,眼看着就要去阎王爷那报到。
临终前,马超回想自己的一生,他郁闷不已,想了想,还是给刘备上了书,马超写道: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意思就是说,马超的宗族上下二百多口,几乎都被曹操给杀光了,只剩下了一个从弟马岱,就让他来继承自己的衣钵。
从《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我们会发现,马超的后人应该也被曹操杀害了,所以一些论断说马抗是马超的亲孙子,应该不准确。
晋人孙盛写了一本《蜀世谱》的书,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马超从弟岱,字伯瞻,腾兄翼之子也。父翼入许为北军中候,后还凉州,凉州乱,将亲族数十西入。岱弟抗,随翼西入,或至西海。
这也就是说,马抗其实是马超从弟马岱的弟弟,并不是马超的孙子,还是比较可信的。
马抗因何西行入海外?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偷袭,一路逼近成都,后主刘禅见状,双手一摊,表示认怂,直接开门投降。
刘禅投降之后,被“请”到了洛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蜀汉大臣都会跟着刘禅去过乐不思蜀的生活。
其中马抗就没去洛阳,而是选择了一路向西,马抗作为西凉人,自然先回到了西凉,可是后来西凉又爆发了内乱,马抗便带着亲族十来个人继续向西。
而在这之后,马抗便在史书中消失了踪迹,后来有学者机缘巧合之下,从《亚美尼亚史》这本书中,又发现了马抗踪迹,使得这段传奇可以继续被延续。
在亚美尼亚,有一个高贵显赫的大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而他们的祖先便是马抗。
马抗从西凉一路西行到了波斯,他声称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国王,而他是身份高贵的王子,当时通讯不发达,西方国家对东方又有着十足的敬畏,他们自然也相信了马抗的话。
后来马抗还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热情接待,在海外过起了比较滋润的小日子。
不过好景不长,来自东方的真正使节听闻了这件事情之后,便向波斯国王讨要马抗等人,波斯国王既不想得罪马抗,又不愿意得罪东方使者,思来想去,他就命人将马抗等人送到了属国亚美尼亚。
马抗为何成为了亚美尼亚的英雄?
当时的亚美尼亚只是波斯的属国,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对于前来投靠的马抗,表示热烈欢迎,为了彻底融入这个并不独立的国家,马抗还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马米科尼扬。
马米科尼扬觉得自己不能只靠招摇撞骗来生存,他得拿出点真本事来,于是便向特尔达特二世表示自己能打仗,而且会打仗。
对于这样的人才,特尔达特二世自然也不会不用,因此他参加了当地不少的战争,马抗充分发挥自己的文韬武略,帮助特尔达特二世将那些有异心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
开心的特尔达特二世为了嘉奖马抗,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而在特尔达特二世去世之后,马抗也成为了亚美尼亚实际上的统治者。
面对波斯的压迫和侵略,马抗觉得这事不能忍,于是便大旗一挥,率领民众反抗波斯,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亚美尼亚打败了波斯,取得了独立,而马抗也成为了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
在如今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的市中心,依然还矗立着马米科尼扬的雕塑,以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后来亚美尼亚虽然也经历过暴乱和侵略,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有一个叫马抗的祖先为他们所谱写的自由。
现如今,亚美尼亚正走向富裕,而大街上的美女,更是多得如云,也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您有时间可以去那里旅游一番,顺便看看埃里温中心的那一尊被当地人民尊崇的雕塑。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世谱》、《亚美尼亚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