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屑坝:江淮移民忘不了的根

文摘   2024-12-21 09:52   安徽  
瓦屑坝:江淮移民忘不了的根


■ 戴健


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晖月初在《新安晚报》发表《合肥“坝上沈”的前世今生》一文,谓因修家谱,他考证祖先来自“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沈先生还指出,在“那场波及全国的大移民”中,“迁来安徽的不仅有沈姓,还有唐、刘、周、杨、吴等几十个姓氏”。 

聚散非常事。因为战乱、政权更迭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朝代都发生过大规模移民。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地点明确,标志物明显,那是北方移民的出发地。南方移民最大的输出地,则是“江西瓦屑坝,老祖宗出发”。不信你问问如今安庆-合肥-淮南-滁州一带的“土著”:“老家在哪?”他们多半会回答:瓦屑坝。再追问:“瓦屑坝在哪里?”则普遍一脸茫然,语焉不详。本文意在梳理我们的先人从瓦屑坝迁徙江淮地区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移民——天机 

在合肥话中,瓦屑坝的“屑”读“节”。1986年9月底,笔者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一位同行的陪同下首度探访瓦屑坝。那次因已买好返程车票,时间紧,找不到渡船,只能在鄱阳湖边和瓦屑坝隔湖相望。后来利用赴上饶开会、组织政协委员考察、被特邀为媒体和旅行社大型寻根团顾问的机会,又四次造访瓦屑坝这个移民“圣地”。 

时光的隧道深邃而悠远。600多年前朱元璋称帝并定都南京后,将今安徽地区划入南直隶,重点经营。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江淮流域经济,促进朱元璋家乡凤阳周边的繁荣,大明王朝陆续大规模移民,其中,江西“填湖广,移直隶”,于是不断有鄱阳湖周边居民循水路沿江而下向安徽、江苏一带迁徙。当年官方为啥要组织移民?除了江淮地区因战乱地广人稀外,还有朝廷对江右(今江西)大姓势力膨胀的担忧,于是每家“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勒令外迁他乡。虽然江淮“锅要补”,但江右未必“要补锅”。查阅安徽黄山书社1995年版的《洪武御制全书》,朱元璋提出“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但具体采取哪些行政命令和奖惩措施,史料鲜见。因为强迫人口迁徙毕竟摆不上桌面。 

《明史》《明太祖实录》和《中国移民史》记载,明初江西输出移民达210万人,大多数从饶州(今鄱阳)瓦屑坝集中出发,史称“洪武赶散”。有统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安庆府各县人口42万,包括28万江西移民,其中大约有20万来自饶州府。庐州府、凤阳府大致相当于这个比例。 

瓦屑坝移民图

瓦屑坝移民——地利 

瓦屑坝位于昌江、信江入湖口,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汉代。这里原先叫“瓦燮”,设县,属芦州。芦州因纪念三国孙吴的饶子敬改称饶州后,仍领瓦燮县。因了独特的土质和水,这里制陶工艺发达,小孔窑鳞次栉比。唐末战乱,一条龙的陶器作坊在兵燹中化为废墟,堆积成瓦屑坝。如今,地表下的断层,瓦砾陶碴重叠,厚达3米。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考察后认为,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古陶被列为首位。瓦屑坝古陶是祖辈创造出来的灿烂之花,是鄱阳湖地区古文化的宝贵遗产。 

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阳湖,其东南岸的鄱阳县,是江西省人口最多、地域面积第二大的县。鄱阳湖中有一个岛乡叫莲湖乡,和县城隔湖相望。它的东西长27千米,南北宽25千米,面积(含水域)475平方千米,人口7.2万。莲湖乡有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叫瓦燮坽。瓦燮坽的“坽”,《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均查不到,笔者还是在《康熙字典》里寻到了它,释文是:“《集韵》郎丁切,音灵,峻岸也。” 

鄱阳湖的南部在元明时期处于扩展期,到清季才因泥沙淤积而逐渐缩小。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的水码头,有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这个遍布瓦屑碎瓷的货流和客流集散地因此得名。后来瓦屑坝所在的莲湖地区丰水期成了湖中之岛,枯水期则成半岛,坝逐渐湮没。瓦屑坝这个重要的码头集镇,渐渐衰落为岛内的小村庄而改称为瓦燮坽了。那场大移民中,江西各府县外迁人口沿昌江、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而下,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这里四面或三面临水,从地形上看正适合官府看管不致逃脱。每当集聚数千人,则登记造册,发点川资,统一编船北上。并不情愿的背井离乡,悲壮乎?凄凉乎?年复一年,移民的后代已搞不清他们先人的祖居地,只记得出发地是瓦屑坝了。 

2020年,鄱阳县成功申报并被命名为“中国移民文化之乡”。县城里的瓦屑坝移民文化馆把张英、张廷玉、赵朴初、邓稼先、叶笃正、严凤英等都收入其中。 

安徽寻根团受到热情接待

后移民时代——人迹 

合肥四大姓“龚张李段”,先祖均来自明初的那场大移民。 

龚鼎孳,历任清刑兵礼三部尚书,祖籍江西临川,先祖出发地瓦屑坝。 

张树声,清署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祖籍江西鹰潭,先祖出发地瓦屑坝。 

李鸿章,清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两广总督,先祖许姓自江西湖口登上移民官船,出发地瓦屑坝。李鸿章为张树声父张荫谷撰的墓表有“先世著江西”之语。 

段祺瑞,六次执掌北洋政府、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祖籍江西饶州,先祖出发地瓦屑坝。 

还有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祖籍江西进贤,先祖出发地瓦屑坝。 

笔者去上述诸地考察时,当地官员并不知晓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和他们血脉所系。临川已撤县,如今是抚州市的主城区,抚州名人园坐落在市行政中心南面,展陈人物就漏掉了龚鼎孳。但龚鼎孳忘不了祖家,他有一方闲章“临川二十七世孙”。在进贤,适逢电视剧《刘铭传》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县里闻讯当然很重视,但问及合肥《刘氏宗谱》记载的“世居江西进贤县紫溪村”,他们一时却找不到。 

淮军名将中,唐殿魁和唐定奎后代、旅美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说他家世代口口相传先祖来自“瓦屑坝”,李宗仁为唐氏家族撰《五修唐氏宗谱序》中有“唐氏始祖……由江西瓦砾坝迁于肥南”句。周圣波和周盛传后代、曾任驻希腊等国大使周伯萍生前回忆,其祖母传下话,“先祖是江西瓦砾坝烧窑的”。吴毓芬和吴毓兰先祖从瓦屑坝先迁徽州,再转巢湖北岸,六兄弟成为今肥东长临河镇六家畈的吴姓始祖。 

30多年前安庆市图书馆藏有老家谱36部,其中18部注明先祖来自瓦屑坝。据宿松县调查,原籍不详者外尚有213个姓氏,其中182个是元末明初迁来,143个来自瓦屑坝。淮南杨公《王氏宗谱》、大通《倪氏家谱》等都明确记载,其始迁祖来自瓦屑坝。 

合肥周边,王、刘、吴、蒯、周、洪、瞿、倪、黄、费、殷、董、童、胡、袁、郭、陈、汪、马、方、杨、夏、乐等姓氏,家谱中都有来自江西瓦屑坝的记载。 

人迹渺渺,人海茫茫。我们很难对那场大移民说个臧否,寻根问祖是为了继往开来。 





来源:大皖徽派

| 平台运维: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 编辑:姚琴 初审:查予然 终审:盛媛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


安庆市文联
本公众号由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遵循党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组织文艺创作和活动,传播各类文艺创作成果,开展文艺评论和研究,搭建文艺交流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