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导读: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百姓认为你是好人,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官吏的身上。
请大家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号:感谢!
苏绰定律的主要内容并无正史明确记载,似为后人伪托苏绰杜撰而作,但其内容至今读来仍有历史启发意义,仔细品味苏绰定律的内容,可以发现在我国封建时代每个朝代都能找到“苏绰定律”所揭示的用贪官、反贪官的千古权谋之术。“苏绰定律”说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涉及的两个人物是:一个是苏绰、一个是宇文泰。在具体讲述“苏绰定律”之前先对苏绰、宇文泰这两个历史人物作一简要介绍。苏绰,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人。苏绰为人博览群书,有诸葛亮、王猛一样的王佐之才,辅佐宇文泰制定北周各项制度,苏绰为北周制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制度后都被隋代和唐代继续沿用下来。苏绰深受宇文泰的信任,大统十二年苏绰因劳累成疾而病逝,去世时四十九岁,被赐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可谓达到人臣之极。宇文泰,字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统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死后庙号为太祖。
现在来说说“苏绰定律”到底说的啥。话说有一天宇文泰见到了有诸葛亮之才的苏绰,内心十分高兴,向其请教治国之道,据说两人通宵达旦谈了三日三夜,谈话后宇文泰十分欣喜,并且更加重用苏绰。这次谈话中的关于"用贪官、反贪官”的这一部分被归纳概括为“苏绰定律”。先将苏绰和宇文泰的对话内容用白话文大致表述如下: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
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
苏绰答:“用贪官,杀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他好处,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统治。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杀呢?”
苏绰答:“杀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取得万民拥戴。”
宇文泰兴奋不已:“愿闻其详。”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消除异己,巩固权力。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
其二、杀贪官是用来驾驭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杀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驭官吏?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致民怨怎么办?”
宇文泰一惊:“有何妙计?”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问:“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么办?”
苏绰答:“宰了他,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财放进你的腰包。这样你可以不负搜刮民财之名,而得搜刮民财之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收贪财来充实国库(实己腰包),这就是玩权术的艺术。”
以上就是“苏绰定律”的所有内容,苏绰“用贪官、反贪官”的权谋艺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有其表现。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皇帝更看重官吏对自己的忠诚度,只要官吏对自己的忠诚度高于贪污度,就会对这个官员放心,甚至皇帝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默认官吏一定程度的贪污,以默认贪腐换取对自己的忠诚。“苏绰定律”经常被封建帝王用来治国,但有些古代名臣名将也利用“苏绰定律”所反映的本质,用一些自污行为来保身安命。举几个历史事例以作说明:
事例一:秦始皇欲灭楚国,召集众将商议,大将王翦声称自己需要六十万军队,非六十万不可打。年轻将领李信则言自己只需二十万大军即可,秦始皇于是让李信作为主将攻打楚国,但是后来李信攻打楚国失败。于是,秦始皇又召回王翦,同意之前王翦六十万大军的请求,让王翦率军攻灭楚国。王翦在大军启程前向秦始皇要求了很多赏赐,请求秦王赐予许多田地和宅子留给自己的子孙,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王翦的手下都对此感到很是困惑,怕王翦得罪了秦王!实际上正是王翦提出了这些要求,才让秦王放心,王翦也得以立功而保身。
事例二、楚汉相争期间,汉王刘邦经常派使者来慰问萧何,萧何知刘邦本意,乃是对自己不放心,于是送自家子弟到前线打仗并且自己大量低价暴力购买老百姓田地,在交易时不以现金支付而是用债券代替,以此贬低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汉王刘邦听后,于是对萧何十分放心。
事例三、岳飞被宋高宗杀后,韩世忠向宋高宗赵构请求辞去枢密使职务,回家养老。赵构欣然同意,韩世忠致仕之后求田问舍,大肆购买田宅,购买姬妾,给人以贪财好色不问世事,安逸享乐的形象,使得宋高宗赵构对其放心,韩世忠得以安享晚年。
事例总结:以上三例都是臣子利用苏绰定律所表现的本质保身安命的应用,从此也可以看出,只要在不危及自己统治的情况下,封建君主对于一些大臣的贪污是默认的,甚至对一些大臣贪污的行为听到以后不因此发怒而是欣喜。
苏绰的这番“用贪官、反贪官的”的封建权谋之术,是利用了人的自利性,贪官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保持其政治权力,而要保持政治权力,就必须维护自己权力的授予者君主的统治,维护君主的利益。这样就将贪官的私人利益和君主利益统一起来,贪官不是因为真正内心要维护皇帝统治,而是因为维护皇帝统治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和经济学家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说有点类似。再仔细想想“用贪官、反贪官”的治国之术实乃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因为贪官的使用会损害人民利益,这种治国之术是在用人民利益的损失换取君主利益的所得,本质上反映的是人民利益与君主利益相矛盾。在封建社会君主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矛盾就短期来看确实如此,因为封建社会社会财富的创造很少,更多的是社会财富的转移,君主利益的增多很多时候是压榨人民利益所得。
但就长远来看,君主利益和人民利益存在一致性,唐太宗李世民就知道这一点,发表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惊世之言,“苏绰定律”中说当贪官有民怨的时候,君主可以以反贪之名杀掉贪官,获得人民拥护,可是很难掌握这样一个平衡,什么时候处理那些民怨很深的贪官,历史上好多君主也对民怨之深的贪官进行严厉处理,可是为时已晚,因为官吏的贪污腐败已经彻底危及了君主统治的根基,人民生活被贪官压迫苦不堪言,人民此时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改变自己处境,所以君主此时杀一两个贪官也无用,也挽救不了自己下台,朝代更替的命运。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