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导读:越南官方极力否认,教科书中使用大量粉饰之辞,但无法改变越南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且独立后也长期是中国藩属国的事实。
请大家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号:感谢!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地方已经被上升到战略高度。因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国家的软实力提升离不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而历史教育就是实现这两个自信的基础。
通过本国灿烂辉煌文明的阐述,能滋养出朴素的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最高级的“爱国教育”。
这件事在国人看来或许平平无奇,却是很多主权国家都做不到的。
因为有的国家虽然有千年历史,但其中却夹杂着大量别国的影响,而越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不少越南人都曾经抱怨过,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中国”就占据了历史课80%的内容。
越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们费尽心力搞“去中国化”,为何迟迟不见成果?
1
越南人来自哪里?
因为历史因素的影响,中越两国这些年的民间交流一直不多。很多人对这个近在眼前的邻国了解甚少,他们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越南曾经是华夏故地。
后来又做了一千多年的藩属国,再多就没有了。
要想了解越南的历史书中为何会出现大量有关中国的内容,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个国家的来历。
对于这一点,越南的民间和官方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经过很多年的演变后,目前主要的论断有两个。
第一个说法是越南来自远古时代的庞鸿氏,后者曾经拥有北到洞庭湖,西方抵四川成都,东至南海和南望占婆的辽阔疆域。然而对于这个说法,大部分历史学都不予认可。
在他们看来,这个说法完全是越南人试图冒认庞鸿氏为祖先。
在真实的历史上,他是炎帝神农的后裔。因此,无论其建立的“赤鬼”国疆域到底在哪里,都属于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越南的第二个传说指向了建立蜀国的安阳王,春秋战国时期,蜀国和巴国占据了如今的四川。到了秦惠文王在位的时候,两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在两败俱伤之际,被秦国趁虚而入,双双灭国。
而当时的蜀国有一位王子侥幸逃脱,他带着大量的部族,千里迢迢跋涉到如今的越南北部,建立了后人口中的蜀氏王朝。相对而言,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更高。
除了国家是蜀国王子建立的,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也被认为是南方越人的后裔,和中国关系密切。
在古代,越人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但是其发展一直落后于中原。战国时期,中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越人还停留在部落时期,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国家。
因此,历史学家将他们统一称呼为百越。
百越人生活在南方的瘴疠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这里感兴趣,因此他们一直偏安一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为不愿意放弃南方的广阔土地,所以派大将尉屠率领秦军攻打百越。
后者连统一的国家都没有,自然无法抵挡秦国的兵锋,最终秦将任晓、赵佗夺取了百越之地。
而越人里有一部分留在原地,还有一部分继续向南迁徙,到了如今的越南北部,继续生活。
历史学家的这个判断得到了现代基因技术的认证,检测后发现,越南人和中国南方人的基因高度重叠。
其中80%的人属于O1b1型基因,后者被认为发源于湖南湘西一带,正是百越人的祖地。
2
千年前中国故土
公元前214年,百越地区被秦占领,正式纳入了大一统王朝的管理体系。
不过此时蜀氏王朝建立的瓯雒国还一直顽强抵抗着,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国大将赵佗才将其灭亡。
至此,越南北部的大片领土正式归属于中原王朝。不过大秦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仅仅两年后赵佗就在这片区域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帝。
随后他更是率领部队不断征讨,打下了诺大的疆域。
赵佗之所以会背叛大秦,是因为当时秦始皇已经去世,胡亥继位后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中央对边境的控制力大幅降低。
这就给了他可趁之机,让其后人在此后的百年里于岭南作威作福。
不过赵佗虽然自立,却从不认为自己脱离了中国,甚至还幻想杀回中原的那一天。因此所谓的南越国只是一个割据政权,并没有脱离中国的掌控。
但是越南却把南越国称为“赵朝”,号称是他们祖先建立的,这就纯属自欺欺人了。
在秦汉时期,岭南之地的发展有限,只有在中原王朝陷入混乱的时候,南越国才有发展机会。等到汉朝建立后,它就很难自立了。
幸运的是,汉帝国的前几位皇帝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国策,因此给了南越国苟延残喘的机会,国祚延长了几十年。
等到汉武帝即位后,南越国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公元前111年,汉军攻破南越国都城番禺,把岭南地区再次收归了中央统治。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片地区,汉朝在南越国的旧土上设置了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九郡。而其中的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就是如今的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在此后的千年时间里,哪怕中原王朝发生动乱,交趾三郡也被朝廷牢牢掌控。一直到唐朝灭亡,中原陷入五代十国的大混乱后,位于安南地区的吴权瞅准机会发动叛乱,在交趾建立了吴国。
而这个所谓的吴国就是越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朝,被公认为越南封建王朝的开端,它的建立标着越南正式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掌控。
让人后世非常无语的是,结束五代十国之乱的偏偏是被懦弱的宋朝。它吸取了五代十国的教训,设法限制武将的权力。
但是一味地重文抑武,导致军事实力大打折扣,在和外族的对抗中频频落入下风。
公元980年,宋太宗发动了对越南的战争,但没有精兵良将的支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亏输。
这次失败后,懦弱偏安的宋廷直接放弃了收回越南的想法,间接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
自此之后的千年时间里,越南再不受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成了一个称臣纳贡的藩属国。
宋朝灭亡后,武德充沛的大元和大明都曾经试图收复越南,一开始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是因为士兵无法忍受这里的瘴疠气候,导致出现了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最终都只能黯然收手。
看到前辈的教训后,清朝直接放弃了收回越南,只是让其成为藩属国。
3
为何有大量中国历史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就能明白为什么越南的历史教科书中会有如此多有关中国的内容了。
越南官方极力否认,教科书中使用大量粉饰之辞,但无法改变越南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且独立后也长期是中国藩属国的事实。
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记载历史时又怎么可能避开中国。
或许有人会说,越南不是一直实施“去中国化”的政策吗?为什么不像日本右翼一样通过修改教科书来切断与中国的文化联系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越南政府之所以没有这么做,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日本对历史教科书的修改涉及的是二战这一部分,只需要在细节上有所曲笔,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是越南不一样,它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都和中国紧密联系,想要彻底绕开是完全不可能的。
和很多二战后才独立的小国不同,越南毕竟是屹立千年、有着丰厚底蕴的国家。灿烂辉煌的历史是它的宝藏,不可能放弃。
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面对短暂浮华时,通过前人的教训可以让个人保持定力,不被假象迷惑。而陷入困境后,先民的经验也能指引方向,继往开来。
所以哪怕对中国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在编写教科书的时候也只能捏着鼻子加入很多和中原王朝有关的内容。不过他们也动了手脚,刻意抹黑中国,把它对越南的统治描绘得充满了血腥和残暴。
这种做派本质上也是在篡改历史,和日本右翼美化侵略的做法如出一辙。也正是因为教科书中的误导,让不少越南年轻人对中国产生了相对负面的看法,间接导致了后来和中国的冲突。
4
“小中华”之名仍在
可以这么说,越南人如今对中国的感受非常拧巴。一方面,该国政府在各个领域实施“去中国化”,通过抹黑中国来摆脱影响。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文化被华夏文明熏陶几千年,很难彻底扭转。
哪怕越南政府做了很多努力,这里也还是被称为“小中华”,这份相似度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影响极为深刻,时至今日,越南的很多学者都对其推崇备至。在它的影响下,越南有一点和东南亚所有国家都不同,那就是这里一直奉行祖先崇拜,而不是宗教崇拜。
和中国人一样,越南的很多家庭还保留着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且因为没有经历过彻底的社会革命,越南的祖先崇拜甚至比中国还要激进,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香火田这个习俗。
在古代的时候,越南的社会高层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以学习中国为荣。因此他的很多传统服饰都明显能看到汉服的影子,比如越南人爱穿的长袍就满满的旗袍既视感。
除此之外,越南的传统节日很多也都是照搬中国,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越南人的重要节日。而且我国古代发明的24节气如今在越南也还有人在使用。
越南人看似完成了表面的“去中国化”,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但是面对来自中国的文化产品,他们依然有着极高的接受度。
中国的热门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这些年在越南依然是大行其道,很多甚至比在国内还受欢迎。越南的很多年轻人也承认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娱产品,觉得看起来毫无门槛,比英文作品更靠近越南人的审美。
可以这么说,越南的“去中国化”难度要比韩国和日本高很多,两千多年的熏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抹去的。
5
结论
作为曾经的盟友,中国和越南有过深厚的战友情,他们联手挫败了美国的阴谋。
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利益的纠葛,越南最终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两国之间还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如今时移世易,中越两国间极少会出现军事上的对抗,更多是在软实力方面的较量。而在这一点上,我国占据了很强的先手优势。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影响一直不声不响地存在于越南每个角落,从历史教科书到影视娱乐,仿佛如影随形。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