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先鼻孔对视一下,彻底展示我缩鼻翼以及缩鼻孔时隔一年后的真实痕迹
新粉们不知道有没有看过我去年分享做鼻子的👉🏻文章,我的鼻子是没有假体也没有软骨的,唯一就是去年我把很宽的鼻翼和很大的鼻孔缩了一下,改善了我经常被大家说露鼻孔的问题。
因为我本身的鼻翼面积其实就发育的很小,这个露鼻孔问题的改善,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但你们看,现在已经一年时间了,我的鼻翼和鼻孔都没反弹
至于去年大家担心的鼻翼有没有痕迹,其实就只是这样的一小条,只有扒开怼脸拍才会看得到
而且你们看到鼻翼边上这个红的,其实是我以前长痘留下的大毛孔,颜色深一点,和我缩鼻翼没什么关系。
我做的这个手术很精细,所以鼻槛基本没有破坏,回看一下缝线位置就知道,切口是真的很小
我觉得原生皮肤底子比我好的人,应该痕迹会更小, 这个项目实属我变美人生中最后一个动刀项目了,以后就真的没必要 不需要 也不想再动刀了。
我对医美的认识在这十几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时常想如果十几年前的我有今天的经验、知识、以及审美认知,是不是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
但后来发现,我花费这十几年研究变美这件事的真正作用,是实践知识以及体系化构建技能的过程,最终让我有了这份挚爱的事业,并在一些时候变成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与这件事本身比起来,变好看 就真的只是附加值。
如果只为了变好看,付出十几年,对任何人来说,无论男女 都实在太不值当了
所以关于颜值焦虑,或许有时我们也可以不去执着于解决焦虑,反向利用焦虑,可能也是另一种思路
身处变美行业这些年,一边做着接受瑕疵 减少标签化特质的审美教育,又一边又看着互联网上到处都是帮助大家尽量靠近一丝纹路也无的美图秀秀容貌,虽然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但我自己其实也难逃此番困境
所以作为自媒体从业者,就必须得保证当下的表达一定是真诚的、坦率的、甚至是毫无保留的,同时具备包容性的。
因为哪怕是疤痕和瑕疵 用对了地方其实也能是“特点”而非“缺点”
分享完你们最关心的鼻子,还是得跟大家说,本来我这个月有一个要出国的游学计划的,一切呢也都在正常的安排中,可是因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原因,被迫导致这个游学计划,只能推迟一两个月进行了
那会儿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出国了,就把自己接的长发拆了,工作原因还顺便去了趟南京,拍了工程量很大的三组写真,照片虽然还没有都出来,但我可以给你们先看看我手机里记录的一些花絮
第一组,是这种很原生态质感的「藏族少女脸」
你们看,这样的妆造和我以前残留下的痘坑,反而显得非常适配
甚至那种被山川河流雕刻过,被太阳亲吻过的痕迹还不够重,需要在妆面上再加强一点
我真的很喜欢这套,这可能也和小时候我的家庭环境有关。
老粉都知道我是兰州人,但是我爸爸其实是在少数民族自治区长大的,所以我从小也有很浓重的高原情怀,对于雪山和草原都有无法割舍的情愫,因此这组写真拍的我真的非常沉浸其中
拍着拍着太阳突然出来了,那一刻我莫名的想流泪
不得不说 美真的是个很宏大的概念,你只要想真正的触摸它,感受它,它时刻都能让你热泪盈眶,根本不会注意到皮囊上那些细枝末节
也不是说这些细节不重要,因为美本身又很细密很饱满,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所以我们也需要靠这些细节 去完成美。
我这段抽象的描述其实是想说,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大美人,都是宏大叙事与个体细节的组成,难得一见。但我们作为普通人,在人生的某一刻 近距离的接触过这种大美,就已经足够了...
第二套写真 我也很喜欢,灵感来自刘亦菲的「花木兰」
其实只看衣服,这套的设计是有点匠气的,很像网游(没有贬义)
但真正让这套衣服有点辨识度的,应该是我突如其来的悲壮感,不是因为木兰要披上战衣走上战场,而是我发现她归来却依旧要对镜贴花黄。
这套的造型让我也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脸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骨骼的体积感已经很明显了,但并不嶙峋,我个人的基因和目前的高科技能达到的,也就差不多是这样的程度了,皮肉的薄和骨骼的折叠度能都刚刚好
而且以前的我明明是个尖头,这次连化妆师都感叹,我头包脸的程度真的很高,头真的好圆。
给你们看看之前的侧颜对比整体的纵深和立体度不是高了一星半点
应证这个观点的 还有我梳“大光明”拍的新中式,就是最后这套「绿旗袍」我也很喜欢,可能有点游客凝视,但我会觉得南京味很重
皮肉是细腻的江南风情,但骨架却经历过岁月磨砺。
这一次来南京真的是深深喜欢上这个城市,可惜时间紧迫,差不多拍到凌晨不说,第二天早上又马上赶回杭州,那个时候,本来正常还在推进各种游学的计划,得赶紧回去把走前的收尾工作处理掉
这可能就是真实的中年人心态吧~
沿着轨道才能奔向旷野
Ps: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每月黄金微针的例行保养,也必须得做掉,我还顺便补了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