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风云涌
联坛桃李红
——品读岳民立先生《指尖上联坛风云言论精选》
作者:韩创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心灵对话”。近日,认真拜读了岳民立先生的《我的人生故事》,深深地为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丰富的工作阅历以及为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和复兴呕心沥血的奋斗故事所感动。特别是他倾注心血的《2022—2023年指尖上联坛风云言论精选》部分,主要通过运城市和全国联坛的新事件、新人物、新经验和新信息,揭示事件、人物、经验和信息背后的特色和实质,加以理性升华,总结规律,指导实践。他的言论像一个富有魅力的宝藏,装载着情感和智慧,为我带来心灵的触动,激起我感情的共鸣。我为他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家国情怀而高山仰止,为他坚持学习和思考的崇高精神而叹为观止,为他坚守探索和创新的可贵品质而击节赞赏。
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家国情怀
岳先生很像《圣经》里记载的那位“摩西”。摩西奉上帝之命去埃及带领希伯莱人脱离困苦之境,法老却给他设置了数不尽的障碍,他带领人们在漫漫旷野上跋涉,走向上帝耶和华给他们指定的地方——迦南。于是在后人的想象中,摩西成为了带领人们走向幸福和光明的人。运城楹联学会成立之初,是一个“无办公地点、无办公经费、无办公条件”的“三无”单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点也不比摩西少。岳先生和市县学会一班人依靠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带领河东楹联大军,不畏难险,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迎来了“河东联旗一片红”“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的辉煌时代。
岳先生的理想和信念就是打造河东楹联一片红,实现楹联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复兴。理想催生信念,信念产生力量。退休后的25年来,他致力于楹联事业,孜孜以求,以一颗丹心、 一双慧眼、 一个指尖,把时间用在事业上,把心思化在创新上,整天被新时代楹联事业的繁荣发展兴奋着、感动着、激励着,欣然生活在一个单纯、 专一、 忘我的境界。
在中国楹联文化史上第一座中国楹联大厦在盐湖之畔巍然挺立的那一刻,他默默端立在大厦前,四次鞠躬致敬,不忍离开。当《中国楹联集成·河东卷》》付梓刊印之时,他在市楹联工作推进会上,谈到编撰之艰辛,哽咽难言,泪洒会场。当寺底“中国楹联文化村”牌子矗立河东大地,寺底村村长把“中国楹联文化村”的图片传给他时,他又是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泪湿枕巾。这眼泪是岳先生为理想和信念奋斗并取得成绩的欣慰之泪,也是他矢志不渝助力中华文化复兴的忠诚之泪。
“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用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士!
坚持学习和思考的崇高精神
孔子曾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岳民立先生虽已至耄耋之年,更是一位好学之人。
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他聆听了二十大报告后,精神振奋。他认为这个报告充满了新思想、新论述,充满着新战略、新创举,充满着新理念、新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后,他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精髓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觉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楹联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他大力支持在闻喜已开展了20多年送了一千多次的“送中堂”活动,他积极宣传“保护黄河·千人万副楹联运城行动”,他热情讴歌运城市“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楹联焕新章”征联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根脉和灵魂的“文化工程”。
岳先生一辈子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退休前对楹联知之甚少。退休后,为了学习楹联,他写了10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了指尖联坛文章50多万字,并著有《中国楹联文化新型理论的开拓与实践》一书。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做任何一项工作必备的才能。“我思,故我在”。善于思考是岳民立先生鲜明的品格。他总是从楹联的新事件、新人物、新经验、新信息中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是揭示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影响,用以指导楹联实践。这样的言论在他的文章中比比皆是。例如,在得知海南昌江电视台报道全国知名楹联家杨振生到昌江举办楹联讲座时,他说,真过瘾、真精彩!他总结道,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一是文化有无限魅力;二是文化在于自觉自信;三是艺术家的魅力在于用自身的成就感染别人,影响周边,传于后代。
再如,在谈到运城市和各县(市区) 楹联组织取得了诸多荣誉时,他把运城市出现楹联全面开花发展局面原因,归纳为6个字,即坚守、坚持、坚信。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锈,点石成金、撼人心魄,这正是“痴于国粹醉于梦,红了对联白了头”的运城楹联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正是“把楹联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的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正是这种精神和情怀,凝聚起楹联大普及、文化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坚守探索和创新的可贵品质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探索和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楹联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问题是探索和创新的起点,也是探索和创新的动力。身处新时代,做为楹联活动家、河东联坛的擎旗人,岳民立先生提出了楹联传承、普及和复兴的一系列问题,并努力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产生了一系列完整的有河东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从大的方面讲,岳先生提出了楹联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即服务政治、参与经济、荟萃精品、抓好普及;提出了楹联工作的三结合,即联人、联家、联官三结合;提出了楹联工作的“三个提升”,即由学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由一般联事活动提升为社会文化系列工程,由联人圈内热提升为圈外垫、大众热,这些都为楹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运城楹联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得益于这些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从小的方面讲,如何做好楹联教育进校园工作,岳先生就提出了设立楹联文化节、楹联擂台赛、校门和主要建筑上悬挂标志性楹联、开辟本校师生楹联活动展示栏,重大节日征联等20余种校园楹联文化活动形式。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如果说学习和思考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探索和创新已上升到实践和行动层面上了。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我们要像岳先生那样积极探索并努力创新楹联传承、普及和复兴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实施,这是新时代楹联人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岳先生的《指尖上联坛风云言论精选》体现着思想和方法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既有楹联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楹联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和要求,还明确了新时代楹联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同时也是新时代楹联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它对运城乃至全国楹联文化建设具有突出的引领价值和指导作用,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楹联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欣闻《对联》杂志公众号推出《岳帅观联》 (岳先生是楹联大军的统帅,人们习惯称之为岳帅) 新栏目,这是鼓舞人心的消息! 因一人而设栏,一是充分彰显了岳民立先生在全国楹联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自于他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家国情怀,来自于他坚持学习和思考的崇高精神,来自于他坚守探索和创新的可贵品质; 二是充分彰显了运城楹联在全国楹联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自于运城联界“两创”探索的非凡历程和伟大成就,来自于运城楹联独树一枝的流派风格和独具一格的创作特色,来自于运城楹联强有力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四面八方的赞誉。
“指尖风云涌,联坛桃李红。”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所有楹联人弘扬“痴于国粹痴于梦,红了楹联白了头”的奉献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中国联坛一定会迎来桃红李艳的明媚春天!
韩创业,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荣获“县级名校长”“市优秀校长”“市教学能手”“省学科带头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骨干教师”“全国联教十佳校长”50余项荣誉称号。担任夏县中学校长期间,学校被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运城市诗词楹联教育基地”“运城市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编辑丨刘 泓
复审丨吴世超
终审丨傅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