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诗联“百千万”工程年度回顾

文摘   2025-01-27 20:29   山西  
2025丨捧读《对联》 走进文化里的中国




对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中国历来崇尚“温柔敦厚”的诗教文化,开展对联教育工作,正是中华“诗教”传统在当代的最佳体现。2024年,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荣获“华夏万名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最佳组织奖、“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优秀组织奖、“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等称号。赵国清总校长获“淮安诗联百千万工程特别贡献奖”。诗联活动分别在中宣部《学习强国》总平台、《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推进诗联建设  繁荣诗联文化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诗联文化,激发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坚持将“儒雅”作为诗联教学理念,全面打造“百米诗词长廊、千层诗词台阶、万个诗词展牌”等诗联文化物化工程,积极开展“学对联、读对联、背对联、研对联、写对联”等诗联教学活动,开设诗词校本课程,打造诗联特色品牌,为师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4年4月18日,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阅读》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杂志社共同发起的“‘传承文化 对联中国’——2024华夏万名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隆重开幕。《对联》杂志总编辑傅海青女士、执行主编王胜观先生、淮安市诗协秘书长钱万平先生、副会长周学俊先生、淮安市淮安区教体局、淮安市淮安区全民阅读促进会等相关领导出席参加。《新阅读》杂志副主编鲁艳敏女士发来贺词。

师生风采、办学特色、浓厚的诗教氛围受到各界好评,各家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4月23日,中宣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先后推出并刊载《江苏淮安: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启动》。5月上旬,《对联》杂志刊载《特别关注:春风展卷书含翠 古楚种诗气若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诗联百千万工程”》、《新阅读》杂志《中国楹联报》推文《世界读书日:万名少年诵读对联活动启动》。江苏省楹联研究会转载《学习强国》视频,并附录《2024华夏万名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在江苏淮安启动》等多篇文章,全方面报道并总结本次活动。《交汇点新闻》《今日头条》《江苏视窗网》同时推文报道。《江苏教育》、淮安市电视台、《淮安区新闻》《淮安区发布》相继报道。 

4月26日,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召开诗教工作会议。总校长赵国清,初中部校长朱永前、小学部校长杜凤飞,初中部副校长卢方亮、小学部副校长高海燕及其他相关领导人员参加,总结和研究部署当前今后诗教工作。

6月7日下午三点,学校举办对联讲座活动。受邀嘉宾严永年老师从对联的历史发展、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写作的基本知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涵盖了对联的定义、起源、发展、特点、分类、文化地位等方面,同时结合古今名联的赏析,引导参与者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对联独有的艺术形式。


中考前夕,由《对联》杂志社精心制作的5000份中高考励志对联贴上了新九年级学子案头。“得意春风花欲放、题名金榜梦成真”“书上平步上青云、学海飞舟抟碧浪”等一幅幅红彤彤的对联象征着毕业班学生们在新的学年创造辉煌佳绩的愿望与决心。“桐心圆”梧桐树也挂上了满满的楹联祝福。家长们坐在贴满对联的教室里纷纷赞叹:“我们的孩子在曙光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7月,学校积极申报淮安区课题研究,将诗联教活动由实践进一步向理论深化,再由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达到诗联教工作高质态发展。

在区楹联协会、区教体局领导关心支持下,全校诗教工作者勤奋耕耘,连续两届获“淮安诗联大会优秀组织奖”,并获得“2023年度诗教联教工作先进学校奖”;2024年六名同学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先后有百人次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师生创作热情高涨,《对联》杂志六月刊专栏刊登学校师生作品一百多篇。暑假前传来喜讯:我校荣获2024年度“‘传承文化 对联中国’华夏万名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最佳组织奖”。










2024年六名同学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先后有百人次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师生创作热情高涨,《对联》杂志六月刊专栏刊登学校师生作品一百多篇。

在区楹联协会、区教体局领导关心支持下,全校诗教工作者勤奋耕耘,连获两届获“淮安诗联大会优秀组织奖”,并获得“2023年度诗教联教工作先进学校奖”。

五月榴花艳,古城诗韵香。5月31日,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办公会暨会员代表会在吴承恩小学诗联办公室成功举行。赵国清总校长在会上汇报总结学校诗联教工作经验。

    传承楹联文化   助力内涵发展

2024年9月,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举办“迎中秋 庆国庆”主题诗词楹联创作活动。学校公众号连续数周刊登师生诗词对联作品,受到广泛赞誉。“载歌载舞迎华诞,四海同庆铸辉煌”“红旗猎猎展风飘,国庆欢腾震九霄;伟业千秋铭史册,中华万载展雄韬”……一副副诗联饱含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

10月,学校先后收到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中国楹联协会批复,同意我校申报成为“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中国楹联教育基地”。这既是对我校楹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校今后的楹联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学校创造性地将诗词楹联文化列入校本课程,走进课堂内外,形成“教师教楹联,学生学楹联,师生诵楹联”的良好氛围,拓宽师生文化视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2024年3月14日,学校诗联工作小组在卢方亮副校长带领下,来到范集中学交流诗联活动。

诗意漫溢凌云笔,墨韵飞扬声名动。11月7日,在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牵头下,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一行领导来我校交流诗联教工作。赵国清总校长带领来宾参观了教室、食堂、广场等“五个载体”所展示的特色诗联作品,着重介绍了楹联特色文化教室、一个诗社、五基地一大道、十二项活动、四项竞赛、两个创建。

11月19日,宿迁市沭阳县诗词楹联协会代表团莅临我校交流诗联教工作。赵总校长指出,学校接下来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诗词考级工作,继续全面推动诗联教工作。以诗心映初心,以儒风融雅韵,使诗教联教活动常态化、常规化、制度化、校本化、特色化。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周学俊十分肯定学校诗联教工作,他说:“自学校开展诗词楹联工作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思想觉悟更高了,校园环境更美了。”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楹联协会副会长、宿迁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高树军现场创作了一副对联赠送我校:“坐而待曙,向光心远。行则放光,迎曙日新。”表达了对我校的美好祝愿。

赴诗词盛会,展少年芳华。11月26日,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开展首届诗词考级活动。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沐浴在诗韵世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考级前,老师们不只是限于课堂讲解,还通过晨间诵读和课余的时间,努力使古诗文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考核结果公布后,学校特别表彰了成功晋级的学生们。

诗香满园,词润童心。12月9日,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小学部低年级开展诗词闯关擂台赛。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板块:经典诵读过关赛、诗词小达人闯关赛、诗词状元争夺赛。孩子们在乐学中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实现文化自信的启蒙。

12月13日,淮安诗联“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现场会在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隆重举办。淮安区诗联协会会长周学俊,区教体局党组成员、教体系统工会主席孙青及来自全区各镇街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区直(民办)学校诗教工作分管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

12月19日,三到六年级开展了诗联项目研学活动——“寻找四季之美”古诗词积累与创作。

2025年1月15日,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举行诗联曲赋能中心工作成果展示暨颁奖盛会,赵国清总校长被授予“淮安区诗联百千万工程特别贡献奖”。

新春对联传温暖,墨香古韵送祝福。2025年1月19日,中国楹联协会会刊《对联》助力我校“贴对联 迎新春”活动。大红的春联贴上了各个教室门口,蕴含着快乐寒假的到来,寓意全体领导和老师对新年的殷殷期盼,寄托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美好祝愿。

经过一年的精心设计,用心建设,曙光的校园内随处可见诗词展牌、横幅、长廊,学校将“儒雅”作为诗联教学理念,全面打造百米诗词长廊、千层诗词台阶、万个诗词展牌等诗联文化物化工程,一步一景、一诗一情,开展“学读背研写”诗词楹联活动,创办“桐心园诗社”,点线面推进各级部诗词考级工作,全面繁荣发展校园诗联教文化,展现出了区诗联“百千万”工程成果。

《对联》杂志总主编傅海清女士不止一次赞叹:“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非常了不起,它是江苏省最大的留守儿童学校,赵国清总校长不仅在当校长、当老师、还在当父母。学校为老百姓们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让曙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堪称是当代中国传承文化的典范。”





更多精彩:

笔墨生辉丨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开展新九年级学子贴对联励志活动

传承文化 对联中国丨2024华夏万名少年诵读对联励志活动在淮安启动

春联送祝福丨《对联》杂志助力江苏省淮安市曙光双语实验学校“贴对联 迎新春”活动


编辑丨刘   泓

复审丨王胜观

终审丨傅海青


对联艺术
《对联》杂志,创刊于1985年1月,中国楹联学会会刊,由山西日报社主管,山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联知识,培育对联新人为办刊宗旨。连续十五年入选国家农家书屋目录,是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40年的对联艺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