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召开全国楹联名家座谈会

文摘   2024-12-18 19:32   山西  

2025丨捧读《对联》 走进文化里的中国



 
全国楹联名家深圳座谈会
在长青诗社举行


20241215日晚,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第七届诗词楹联大赛组委会,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当代楹联名家,齐聚位于深圳市荔枝公园寄趣园的长青诗社品茗说联,就中华传统国粹——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热烈而精彩的座谈和讨论。这是深圳特区建立40余年来首次召开全国楹联名家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由长青诗社常务副社长、楹联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秀敏主持,出席此次座谈会的有中国楹联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林向阳,《对联》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傅海青,云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陈丽荣,深圳市楹联学会会长林展鹏,深圳市长青诗社社长高源,还有来自河北、江西、浙江、云南、山西、辽宁、安徽、广东、香港等地的楹联名家共四十多人,大家都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对联》杂志社执行主编王胜观,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明玉,泉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许美瑜,长青诗社执行社长、党支部书记周兴海,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姜晓玮常务副社长今剩叹、李劲,副社长唐超刘志祥,副秘书长林楚平,青年诗人高亮,青年楹联家陈富华,诗学院副院长文励洪,义工杜浩存以及二十余名诗友也参加了楹联座谈会。

1

中国楹联学会领导发言



中国楹联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肖良平首先发言,他介绍了中国楹联学会的总体情况。对长青诗社近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肯定了长青诗社海纳百川,网罗全国人才的包容精神与胸怀。并提出诗、书、画、联相融合,共行并举的要求。同时还说到加强舆论导向的监督,要有文学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发言,专门对赵秀敏常务副社长的联作进行了点评。他说到赵秀敏的对联有以下几个特点:题材宽宏、情感充沛、关注民生等。她的作品既雄浑、也绮丽、饱含深情,更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充满大爱。不拘一格,颇有几分男儿气概。



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林向阳发言主题为《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浅谈》,他讲到:传承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传承中,需要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同时创新和发展文化,使之与时俱进。楹联文化应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以便发挥其作用。具体而言,楹联文化可用于城市的建筑装饰、名胜景观、企业文化宣传、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


2

媒体代表发言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对联》杂志社社长、总编傅海青在发言中提到:理论是创作的指导,我们如今写对联的人多,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少,好的对联文章很难得。呼吁楹联家们多进行理论研究,多写写相关文章,特别是可读性强的佳联赏析,名胜楹联赏析文章,以彰显对联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云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联都融媒体集团创始人陈丽荣发言,她着重谈了对长青的印象,看到长青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充满活力,令人欣喜。她还介绍联钥网的古代楹联收集保存搜索查找的功用。


3

深圳联家代表发言


深圳市楹联学会会长林展鹏发言,他就创作中要多积累、多读书、有钻研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就对联创作不要搞小圈子互相吹捧,要多进行自我批评和虚心接受他人批评进行了多方解读。



深圳宝安区诗词学会副会长、长青楹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明发言,他就自己在深圳参与《梧桐山志》编纂工作中,收集明、清时期楹联作了具体介绍,还介绍了宝安区六届春联大赛的情况。



深圳市楹联学会办公室主任牛磊介绍自己是在百度贴吧接触楹联,初识对联,从联都论坛当时的考秀才开始,后来考到状元。她还谈到:很多人在为楹联的发展传承坚持和付出,值得我们尊敬,大家要一起团结前进。



长青诗社副秘书长姚举旗发言,她开心的说道:我今天来朝圣,出门前还特意套了件汉服。对各位名家来到深圳表示欢迎,我是从上中学时开始玩对联的,2019年的时候通过妃子姐姐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就如何为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力量,她谈了自己的体会:多读、多写、多传播、多创新。



长青楹联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秀敏,就在深圳发扬和传承楹联文化发言。她就楹联组织建立、比赛发散、文化传承、重视宣传和现实工作中的几点启示发表了讲话,细述深圳市楹联学会、长青楹联专业委员会成立过程,介绍了立足深圳并在广东各地开展楹联讲座传播楹联文化。她还提到了长青的义工精神和领导团队带动,相信这么有活力、有执行力的社团,一定会带领我们把楹联工作开展得更上层楼。



长青诗学院院长盛月富汇报了在诗学院学员中,专门进行楹联教育的工作情况。


4

全国联家代表发言


浙江省义乌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楼立剑在发言中表示,对目前社会整体楹联水平不足表示担忧,需扩大楹联教学阵地。同时要加强楹联的宣传和引导,欢迎广大联友参与义乌现在正在进行的征联活动。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楹联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文华,介绍了学会在创建学校楹联教育基地的经验。他说到:底蕴是引力、兴趣是动力、课堂是火力、宣传是助力、交流是拉力,并就各点进行详述。



著名诗人、楹联家、来自河北张家口的王天明就对联中的律句,是否应遵循诗词创作中的孤平限制等谈了自己的看法,主张诗律、联律均要服从声律的原则。



河北省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白国成在发言中,对楹联创作要雅俗共赏发表自己的见解。俗:既是通俗也是大众化,而不是俗气;雅:是正大,中正雅致。雅俗共赏要分题材。比如春联就讲究通俗,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明白,但是我们不能写的太俗气。强调要有独特性才不流俗。酬赠贺挽和题署类就要尽量写的雅一些,不然显得太没文化内涵。写的雅也会俗,比如现在一些联貌似很高深,写的飘飘忽忽,讲究词藻的华丽,铺排夸张,其实也很空,令人不知所云,千人一面,没有独特思想,也是一种俗。这真令人如醍醐灌顶,也令现场嘉宾连连点赞。



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张安利,介绍了学会近一年多以来所做的大量楹联文化村建设和实践工作,期待大家多到珠海交流指导。



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会议的香港楹联学会秘书长何丽华女士,请霍婉雯代表她发言。深圳长青辞赋学会副社长霍婉雯,介绍了她和教师们正在进行的大湾区古楹联收集整理及注解工作,请求大湾区各市能给予协助。



井冈山市楹联学会会长黄武发言,他重点讲了来到深圳对长青诗社的印象:首先是三力:有领导力、有实力、有开拓力。其次是三高:专业水平高、评联水平高、在楹联届活跃度高。



本次中国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如意发言,他主要讲到:感恩、传承、坚持、创新。感谢长青诗社给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感谢赵秀敏老师在庐山活动中送给他一本《陶然居联稿》,所以他走上对联创作的道路。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为深圳传统文化名片“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楹联大赛”已经连续三届融入了楹联这一国粹体裁进行征稿,并从来海量来稿中遴选出了众多的优秀楹联作品,这些作品热情洋溢的讴歌了深圳特区四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的建设成就,同时也对深圳城市公园作了如诗如画的描绘和赞美。



不仅如此,长青诗社楹联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词楹联比赛有十几个,包括:简青杯、星银杯、张九龄杯、鲁光杯、雨露亭杯、长青杯全国女诗人大赛、长青杯奇趣诗词楹联大赛等等,一系列赛事蔚然成风,评比质量之高,也在全国联坛带起一股新风尚。

传统的楹联文化,在祖国经济前沿的深圳也大有可为,这实在令人欣喜。


5

长青诗社社长高源致答谢词


座谈会最后,深圳市长青诗社社长高源致答谢词,他首先对中国楹联学会的领导、全国各地名家莅临表示欢迎,对大家长青诗社楹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这是深圳建市四十多年以来第一次召开楹联名家座谈会,而且座谈会内容非常丰富,对今后深圳市楹联创作会有巨大推动作用。为什么开这个会:

一、2020年长青诗社成立楹联专业委员会,把深圳楹联名家汇集到长青旗帜下。

二、几届中国梦大赛加了楹联内容,在系列比赛中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让我们有底气办好这样的座谈会。

三、赵秀敏12月退休,即将迎来生日,我们对她表示祝贺。今后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诗社将不改初衷,砥砺前行,也欢迎各位领导和名家多到长青交流和指导。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楹联报》总编方留聚,广东楹联学会会长曾建国,常务副会长梁健,秘书长陈腾杰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发展部主任、沧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强卫因临时有事提前离开,他们也纷纷表示要加强和长青诗社的联系,今后多交流、多合作。


贺甲辰岁末全国楹联名家深圳座谈会召开

呼出沧州月、赣州云、徽州雨,绣口锦心,争向梧桐酬凤集;

相期孟子心、钟子笔、梁子才,金声玉振,化成甘露润鹏城。

——许明 撰



来源:长青诗社

文稿整理:赵秀敏


编辑丨刘   泓

复审丨王胜观

终审丨傅海青


对联艺术
《对联》杂志,创刊于1985年1月,中国楹联学会会刊,由山西日报社主管,山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联知识,培育对联新人为办刊宗旨。连续十五年入选国家农家书屋目录,是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40年的对联艺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