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恋旧出妙联
高扬
花生,这份质朴无华的大地厚礼,外表看似平凡无奇,内里却蕴藏着无尽魅力与珍贵价值,恰似许地山先生在《落花生》中所言:“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寥寥数语,便道出花生的独特品质。《落花生》一文,以其清新笔触与深刻寓意,成为写花生的不朽名篇。那么,人们喜闻乐见的对联之中,有写花生的佳作吗?机缘巧合之下,我近来有幸品读了吴世超先生创作的两副花生妙联。尤为有趣的是,作者别出心裁地以“女士版”与“男士版”来刻画花生米,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此刻与诸位分享,一同探寻花生在对联艺术中别具一格的风采。
女士版:红颜的坚韧与无奈
红颜曾守空房,叹衮衮诸公,酒色所耽,当仁不让;
黑手既拆斗室,问匆匆逆旅,煎熬备至,舍我其谁?
上联:红颜的幽居与世俗的荒诞
此联开篇以“红颜”一词,敏锐捕捉到花生米那红润的色泽,宛如妙龄女子的娇羞容颜,作者将花生米拟人化为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瞬间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守空房”的表述,巧妙化用曹丕《燕歌行》中“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的意境,生动勾勒出花生米被禁锢在坚硬外壳之中,独自幽居、寂寥等待的画面,让人不禁对其身世心生怜惜。
“衮衮诸公”这一成语,原指众多位居高位的官员,在此处却被作者匠心独运地用来讽刺那些沉溺于酒色的世俗之人。花生米作为酒桌上的常客,每逢人们推杯换盏、沉醉于酒色之际,总是被频繁取用。“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原义是指遇到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本为形容正面积极担当的词汇,在此却以诙谐、反讽的口吻,展现出在纸醉金迷的酒局场景中,花生成为众人放纵享乐时不可或缺的“最佳配角”,那些人儿面对花生“仁”时毫不谦让,尽显贪婪之态。此句通过细腻的拟人手法与巧妙的用词,将花生米置身于充满世俗欲望的情境之中,不仅生动展现了花生米的形态特征,更借此对社会中不良现象进行了含蓄而幽默的批判。
下联:命运的转折与坚韧的独白
下联起始,“黑手”形象地指代剥开花生米外壳的那双手,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与侵入感,仿佛命运的无情之手,打破了花生米原本的宁静世界。“拆斗室”则把花生米的外壳比作狭小局促的斗室,“黑手”的这一动作,恰似打破禁锢,让花生米开启了未知的命运旅程。
“匆匆逆旅”巧妙借用古人对旅途漂泊、人生短暂的感慨,将花生米从外壳脱离后,旋即面临被食用的短暂过程,比作一场匆忙的人生之旅。正如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所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此词瞬间赋予花生米的命运以深沉的哲思。“煎熬备至”则生动入微地描绘了花生米无论是在炒制过程中经受的高温酷热,还是在等待被人品尝时的忐忑不安,都如同历经人生重重磨难。
联语最后以“舍我其谁”收尾,以一种坚定且略带自嘲的语气,着重强调了花生米在食用场景中的无可替代。即便历经百般折磨,花生米依然以独特姿态,成为人们舌尖上的宠儿。“你虐我千万遍,我待你如初恋。”这不仅彰显出花生米坚韧的“性格”,更让读者从中感悟到生活中那些平凡事物背后潜藏的不平凡经历,以及在困境中无奈却又顽强不屈的生存智慧。
此联中,作者“喜新恋旧”,将新词与古语巧妙融合,毫无违和之感。如“煎熬”一词,可谓一石二鸟,既契合古词中熬煮之意,如《文选·枚乘·七发》中“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又蕴含比喻内心受折磨而焦灼痛苦之意,恰似《楚辞·王逸·九思·怨上》中“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再看现代词“黑手”,通常作为“幕后黑手”的简称,指代在暗中操纵他人或事件的人,带有贬义色彩;在台湾地区,它还用来称呼机械模具加工从业人员,因其工作需手工操作,工人下班时双手常被染黑而得名。在这里,“黑手”一词与全联风格相得益彰,为联语增添了别样的表现力。
全联综合运用拟人、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花生米的外形、特性、用途与人类的生活场景、情感心理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位坚韧与无奈并存的女子形象,在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下,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同时努力在所处境遇中找寻自身的人生价值。尽管过程充满艰辛磨难,但依然坚守对自我存在意义的笃定确认。
这副关于花生的对联,表面是写花生,实则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精妙隐喻。它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无奇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与价值,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去珍视。而我们自身,也应如这小小的花生米一般,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男士版
安居大不易,绿蚁相催,哪管老身油腻?
面壁亦成空,麻屋乍破,复遭红粉轻薄。
上联:安居困境与社交无奈
对联开篇“安居大不易”,巧妙化用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未满二十岁时,拿著诗文去谒见顾况,顾况用他的名字戏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联作者将花生米藏身于麻屋子(外壳)之中的状态,幽默地比作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求安居而面临的重重困境。这一比喻既切合花生米的形态,同时又瞬间引起了人们对生活压力的强烈共鸣。
“绿蚁”是古代对酒的诗意别称,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饮酒作乐的氛围。花生米与酒向来是绝佳搭档,“绿蚁相催”,也许由宋·李元膺《忆饮》中的诗句“绿蚁频催未厌多”而来。此句描绘出这番情境:在酒局之中,随着一杯杯美酒下肚,花生米也被不断催促着送上餐桌,成为人们佐酒的首选。而“哪管老身油腻”则以一种诙谐的自嘲口吻,点明花生米本身富含油脂的特性,同时也暗示了男性在社交应酬场合中,如同花生米一样,带着自身的种种“油腻”,无奈地顺应潮流,充当社交场景中的“润滑剂”。
整个上联通过将花生米的生活境遇与男性的社交压力相结合,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男性在世俗应酬中的无奈与自我调侃,让读者在会心一笑间,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模样。
下联:修行破灭与意外尴尬
承接上联对生活无奈的描绘,下联继续以幽默口吻展开。“面壁”一词,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此处被作者巧妙借用,将花生米安静地待在麻屋子内的状态,比喻成一场孤独的修行。然而,“亦成空”却打破了这种宁静与期许,预示着花生米最终难逃被剥开外壳的命运,如同修行无果一般,所有的坚守皆化为泡影。
“麻屋乍破”生动地描绘了花生米外壳被突然剥开的瞬间,给人一种打破平静、突如其来的冲击感。而“复遭红粉轻薄”则运用夸张诙谐的手法,将花生米被女性食用的常见场景,想象成遭受“轻薄”。这里的“红粉”,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美感与戏剧性,更从侧面反映出男性在社交场合中面对异性时可能产生的微妙心理,以及生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整句下联通过巧妙运用典故与构建幽默情境,进一步强化了男士版花生联的自嘲风格,生动展现出男性在生活中的无奈、失落与偶尔的尴尬境遇,使读者在欢笑之余,更能深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副男士版对联,蕴含着两种深刻的人生态度。
其一为自嘲中的豁达与洒脱。上联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调侃生活压力(如“安居大不易”),诙谐看待社交应酬中的自身形象(“老身油腻”)。这种自嘲并非消极抱怨,而是在无奈中展现出豁达胸怀,不将生活不如意与自身缺点视为沉重负担,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以轻松心态面对生活琐碎与无奈。
其二是坦然面对命运起伏。下联从花生米的“面壁”修行到最终被剥开外壳、遭遇意外(“遭红粉轻薄”),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起伏。但对联整体语气坦然,无过多悲愤哀怨,表现出在命运洪流中随波逐流却能泰然处之的态度,传达出明白人生境遇难以掌控,不如以平和之心看待得失荣辱的哲理。
这两副花生米对联,颇具匠心。
独特视角是其一大亮点,选取花生米这一平凡食材,分别从男女不同性别视角出发,进行深度挖掘。女士版细腻展现出女子在命运中的情感纠葛与坚韧,男士版则诠释男性在生活与社交中的压力与无奈,让我们看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性别差异与共性。
“喜新恋旧”,形成了对联的另一个亮点。这两副花生联在多个维度体现了“喜新恋旧”: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魅力。用词上,既有古词的典雅运用,又有新语的鲜活表达;意象上,不但有传统意象的沿用,而且还有现代情境的融入;情感表达方面,一则是传统情怀的流露,二则含现代心态的展现。
诙谐风格更是为这两副对联增色不少。作者以自嘲、调侃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压力、无奈与琐碎转化为幽默笑料。这种幽默并非肤浅的搞笑,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理解。读者在捧腹大笑之余,不禁对自身生活境遇进行反思,产生强烈情感共鸣。这两副对联完美诠释了对联作品如何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与深刻的思考。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楹联学会会长)
编辑丨刘 泓
复审丨吴世超
终审丨傅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