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明确西安未来十年新定位

百科   2025-01-26 08:30   陕西  

1月22日,农历小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国政府网发布了西安、佛山、东莞三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函件。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第5轮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此次获批,表明国家层面正式明确了西安这座城市未来10年内的新定位与分工。
西安具有5大城市性质和5大城市功能,数量居于前列,可谓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城市。
百理君还认为,西安的城市分工中,有两处细节值得分享,一是,与前4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比,西安城市性质有变,如果和国务院已批复的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居然获得了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的独一份表述,另一处是,西咸一体化、关中平原城市群之外,带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这是西安又一项重任。

1


37座城,37个样


2018年机构改革中,国家层面决定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职责统一整合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由其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实现“多规合一”。
2022年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成果《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印发,伴随着去年11月《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批,全国31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部完成批复。
回头看,此轮国土空间规划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来,是因为这是“多规合一”实施以来的第一次,二来,外界非常关注各大城市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又会如何表述。
因为,在公众看来,城市性质决定了一座城市发展的高度,而核心功能则关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
公开消息可见,在城市层面,有“国批”与“省批”之别。西安和佛山、东莞三座城市获批后,至此,不算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四大直辖市,全国已有37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其中,省会城市21座,首府城市5座,计划单列市5座,以及6座地级市。换句话说,目前省会城市里仅剩武汉尚未批复外,此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国批”程序基本已接近尾声。

百理君梳理了一份表格。


说明:此表各城市按照审批时间排序(点击可放大查看)


百理君注意到,由中央层面批复的6座地级市,来自于“中国经济三极”:京津冀的秦皇岛,长三角的无锡苏州常州,以及粤港澳的东莞佛山。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分级设计,但此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淡化了这一描述。已批复省会城市中,除了海口、拉萨,其余都被定位为“中心城市”,但中心城市也有层次之分。
比如,济南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杭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2


西安,5大性质5大功能


说回西安。
根据已批复的《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西安是5大性质5大功能。
5大性质:
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4大城市功能:
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
结合上表看,西安5大城市性质,数量仅次于广州,城市功能数量与多座城市并列第一,可谓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城市。
回头看,本次是西安新中国成立以来第5轮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最新的城市性质,其实显示出城市发展变迁的传承和升级。
▍首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年--1972年)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军工、科教、轻纺等产业扎根于此,西安的城市定位是以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
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年--2000年)
改革开放后,西安编制了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年—2000年),城市性质被重新定义为:“将建设成为一座保持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学、文教、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西安开始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再次更新了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编制完成了《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城市性质确定为:“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一带一路“提出后,2016年适时进行了修改,这次最大的变化是,规划跳出了“城墙思维”,首次实现了“大西安都市圈”的格局。
所以,站在城市发展脉络来看城市性质变化,应该说,“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保留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属于新增,其他几项表述有所升级。

3


两大任务

如果说,和自己纵向比较,看到的是传承和升级,那么,与其他城市相比,则是西安这座城市的特色和优势了。
百理君注意到,西部城市中,除了在“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上略低于重庆外,同时拥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只有西安!                
分别来看——
“中心城市”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宁、银川,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贵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昆明,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西安,和重庆、成都、昆明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兰州、银川、贵阳、西宁和拉萨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之外,还有拉萨、银川、昆明、成都。
▍“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从已批复的各城市来看,这几乎是西安独有的表述。
能够看到,城市性质表述中,只有广州在科教方面有所涉及——“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而在城市功能方面,虽然多个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明确提及,比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南京是“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杭州是“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数量较多,包括宁波、兰州、合肥,福州、长沙、郑州、无锡、常州、苏州等,相较而言,西安则是“科技创新中心”,算是独一档。
在百理君看来,“科技创新中心”,既可视为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中“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的升级版,更折射出国家层面对于西安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期待和厚望。
此外,西安还需要加油的,是这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因为也被国家委以重任。
可以看到,《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强调,要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此列出了几项任务:
1.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2.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3.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4.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
5.带动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
6.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某种意义上讲,前3项更多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后三项则取决于城市自身的辐射能力——西安既要带着身边的咸阳一起飞,也要当好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群主,还要带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
显然,西安承担着跨市、乃至跨省的辐射带动任务——限于篇幅,这里不说西咸一体化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多说几句。
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山西运城市、临汾市、河南三门峡市和陕西渭南市四座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地位相似,也都远离经济核心区和大市场,既然没大腿可抱,1986年就开始尝试“抱团”发展,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我国第一个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由此诞生,被赋予了“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的任务。
如今牵手也近40年,有收获却谈不上“满满”,作为距离黄河金三角区最近的大城市,西安将被担起“带动”使命。


精彩回顾:

  1. 西安市水土保持基础图件

  2. 国务院批复!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4. 霍春平站长:西安市《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实践与思考

  5. 西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6. 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管工作清单


水土保持之点滴
转发和编辑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的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