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
Latest Research
植被恢复对黄土高原水分循环和降水趋势的影响
Research Brief
Main graphics
图1 黄土高原的位置。(a) 我们的研究中的源区域模拟域。颜色阴影表示2018年GLASS数据集的叶面积指数(LAI)(平方米/平方米)。(b) 黄土高原的地形,即汇区。黑色三角形显示中国气象管理局(CMA)站点的位置
图2 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a-c) 每年、雨季和旱季平均LAI的线性趋势,在粮食换绿化项目(2000-2019)之后。(d-f) 整个黄土高原区域平均LAI的时间序列。黑点和星号表示趋势是显著的(Mann-Kendall检验,p值<0.05)
Conclusion
绿化趋势与降水响应:中国黄土高原由于近几十年的植被恢复努力,经历了显著的绿化趋势。然而,降水对这种绿化的响应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水分来源与循环:通过使用改良的WAM-2层模型和降水流域的概念框架,研究发现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源于中国东部和中亚地区。当地蒸发对黄土高原降水的贡献从1982-1999年的6.9%增加到2000-2019年的8.3%。
植被恢复对降水的影响:植被恢复项目启动后,2000-2019年期间黄土高原的当地降水平均每年增加了0.16毫米,蒸发量增加了5.17毫米。区域绿化,包括黄土高原在内,对降水的贡献约为每年0.83毫米,其中当地绿化的贡献约为每年0.07毫米。
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当地植被的贡献既包括增强的当地蒸发,也包括增加的当地水分循环。这表明植被恢复对当地降水有积极影响,是黄土高原观测到的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平衡变化:由于蒸发量的增加超过了降水量的增加,黄土高原的水平衡显示出下降趋势,表明植被恢复导致该地区水消耗增加,而降水量的增加并未足以补偿损失。
Paper source
Cao, M., Wang, W., Wei, J., Forzieri, G., Fetzer, I., & Wang‐Erlandsson, L. (2024). Revegetation impacts on moisture recycling and precipitation trend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60, e2024WR038199. https://doi.org/10.1029/2024WR03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