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94%

文摘   2024-12-09 16:27   上海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94%》,很快就被删了,说是有人举报我。



很多朋友在问这两篇文章,既然删了,就说明不适合传播,别问了。我今天尝试一下用温和的语言说。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12月9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降幅扩大,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下行2bp报1.9350%,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下行2bp报2.1380%。

前几天在感慨1.95%,好了,现在1.94%也破了。

根据Wind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30年期国债的涨跌幅情况。以下是部分30年期国债今年以来的涨跌幅数据:

  • 07国债06(Wind代码:010706.SH):-0.2677%”

  • 10国债03(Wind代码:019003.SH):-0.2537%”

  • 10国债18(Wind代码:019018.SH):1.7647%”

  • 13国债19(Wind代码:019319.SH):10.589%”

  • 13国债25(Wind代码:019325.SH):11.6768%”

  • 15国债17(Wind代码:019517.SH):8.6177%”

  • 16国债08(Wind代码:019536.SH):11.1905%”

  • 17国债15(Wind代码:019569.SH):11.3757%”

  • 18国债17(Wind代码:019599.SH):11.315%”

  • 18国债24(Wind代码:019606.SH):11.8668%”

  • 19国债10(Wind代码:019620.SH):11.7352%”

  • 20国债04(Wind代码:019630.SH):12.6819%

  • 21国债05(Wind代码:019653.SH):20.2492%

  • 21国债14(Wind代码:019662.SH):26.0934%

  • 22国债08(Wind代码:019673.SH):21.6412%

  • 23国债09(Wind代码:019702.SH):13.2159%”


涨幅不一样是因为债的剩余期限不一样,剩余时间越长,对利率越敏感,我们发现今年妥妥是债券的大牛市,保险公司和银行持有的国债赚翻了,查查银行的半年报和三季报就知道了。


今年是债券的大牛市,理论上也是股市的大牛市,尤其是红利策略,这几年赚翻了,这也是我这两年强调了几十次的策略。在“兵哥事务所”利率先后十几次发长文论述。


当然,买储蓄险的也赚翻了,2020年和2021年买的锁定利率3.8%、3.5%一辈子,那是真的爽。


从目前走势看,利率还会继续跌。今天开会说了: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14年以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以来中国的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第一次低于日本的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今年以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较为悲观,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预期较弱。这种弱预期导致投资者对长期国债的需求增加,从而压低了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此外,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下降也反映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疲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


尽管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但央行多次提示市场风险,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平衡债市供求,好像也回天乏力。


资金成本这么低,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1%。


PPI是CPI的先行指标,PPI稳不住,CPI继续下滑的可能性极大,中长期看,通缩压力很大。


我在雪球上聊储蓄险,很多人和我杠说扛不住通胀,现在哪里有通胀,我们现在更应该担心通缩!


长期利率这么低,说明对于长期经济是悲观的,经济中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国债利率其实就是一个机会成本。


所以买房的也不要太着急,后面利率还会下行的,银行存款、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之类的做好收益率继续下滑的准备,可以找我买储蓄险锁定利率,或者买高股息的股票,红利基金。


大会还说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稳股市稳楼市,都是非常非常非常对的策略,强烈支持。


12月5日,财政部就《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从缩减出口退税,制裁美国军工企业、限制稀土出口到直接优先国产商品,意味着重大的政策调整,我们的重点可能确实要向消费端倾斜了。


我下午数了数自己账户里面的钱,勉强够小康,就差一波牛市,我就可以体面离开上海了。


离开上海的可能性很大,基本上是定了,随时可能会走。


我有个朋友,年入200万左右吧,但是不生孩子,理由是经济压力太大了,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更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我和她聊了很多次,感觉没办法沟通,这一代小仙女都很自我,不愿意做任何妥协,必须要把自己的利益和享受放在第一位。


世界毁灭关我啥事?我必须好好的。


这种思想可能要到下一代人才能扭转了,也可能会持续几代人。


Nippon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的《2023年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概况》显示,截至2023年6月1日,日本的全国家庭总数为5445.2万户。从家庭结构来看,一人构成的“单身家庭”最多,共计1849.5万户,占到整体的34.0%。其次是“夫妻和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1351.6万户,24.8%)、“夫妻二人家庭”(1339.5万户,24.6%)。户均人数为2.23人(同比减少0.02人)。


2001年的单身家庭为1101万户,20多年间增长了大约70%。2019年在数量上超过了“夫妻和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单身家庭中的46.2%(855.3万户)为独居的老年人(65岁以上)。这一数字是2001年(317.9万户)的2.7倍。


这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未来了。


上海虽然有很多新鲜刺激的玩意,但是不适合繁衍生息,更像是热闹的大集市,看过就好。


感慨完1.95,感慨1.94,结果文章还没写完,就收到新的弹窗: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下行2.5bp触及1.93%关口,续创历史新低。


给大家推荐一篇非常好的研报:债券公募基金 投资价值分析与产品研选,申万宏源的,我已经分享给圈子和五个微信群了,网上大家可以从各种平台找一找。



祝福大家明天早上数钱,2025继续大赚特赚!

爱玩的兵哥
崇尚逻辑和理性,用指数基金轻松实现财富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