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以分红的基金,极端的可以做到月月可分红,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基金分红的认知是完全错的。
可以做到并不意味着必须做,更重要的是,基金分红的钱是哪里来的?以前为什么不分红?现在为什么分红?以前没分红的时候,钱去哪里了?
股票的分红相当于公司将一部分收益以现金等形式分配给公司股票的持有人,让持有人共同享受公司的经营利润。
指数基金并没有营业活动,所以理论上也不存在经营利润分,基金公司的利润是分给基金公司的股东的,不是给客户的,基金的客户就是基金的持有人,买基金的这批人。
指数基金的目的是跟踪指数,分红一般发生在ETF的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即ETF有超额收益时。此时,部分基金管理人会考虑分红,将持仓的一部分卖出后,以现金分红等形式分配给投资人,使分红后的基金资产净值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收益率。
指数基金分红需要拿出现金,这个现金有两部分的可能性,一部分是成分股的分红,一部分是指数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过跟踪指数的收益。
基金收到成分股的分红后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直接分红再投资,增加了每份基金的净值,基金的净值又推高了基金的价格,所以基金尽管没有把现金给到持有人手里,但是基金持有人可以通过卖出获取同样的金额。
第二种,基金收到分红后,首先补充基金的净值,使得自己的业绩和跟踪的指数尽可能一致,多出来的现金部分可以分红。
基金分红的本质无非是将资产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对持有人的总资产没有影响。分红将投资人的ETF资产持仓转化为现金资产,让投资人能够获得现金资产落袋为安的确定性,也能满足短期现金流的需求。我认为认为基金分红比不分红更好。
那么为什么以前基金不分红,现在的基金喜欢分红呢?
指数,是根据成分股的股价变化计算出来的。如果股价变化是连续的,那么指数算出来的数字也应该是连续的。但是,股票会有现金分红。每次一现金分红,股价就会哐当掉下来一截。
指数要如何处理这件事呢?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处理方法:
价格指数:就当不知道有分红这回事,股价掉到多少就是多少,按照分红后的股价计算指数点位。
全收益指数:知道有分红这回事,把分红捡起来,再投资。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数点位,才是这个指数真实的收益情况。
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表现的差异,包括分红金额以及这些再投资的累计收益。分红金额越高、投资收益率越高、时间越长,则总收益指数相对于价格指数的差异就越不能忽视。
进一步的,净收益指数则进一步细化了分红因素的计算,考虑了税收因素的影响,因为上市公司分红是要收税的。
总结一下,同样一个指数,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分红严重低估了指数基金的长期复合收益,全收益指数考虑分红再投资收益最高,但是没有考虑到税收因素,净收益指数考虑到了分红再投资及税收因素,是最接近真实收益的数据。
在我们中国,我们看到的指数基金几乎都是追踪价格指数的,那么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的差异部分,就变成了基金公司的利润,表现的形式就是基金的费率。
所以以前的基金公司哪怕自己管理的基金是相对价格指数有超额收益的,也不愿意分红,用费率的形式拿出来自己用不行吗?
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三步走,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的实施路径分三阶段推进。国家层面开始推动公募基金降费率。
在基金的投资中,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等于“基金投资回报减去基金投资成本”。要提高投资收益,一方面需要减少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增厚回报。
由于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都直接从基金净值中扣除,这两大费率会对基金投资收益产生直接影响。将这两大费率由0.6%降至0.2%,相当于每年净值多出0.4%的涨幅。
那么对于同样的指数基金,在费率0.6%的时候,基金业绩就可以和价格指数保持一致,现在费率0.2%,是不是基金业绩就可以长期超过价格指数0.4%了?
好,那就把这0.4%拿出来分红吧,必然时间长了,指数基金业绩大幅度高于跟踪的价格指数,也是一件麻烦事。
我想这才是众多指数基金争相分红的动力所在,以及分红的现金流来源。
比较特殊的是港股通基金,对于港股通的基金,成分股分红给基金的时候,不扣税,但是基金分给客户的时候需要代扣代缴,所以对于港股通类的指数基金最好的策略是不给持有人分红,把分红直接分红再投资,分红就体现在基金净值里面,持有人需要用钱的时候卖出基金就行了。
但是对于国内的基金,分红免红利税,所以对机构很有利,24年推出很多所谓的月月分红的基金,其实从本质上说没啥用,都是噱头。基金分红和基金分红再投资,本质没区别。
备注:以往的公募基金管理费率0.5%,托管费率0.1%,合计0.6%,现在年管理费率降至0.15%,托管费率降至0.05%,合计0.2%,增加了0.4%的年收益率,在复利作用下,十年大概多收益11%左右。进一步将投资期限拉长至15年甚至20年,在复利的作用下,涨幅会更加惊人。
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曾经说过:“拥有一只费率最低的指数基金,最终都会击败绝大多数投资专业人士”。可见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更低费率的指数基金,相当于赢在起跑线上。
在中国因为牛短熊长,所以红利类策略非常有效,而红利基金跟踪的也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与全收益指数的差距较大,对于这类基金,降低费率意义极大,而多出来的费率部分,因为没有办法提取,又不能长期积累在账户上面,那就分红分了呗。
而在美国因为牛场熊短,投资以科技和成长为主,那么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的区别不大,基金公司不分红也可以安稳过日子,不用担心指数基金和价格指数的偏差积累。
当然,很多人说基金分红可以有获得感,持仓体验会好很多,就我个人而言,就凭我的认知深度,这种分红对我毫无意义。
你就算喜欢也应该明白,这种分红不是确定的,可以分并不是一定分,而且和股票分红不一样的的是,它真的是左右倒右手,哈哈。
投资愉快哈。
最后说个福利:
有几个券商都是我自己长期接触,比较熟悉的,又靠谱又好用,最低费率万0.85,有需要开户的可以考虑一下,省到就是赚到。
200万融资利率就可以到4.2%,400万就可以融资利率到3.9%,1500万融资利率3.6%。(备注:2000万+融资利率3.2%,资金量再高的,私聊)
最大的BUG是万0.85免5,有兴趣的可以添加微信:15021256848,找小助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