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国际指南共识和最新临床研究,就胰腺腺癌当前推荐用药方案和在研新药/新技术进行综述。
胰腺癌简介
2024年2月,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发布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报道显示2022年我国有11.87万例新发胰腺癌病例,10.63万例人因胰腺癌死亡。
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与吸烟、体重指数(BMI)升高、慢性胰腺炎、红肉/加工肉摄入增加、糖尿病、饮酒和牙周疾病等相关。大约10%的胰腺癌被认为有家族相关因素。
美国胰腺癌患者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为12.8%;
早期(局限在原发部位)胰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44%;
中期(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胰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16.2%;
晚期(发生远处转移)胰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3.1%。
NCCN指南推荐的治疗建议
最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V2024.3,2024年8月2日发布)建议:
1.可切除/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支持优先选择的特定新辅助化疗方案的证据有限,临床实践中化疗和放化疗的使用方案各不相同。有时包括序贯放化疗。当考虑行新辅助治疗时,首选在有丰富经验的胰腺癌中心会诊讨论。如果考虑或建议行新辅助治疗,当条件允许时,首选在有丰富经验的胰腺癌中心接受新辅助治疗或在其指导下接受新辅助治疗。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脚注:
a.FOLFIRINOX/改良型FOLFIRINOX应仅限用于那些ECOG 0-1的患者。
b.见放化疗(PANC-F,10/12)。
2.胰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CONKO 001研究显示:对于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接受吉西他滨的辅助化疗相对于观察组能显著改善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1
●ESPAC-3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接受“5-FU/亚叶酸钙”方案辅助治疗与接受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相比,总生存无显著差异。接受“5-FU/亚叶酸钙”方案辅助化疗组和接受吉西他滨辅助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0个月和23.6个月。2
●来自ESPAC-4研究的数据支持“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1660 mg/m2/d,d1-21,q4w)”方案对比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具有优越性(HR 0.82;95%CI 0.68,0.98;P =0.032)。3
●RTOG97-04研究比较了在放化疗之前和之后使用5-FU和使用吉西他滨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无显著差异。4
●辅助治疗方案仅适用于先前未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对于那些接受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辅助治疗方案应根据其对新辅助治疗的反应和其它临床考虑进行选择。
脚注:
a.FOLFIRINOX/改良型FOLFIRINOX应仅限用于那些ECOG 0-1的患者。
b.见放化疗(PANC-F,10/12)。
c.如果由于切缘阳性而考虑进行放化疗,则化疗应在放化疗实施之前进行。
3.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
脚注:
b.见放化疗(PANC-F,10/12)。
d.“FOLFIRINOX/改良型FOLFIRINOX”和“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推荐是基于来自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随机试验的推断。
e.由于这个方案存在高毒性,常常略去泵入5-FU。
f.虽然这种联合显著改善了生存,但其实际获益很小,提示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获益。
g.基于LAP-07试验的数据,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后额外进行传统的放化疗并没有明显的生存获益。放化疗可能改善局部控制和推迟重新开始接受治疗的需要。16
h.如果患者出现难于控制的疼痛或局部阻塞症状,则可能首选先开始接受放化疗或SBRT。见放射治疗原则(PANC-G)。
i.NCCN认同有高水平的证据支持使用NALIRIFOX而不是“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但应该认识到,与FOLFIRINOX相比,NALIRIFOX方案似乎没有优势,并且增加了相当多的费用。
j.见《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4.远处转移胰腺癌的一线治疗
脚注:
e.由于这个方案存在高毒性,常常略去微量泵入5-FU。
f.虽然这种联合显著改善了生存,但其实际获益很小,提示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获益。
i.NCCN认同有高水平的证据支持使用NALIRIFOX而不是“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但应该认识到,与FOLFIRINOX相比,NALIRIFOX方案似乎没有优势,并且增加了相当多的费用。
j.见《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5.远处转移胰腺癌的维持治疗
●化疗4-6个月后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可有一个“化疗假期”或接受维持治疗。
脚注:
k.对于存在奥沙利铂相关的进行性神经病变或对奥沙利铂过敏的病例,可考虑使用“5-FU±伊立替康”进行维持治疗。
l.尽管在维持治疗中不经常使用FOLFOX,但是当担心胃肠道毒性时,可以考虑使用FOLFOX替代基于伊立替康的治疗。
m.用于在最近一次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没有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
n.关于BRCA1、BRCA2和PALB2的致癌或可能致癌突变,请参阅“oncokb.org、cbioportal.org、mycancergenome.org、pmkb.weil.cornell.edu、genie.cbioportal.org、ckb.jax.org、cancer.sanger.ac.uk/cosmic、brcaexchange.org、ncbi.nlm.nih.gov/clinvar或sive.bii.a-star.edu.sg”中的定义。
6.局部晚期/远处转移胰腺癌的二线治疗和疾病复发的治疗
脚注:
b.见放化疗(PANC-F,10/12)。
e.由于这个方案存在高毒性,常常略去微量泵入5-FU。
f.虽然这种联合显著改善了生存,但其实际获益很小,提示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获益。
j.见《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o.如果在使用先前一种NTRK靶向药治疗中出现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胰腺腺癌最新研究汇总
在美国“clinicaltrias.gov”网站,以胰腺腺癌治疗为关键词搜索全球“正在招募/未招募”的临床试验,可以检索到308个研究,其中包括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新药/新技术。
(显示前100个)
胰腺腺癌新型靶向药物研究汇总
胰腺腺癌新型免疫治疗研究汇总
胰腺腺癌治疗决策的关键考虑要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1种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预防建议(2024版)
2024年FDA新批准的抗肿瘤药物/方案及适应症
常见肿瘤最新用药和新技术进展
肿瘤全程管理,全方位协助患者抗癌!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肿瘤患者多线治疗失败后如何寻找新方案?
END
癌症,经常让患者家庭感到迷惘!
诊前到处打听:
术心肿瘤全程管理简介
以“帮助患者最佳诊疗,帮助家属远离癌症”为宗旨,秉承专业、保持客观、整合资源,基于国际权威共识和最新进展,为肿瘤家庭提供全程管理服务!
2016年10月,创建公众平台《指南解读》,翻译解读国际最新肿瘤诊疗指南,分享癌症治疗进展,旨在减少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进癌症规范化诊疗。
7年多来,数十位全国知名医院的肿瘤科专家加入指南解读团队,目前关注人数12万+,以肿瘤领域医生同行为主,遍布国内各大医院。
截至2024年11月,术心肿瘤全程管理累计服务400+癌症家庭,全程、全方位帮助患者抗癌和家属防癌。
联系全程管理
仅面向通情达理的癌症家庭!
10000元/年
加微信30842121或扫下方二维码与术心肿瘤全程管理创始人、《指南解读》主编黄医生联系,标注“全程管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