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4届高考生充满了松弛感,一路松弛到高考结束,而25届的“不高考生”,目前来看松弛感也相当足够了。
哪些是不高考生呢?确定报名单招的部分同学。
为什么这么说?正常来说,单招是不影响高考的,单招考完后还是可以去参加高考,单招只是多一条后路。但是奈何许多同学觉得,单招了还参加什么高考?3月单招完,比6月高考的同学多出将近3个月的“自由时间”,想咋玩咋玩;要是还参加高考,那还得苦学3个月,多累啊。
或许就是出于这样的心里,很多“准单招生”已经卸下重担,沉浸式上课睡觉了。
但是提醒同学们两件事:
1. 单招≠保送
距离单招考试还有3个月的时间,3个月对很多高三的同学来说,一旦没有找对方向,没有用对方法,可能根本提升不了几分。但是同样的,一旦你自我松懈、掉以轻心,400分掉到300分还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24届高考结束后,单招的含金量人人都知道了,内卷之下,好大专的高考录取分数空前地高,对比之下,当初单招进去的同学简直赚了大便宜。
所以今年甚至有很多复读生,专门就是冲着单招来的,甚至在我之前讲述的案例中,一所较差的高中里所有复读生,以及大部分文科生都被老师“建议单招”了。
所有人都知道的好事,真轮得到你躺平着就捡了?你以为350分单招稳了,殊不知多得是400分的同学等着碾压你一头。
2. 高考的机会不要浪费
现在到单招还有3个月,单招到高考还有2个多月,总共5个多月的时间,不管是为了哪个考试,不管你现在成绩多少,都完全来得及完成一场成绩的质变。
我带过的很多同学,一开始成绩差,其实并不是笨,只是基础差+不会学,当我做好学习规划给她,告诉她每月每周每天该学些什么,只要照做,成绩都不会差,一个月提升几十分真的不难。
当你现在放弃学习,在课堂上睡觉,看着别人勤勤恳恳、嗤笑她们的努力时,有没有想过或许拼搏5个月你完全能考一个远超专科的好大学?这几个月或许很苦很累,但完全值得。
最后分享一个学习真相,很多时候你明明学了一个知识,通过努力真的学会了理解了,但是在被提问时、在做题时、在考试时却常常答不出来,想不到该用哪个知识点?该怎么用?或者往往需要思考很久、翻书看资料,才能有灵感。
可以说这也是很多勤勤恳恳中等生的最大困境,而根源并不是你笨,只是你太不擅长【把知识结构化组织起来】,在你的脑海里只有一本没有目录没有顺序的书,要如何能够精准快速找到目标呢?
1. 深入理解和记忆。
结构化的前提一定是你能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而不是不懂装懂,或者说自以为懂了,起码要达到的标准是,在不看书不看资料的前提下,你能顺畅的用自己的话把它是什么为什么都给讲出来。
注意一定要讲出来或者写出来,如果你只是在大脑里过一遍,思考的速度很快也容易疏漏。知识点的内容不需要每个字都记得,但是核心知识,会考到的那个部分一定是不能有一丝漏洞的。
2. 与旧知识尽可能联系。
当你尝试去做思维导图的时候,就会发现,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单线,而是多方面的联系。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知识点和题型之间,知识点和具体案例之间,题型和题型之间,彼此交错形成网络。
就像你考上了985大学,同寝的舍友和你来自一个城市,或者认识一个与你喜欢同样作者的朋友,你都会更容易接受她、理解她,更容易和她成为好朋友。
今日提分分享
哈喽你好呀,这里是“啊呜”学姐,
给1000+高中生及家长做过咨询的,
前高中语文老师&班主任,现高考规划师。
不多说,点赞留言可以提问沟通哦,
还有什么想看的内容也可催更。
关于高中学习方法&冲刺规划,
你有问题,我有答案,有意扫码加微信聊聊吧~
★
★ ★ ★
★
长按扫码关注
一键两连为你的高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