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这一年,学到发疯。
以三四百分的成绩,在我们这个地区,只有一个下场——没书读。
还有希望吗?
耳边总有人一边放弃我,一边在教我做事:
老师说:你努努力冲个好点的大专吧。
摆烂搭子说:急什么,大不了复读呗。
爸妈说:管不了,自己打工去。
但,我这个人反骨比较重。
都叫我好好学习为高考的时候,我一心想着玩去了,而现在都叫我别挣扎的时候,我却不愿意认命了。
或许,是知耻而后勇,在无数次放弃和坚持中,我不顾一切重建了信仰:
我要改变这个垃圾分数,更要改变我自己。
1. 避免为他人内耗
高三有多累,谁过谁知道。本身为了学习、作业、考试就已经够烦的了,偏偏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扰乱心神,耗费心力。
不值得!所以尽量屏蔽掉那些让我们内耗无比的人际关系,不要过多纠结,包括你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包括老师。
当然,大家都是普通人,想要做到完全不听不看不管不想是很难的,我们能够决定的,就是控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我过去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甚至有点表演型人格,为了照顾跟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做一些我本来不想去做的事情,比如上课传纸条聊天,下课书一丢去小卖部;还有为了在老师面前装认真,摆pose刷题一节课,真正用到题目上的心思没有一半时间。
被朋友背刺了、被老师说了几句,能内耗到凌晨三点睡不着,满脑子想不开的委屈——后来我意识到,这样真的很没用,只会伤害自己,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机遇。
于是,每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每一次我忍不住放下笔在脑子里纠结,我就问自己:这很重要吗?能让我把题目做回吗?能让我考高分吗?
不能的话,为什么还要一直想?是想找个借口偷懒,还是想逃避写不出的题背不下的知识点?
2. 谨慎自学!
很多同学都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在学校学不下去,想要用“自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往往家里人很难同意。在我看来,自学其实并不等于脱离学校家里蹲。
为什么?就问自己3个问题:
你想自学有几分是为了逃避学校?逃避刻板的作息、课程,逃避不喜欢的老师,逃避不友好的同学……
你自制力有多少?能坚定的说回家自学一定自律刻苦,管住自己总是想摸手机的手。或者也别说以后的事,在学校有学习氛围也有人干扰的情况下,上课能专心听吗?下课能不动如山学自己的吗?你周末回家早起得了吗?你妈妈叫你出去打酱油你拒绝的了吗?
最重要的,你真的知道该怎么学吗?合理的目标和规划,明了的复习方向,可行的方法体系,各科该怎么学,弱点该如何突破,瓶颈期咋整,知道吗?
谨慎选择该不该回家自学,你完全可以先尝试着做“半自学”的努力,在学校环境下,能不能学出点名堂!
2.别玩假努力
高三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就算笨一点,但努力的都在点子上,也每天都在加速进步;你要是无效努力还死性不改,笨一点基本没救,聪明一点的也都在白费天赋。
熬苦了自己,感动了自己,老师改卷又不给辛苦分,考砸了又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否定自己。
这很没意思,所以咱别玩假努力这一套。时间利用的基础法则就是这一点,你即便是慢吞吞地用一个小时彻底搞懂了一道题,有能力去触类旁通,也比一个小时刷10道题每一道都一知半解来得好。
检验真假努力,就是看你学的痛不痛苦,要是一直都轻轻松松那就有问题了;而痛苦的来源,是单纯的因为熬了几个小时腰酸背痛的麻木,还是因为不断思考、不断对抗难题的兴奋?后者才真的能让你有进步。
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你离学霸只差一个好计划!
★
★ ★ ★
★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学姐
量身制定学习计划
每日监督打卡
为你的高考保驾护航
长按扫码关注
一键两连为你的高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