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书店里褪去了周末大讲堂和音乐会的热闹狂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庄严。两栋拥有百年历史的洋房端坐在锦帆路的转角,写有章园二字的墨绿色帐蔓随风微微摆动,在园子里晃悠的人们有意收起脚步声,静得只剩下从三两扇琉璃花窗间传出的,书页翻动的响声。
“哗啦哗啦”,听得人心痒痒,索性合上电脑,什么海报方案统统一边去,小掌柜要悄悄化身书店NPC,去看看我们的读者都是被哪些书目绊住了匆匆的脚步,在历史的见证下,又与哪些文字、哪些人,产生了羁绊。
不知道大家来书店的次数多不多,在拥有三层楼的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里,每层楼摆放的书的种类都不太一样。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一踏进书店就映入眼帘的热门文创和畅销书,这里也是读者们常常逗留的地方。两边的书架上陈列的大多是苏州相关的书籍,也有不少我们自己写的书,比如出道十多年归来仍是顶流的“小红书”《情调苏州》,还有新晋宝藏攻略书《乘着地铁游苏州》,随手一翻就能免费Get一个玩苏州的小秘籍。(书名加链接或图片加链接的书都可线上小程序购买,下同)
一眼认出是《乘着地铁游苏州》的内页哈哈哈
“小红书”在荻溪书局也是人气王!
苏眉的《食笺》《茶笺》也是门店人气颇高的书,两本开封的样书肉眼可见地有了些许摩挲的痕迹,因为书里写的都是怎么吃怎么喝,民以食为天嘛,隔着书页,一道道菜就这么活色生香地刺激着大家的味蕾,没忍住把它带回家也是人之常情。
小哥哥手上这本是《食笺》哦
小吴躺着的这本也是《食笺》
书店一楼剩下的几间空间分别是古吴轩版本馆、国学主题馆和百花书局。其中国学主题馆人气也还蛮高的,可以随机抓到几位认真看书的小姐姐。她手上这本应该是《袁枚全集新编》,收录了学术界公认的袁枚著、编之作,也不乏袁枚手稿。
国学馆的灯光比较亮堂,也是一个出片的好地方
可以选一本大部头的书坐下来慢慢看
接着我们上到二楼。二楼的空间基本上就以各种类目的书籍为主了,也有可以坐下来定心看书的地方。
观察一番,发现大家对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地方文化都有涉猎。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出镜率挺高,可能是因为知名度摆在那儿,不少读者随手翻了一下子就停不下来了。
还有曹禺的《雷雨》和傅雷的《傅雷家书》,也常常被关注到。《雷雨》的人气自不必说,书店里还开展过同名话剧的剧本围读;《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是值得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一部经典。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掌柜一样,时常会被一些外国文学的封面装帧设计吸引住,想要翻一翻,就像下面这些。
向上滑动阅览更多
关于苏州地方文化的书藏在了二楼最西边的一间里,有讲吴地历史的、非遗文化的,还有不少剖析苏州园林那些道道儿的,宝藏不少,可以淘一淘。
除了文学类的书,少儿读物、生活美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等种类的书籍也涵盖其中,如果真的要认真读起书来,那怕不是屁股要长在阅读区的小椅子上了。
向上滑动阅览更多
沈从文说过,读书愈多,我的性格愈像水,在天可作云雨,在地可为河海,任大风如何吹皱,始终淡然处之。留心看才发觉,原来书店里从不缺读书人,每一架书也从来不会觉得孤独,眼前的人路过也罢,驻足也罢,总会有某一个灵魂与某一本书相遇,不用着急。
苏州也一直是座书香味浓厚的城市,中华文明、地方文化在这里溯源交融,古典文化、潮流文化在这里驶进“双赛道”,章园在古老的名人故居中推陈出新,观前街上的古吴轩书店以一页书的造型诠释着于繁华处寻一抹宁静,荻溪书局特别营造了一间儿童友好书房,为少年儿童搭建起爱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空间。
书店的本真在于书和读书的人,古吴轩书店即将迎来一周年庆典,各位读者,欢迎你来书店读书。
感谢书店粉丝@十一@吕俊龙@星野的图片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