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在红河大地引发强烈反响,红河州十一个世居民族群众备受鼓舞,决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和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牢记殷殷嘱托,心手相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努力推动红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我们都是收信人”栏目,全方位报道全州各族人民群众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故事。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细胞”
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单元
在蒙自市文澜街道
多法勒村委会格早寨村民小组
一面面墙绘洋溢着各族群众
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
格早寨村民小组墙绘 图片来源于“蒙自文旅”微信公众号
文澜街道把文化墙作为宣传民族团结文化的阵地,不仅有效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还能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据蒙自市文澜街道武装部部长、统战委员曹斌介绍,文澜街道不断完善民族工作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社区可以利用、拓展、整合的资源,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蒙自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相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蒙自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聚力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重点任务,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创建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法治宣传等工作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各族群众在“建设者之家”了解就业信息 图片由蒙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
蒙自市把完善民族工作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建立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市级有部、乡级有办、村级有站”的工作网络,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在探索“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的双融双促发展实践中,蒙自市坚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村、乡镇(街道)“1+X”调解联动体系;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建立人员信息库、提供技能培训、规范用工行为等举措,实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扶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优化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以民生大改善促进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务工人员参与民族刺绣技能培训 图片由蒙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
同时,蒙自市广泛汇聚统战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积极引导统战人士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以及社区治理之中,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义诊、送教、送技术等活动。围绕“一老一小”,红竺园社区推出“悦享夕阳”“众护花开”等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利用统战工作站平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声乐辅导、智能机使用教学,为未成年人开设舞蹈、书法、美术等公益课堂,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来自统战力量的温暖和关爱。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今,蒙自市各族群众在生活上宜居、宜业,在情感上手足情深、守望相助,一曲和谐、繁荣、奋进的乐章犹如涓涓细流,汇聚起推动团结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地址:红河州蒙自市华风现代城小区2幢商业301号3层商铺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云南红河发布(hhrb_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