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亮剑向耐克开战:从晋江小作坊到行业巨头

科技   2024-11-11 14:24   上海  
RRL实验室干货精选推荐>>
2024年安踏、李宁、特步的业绩、产品与营销对比分析 | 重构零售
2024年全球食品与快消行业巨头分析|雀巢、百事、宝洁、联合利华···
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的竞争格局分析


一、安踏崛起之路


(一)从晋江小作坊到行业巨头


安踏诞生于 1991 年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在众多品牌竞争的赛道中,安踏起初定位于二线以下市场,走亲民路线。品牌创立初期,安踏不断探索发展路径。1999 年,安踏做出重大决策,以当时年利润五分之一的 80 万元签下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同时斥资 300 万在央视投放广告。这一豪赌之举在孔令辉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夺冠后得到了巨大回报,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语让安踏品牌深入人心,销售额从 2000 万飙升至 2 亿元。此后,安踏坚持走自主品牌道路,不断在体育明星代言和体育赛事合作方面发力,逐渐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全球化并购之路


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安踏开启了全球化并购之路。2009 年,安踏从百丽手中收购了 FILA,开始步入高端运动品牌消费市场。

2018 年,安踏联合多方组成财团,以 366.7 亿元的价格正式收购芬兰体育用品集团亚玛芬。亚玛芬旗下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收购亚玛芬体育后,安踏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例如,始祖鸟在安踏的运营下,实现了品牌形象的重塑和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在中国市场,始祖鸟将门店开进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圈,如在上海静安寺拿下四层独栋开一家始祖鸟博物馆,塑造高端甚至奢侈形象,触及都市精英和城市中产。亚玛芬体育的业绩也加速增长,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4.46 亿美元、30.67 亿美元和 35.4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0.4%

二、篮球事业部的发展


(一)独立团的诞生


2014 年,安踏成立了品牌创立以来第一个独立事业部 —— 篮球品类事业部。掌管这支独立团的团长徐阳,此前在 4A 广告公司工作,负责的客户就是安踏,后被挖到安踏担任品牌总监,一干就是 8 年。徐阳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一位年轻且处在上升势头的 NBA 球员作为代言人。当时,此前赞助了 8 年的 CBA 中职篮联赛被李宁以 5 20 亿的价格夺走,国内阵地失守,安踏急需从 NBA 找回场子。而此前签约的加内特、隆多和斯科拉等球员因伤病或年龄问题,职业生涯开始下滑。此时,徐阳看中了金州勇士队的克莱・汤普森。2015 1 月,克莱在对阵国王队的比赛中,单节 13 投全中轰下 37 分,打破 NBA 单节得分记录。徐阳当机立断,安踏忙不迭地送上一份 6 年长约,锁定了这位未来全明星。



签约克莱后,篮球事业部又打造了要疯全国 12 城巡回赛。传统篮球营销更注重签职业球员和赞助职业赛事,而民间篮球既无人挖掘也无展示平台。但事实上,草根篮球爱好者有自己的圈层和影响力。在美国,就有 And1 这样靠街头篮球赛事起家的品牌。对于想要塑造专业心智的安踏来说,这是个机会。要疯赛事定位民间篮球高手,抓住了民间高手,也就抓住了专业度。


(二)成功的经验与影响


篮球事业部的成功,为安踏主品牌带来了多方面的示范作用。首先,签约克莱・汤普森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签约后仅仅 4 个月,克莱就带领金州勇士队拿下 NBA 总冠军。此后,勇士队战绩斐然,克莱也跻身联盟顶级得分手行列。克莱的第一款个人签名鞋 KT1,定价 499 元,帮助安踏突破了价格天花板,杀入中端篮球鞋市场。此后,克莱个人签名鞋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一路走高。2018 年,安踏篮球达成了 400 万双球鞋的销量成就,其中光是克莱的个人签名鞋款,销量就要接近百万。而 KT 系列的价格也一路来到 899 的水平。



其次,要疯赛事的成功,不仅让安踏在民间篮球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还为品牌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要疯这个赛事 IP 一做就是 8 年,几乎成为中国业余篮球圈里,仅次于路人王 BA” 的重要 IP,甚至在商业价值上更胜一筹。比如狂潮系列球鞋能成为爆款,就离不开与要疯” IP 的绑定。


篮球事业部的成功,推动了安踏进行事业部制度改革。2018 年,集团终于下定决心,对整个安踏主品牌展开事业部制度改革。综训、跑步、运动生活这些品类,都成立了类似篮球一样独立的事业部。负责跑步的部门,能专心研究前脚掌落地的跑者和后脚掌落地的跑者,分别适合怎样的跑鞋科技;负责运动生活的部门可以更关注时尚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安踏从那时开始,摆脱了一个鞋贩子的形象,真正有了运动品牌的样子。


三、模仿耐克的变革


(一)学习耐克的组织架构


安踏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耐克的组织架构。耐克的指导思想是,爱好同一项运动的消费者,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可能远远多于生活在一起的人。所以耐克的组织架构,是对标项目和人群的,比如跑步、足球、篮球,都有专门的事业部,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完全独立负责。安踏也意识到将业务拆得更小、更细的重要性,成立独立的品类事业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安踏的篮球品类事业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篮球品类事业部有自己的市场部门、研发设计部门和零售部门,这些部门都独立于集团。这使得篮球事业部在决策和执行上更加灵活高效,能够以篮球消费者认可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例如,当徐阳决定重注克莱时,可以压上整个事业部,围着一个代言人运转;当决定打造要疯赛事时,可以以专业的姿态找到最 OG 的本土街球手合作,并配套开发专属于赛事 IP 的实战球鞋。


(二)事业部制度改革成效


综训、跑步、运动生活等品类成立事业部后,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在关注消费者需求方面,各事业部更加聚焦特定消费群体。跑步事业部能专心研究不同落地方式的跑者适合的跑鞋科技,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产品。运动生活事业部则更关注时尚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满足消费者对运动时尚的需求。


产品质量方面,各事业部加大了研发投入。例如,跑步事业部推出了重在轻量化的氢跑技术,并积极与 NASA、可口可乐、漫威、故宫等大 IP 合作,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传达科技理念。篮球事业部则有设计出 Rose 1CrazyLight Boost 等鞋款的前国际品牌设计师 Robbie Fuller,以及美国的设计团队和国内本土的设计师,不断提升篮球鞋的品质和设计感。


品牌形象方面,安踏从一个鞋贩子的形象逐渐转变为真正有运动品牌样子的企业。各事业部通过打造具有 IP 价值的品牌活动,如篮球事业部的要疯赛事、跑步事业部与 NASA 的联名活动等,提升了安踏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安踏最高价的鞋类产品是 KT4 的一双篮球鞋,售价 899 元,与国际品牌有竞争市场,这也体现了安踏品牌形象的提升。


据统计,2018 年安踏在研发上的投入为销售总成本的 5.2%,在全球设有五大研发设计中心,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吸纳了近 200 名来自 18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研发专家。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安踏在产品专业性和运营效率上都有了显著提高,为实现品牌向上和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冲锋前夜


(一)徐阳的新挑战


徐阳在担任始祖鸟大中华区掌门人期间,成绩斐然。他将大量始祖鸟的门店开进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圈,为了塑造高端形象,始祖鸟甚至跑到松赞香格里拉酒店开设山地课堂店,在上海静安寺拿下四层独栋开一家始祖鸟博物馆。这些动作使得始祖鸟中国的生意从徐阳 2019 年接手时的 8 个亿人民币,发展至 2022 年的 4.09 亿美元(约合 29.54 亿元人民币)。在始祖鸟全球的销售额里,大中华区的占比高达 43%,徐阳也因此获得了鸟总的外号。




2023 年,徐阳被调回安踏主品牌担任 CEO。他的任务重大,一方面要将始祖鸟的成功经验注入安踏,帮助主品牌更进一步,实现全球化和品牌向上。为此,他签约了 NBA 巨星欧文。欧文此前是耐克旗下最带货的球星之一,靠着独一无二的潇洒球风和凌厉的个人进攻,欧文鞋款的人气完全不输同品牌旗下詹姆斯和杜兰特两大巨头。经过半年的漫长谈判,安踏终于将欧文纳入麾下。徐阳认为,安踏在欧文身上,能复刻安德玛从耐克手里接下库里、李宁从 AJ 手上接下韦德的成功故事。



另一方面,徐阳着手重新梳理渠道和店铺规划。他提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渠道里面,以不同的价格去买不同的产品。现在的安踏正朝着千店千面的方向努力,让任何一个渠道能买到的商品、能感受到的体验都有所区别。这是安踏事业部改革延伸到渠道和门店的结果,也是徐阳利用公司溢出的运营能力去做渠道精细化,从而转化为公司亟需的品牌力的重要举措。


(二)挑战耐克的决心


安踏向耐克发起正面冲锋的决心坚定不移。在过去十年里,安踏一直是耐克最忠实的模仿者,在耐克留下的经验后面亦步亦趋。如今,安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运动巨头,但它并不满足于此。安踏深知,想要成为真正的全球第一运动品牌,就必须挑战耐克这个霸主。


今年 3 月,安踏为欧文推出了第一款签名鞋欧文一代,在北京和美国达拉斯进行了全球同步发布。伴随着欧文一代发售,同时面世的,还有安踏旗下专注高端球鞋的门店类型 SV 店。欧文一代 + SV 店,这个顶级组合如同一句宣言:如果说篮球是耐克帝国的皇冠,那么现在的安踏,就要直指皇冠上的宝石。


9 月底,随着欧文一代在 Foot Locker DSG,面向整个欧美市场大规模发售,这个来自中国的野蛮人,终于敲响了耐克的大门。此次发售覆盖了美、加、英、法、意 5 个欧美主要国家的 60 Foot Locker 核心门店以及 20 DSG 门店,并且同步上架它们的电商平台。更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和耐克深度绑定的 Foot Locker,将会把安踏的球鞋,陈列在它的最核心的展示区:篮球文化空间 HOME COURT 之中。这块地盘,原先是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彪马这些大牌的专属领域。


对安踏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它不再只是与「耐克中国」打局部战争的小角色,而是一个真正能够踏上耐克腹地,向霸主发起挑战的超级品牌。安踏的挑战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安踏将继续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运动品牌的实力和魅力。


五、未来展望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


安踏在向耐克发起挑战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耐克作为全球运动品牌的霸主,拥有深厚的品牌底蕴、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耐克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如 Air Max 气垫技术、Flyknit 鞋面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运动体验,也提升了耐克的品牌竞争力。


相比之下,安踏虽然在研发投入上不断增加,但与耐克仍有一定差距。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耐克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 10%,而安踏的研发投入占比约为 5.2%。此外,耐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忠实的消费者群体,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远高于安踏。在国际市场上,耐克的市场份额也远远超过安踏,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然而,安踏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中国运动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预测,到 2025 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 5 万亿元人民币。安踏作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领军企业,将受益于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国货崛起的趋势不断加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也在不断提高。在新疆棉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而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度则大幅提升。安踏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之一,将在国货崛起的浪潮中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此外,安踏在全球化并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等国际品牌,安踏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在未来,安踏可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全球化发展。


(二)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尽管安踏在挑战耐克的道路上充满挑战,但它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首先,安踏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例如,安踏的氢跑技术在轻量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运动体验。此外,安踏还积极与国内外的设计研发团队合作,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感和品质。


其次,安踏在品牌营销方面也不断创新。通过签约克莱・汤普森、欧文等 NBA 球星,安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同时,安踏还通过举办要疯赛事等品牌活动,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未来,安踏可以继续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安踏在渠道建设方面也不断优化。通过实施千店千面的策略,安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同时,安踏还积极拓展电商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在未来,安踏可以继续优化渠道建设,提升渠道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总之,安踏在挑战耐克的道路上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作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领军企业,安踏的发展值得关注和期待。在未来,安踏可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形象;优化渠道建设,提升渠道效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踏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



RRL实验室干货精选推荐>>
2024中国珠宝配饰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周大福、周生生等珠宝品牌市场分析
2024年美妆个护行业新品牌新消费洞察分析 |重构零售
瞄准“0乳糖成人奶粉”市场,这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芬兰瑰宝品牌,为何深受中国家庭喜欢?
中国时尚服装品牌探讨:太平鸟的困境与美特斯邦威的转型
2024年安踏、李宁、特步的业绩、产品与营销对比分析 | 重构零售
RRL实验室行业报告精选推荐>>
《2024智谱GLM白皮书智能新物种未来企业进化蓝图》附下载
《2024品牌叙事穿越周期的品牌价值塑造研究报告》附下载
美的集团《2024美的绿色工业案例集》附下载
《2024中国松下可持续发展报告》附下载
尼尔森IQ《巨量引擎2024食品饮料行业全域营销白皮书》附下载
红餐研究院《2024成瘾性餐饮洞察报告》附下载
阿里妈妈&天猫《2024居家美学白皮书》附下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文章链接

DigiOS-OMS库存中心的深度解读



助力经销商销售效率最大化!商派OMS「一件代发」功能重磅上线!


探索解析品牌与经销商业务协同的4种模式|商派


领取完整解决方案/课件
预约专家交流|申请体验系统
扫码咨询了解

重构零售实验室
10万+零售高管学习平台;一线数字化零售方案、报告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