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钻石湾院区)成功为一名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TTT),让患者的糖尿病足再现生机,截肢风险大大降低。
李大爷今年65岁,有着20余年的糖尿病史。最近几年,他的右脚反复出现肿痛伴破溃渗液,虽经过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
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梁海东教授对李大爷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并联合团队成员对病情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分析,最终为李大爷制定了治疗方案——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
梁海东主任介绍,骨搬移手术是一种先进的外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糖尿病足坏死并改善下肢缺血的难题。手术通过骨头搬移愈合的方式,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感染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苑博医生、王兆云医生团队为李大爷开展了手术。术中,医生小心分离骨膜,避免损伤胫骨内外膜组织,随后在胫骨中段进行胫骨截骨,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环。术后,在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下肢缺血疼痛的症状较术前有了明显缓解,足部的伤口有了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右脚也慢慢恢复血色。
出院时,李大爷激动地表示:“我的脚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是暖的。”目前李大爷已拆除外固定架,下肢皮肤已转红润,伤口已经愈合。
什么是骨胫横向骨搬运?
通俗说就是在小腿胫骨上开个小窗,再通过一个外支架缓慢向外牵拉骨块,一天1mm左右,大概需要牵拉2-3周,然后再反向往回牵拉,把骨块放回原位。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运用的是俄罗斯Ilizarov教授的张力-应力法则和自然重建再生理论,即缓慢持续的牵伸会使人体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最终达到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愈合的目的。
延伸阅读
为了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科室建设”的号召,医院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中心覆盖星海湾院区、钻石湾院区及普湾院区,并按照“一中心三基地”的新模式进行统一化建设和管理,逐步形成了多种技术融合、综合手段治疗慢性创面的新局面。
慢性创面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医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糖尿病性溃疡、压疮、静脉性溃疡等类型的慢性创面患者人数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困扰。传统的治疗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疗需求,因此,融合多种前沿技术的综合治疗模式成为了推动慢性创面治疗革新的关键力量。结合血管介入治疗、胫骨横向搬移、骨膜牵张、胶原酶清创、PRP凝胶覆盖、人工真皮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创面的综合修复,显著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血管介入治疗:有效改善下肢血液供应
糖尿病足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下肢血管病变导致循环障碍,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溶栓、药物灌注等手段直接作用于病变血管,能够快速地改善下肢动脉的血流供应。一旦下肢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足部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血液滋养。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优化血供,促进创面愈合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是一种通过手术在胫骨开窗并横向牵张、改善局部血供的治疗方法,常用于糖尿病性溃疡等创面的治疗。通过胫骨横向“手风琴”式搬移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受损区域的血流,进而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伤口愈合。
骨膜牵张治疗:提升创面修复能力
骨膜牵张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创新手术方法,它利用了张力-应力法则,刺激细胞、组织、肌肉再生,从而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促进足部溃疡的愈合。研究表明,胫骨横向搬移可以诱导糖尿病足下肢微血管网再生,促进足部溃疡愈合,相对于胫骨横向搬移技术,它的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胶原酶治疗:加速创面去除坏死组织
胶原酶治疗是一种利用胶原酶药物来去除创面坏死组织的治疗方法。慢性创面通常伴有坏死组织的积聚,胶原酶能够有效地溶解坏死组织,清理创面,从而促进健康组织的生长和创面的愈合。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清创相比,胶原酶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持久等优势,成为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PRP凝胶覆盖技术:加速组织修复
PRP凝胶覆盖技术是一种利用患者自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富集液体,刺激创面组织修复的治疗方法。PRP中富含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局部组织再生,刺激血管生成,增强局部免疫反应,进而促进创面的愈合。PRP凝胶覆盖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慢性创面治疗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人工真皮:重建创面结构
人工真皮是一种仿生材料,能够模拟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用于治疗深度创面,尤其是缺乏自体皮肤移植条件的患者。通过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创面修复环境,防止外界污染,同时促进创面愈合。人工真皮不仅能够加速表皮再生,还能为深层组织的修复提供支撑,尤其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专家介绍
梁海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大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骨与软组织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软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累计发表通讯及第一作者SCI 30余篇,影响因子53分,多次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3部,参与翻译论著3部。
出诊时间:
星海院区:每周一上午、周一下午(特需门诊)。
普湾院区:每周三上午。
楚同彬,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创面修复介入科主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治疗中心主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坏死性筋膜炎等多种难以愈合的慢性创面修复。
出诊时间:
星海院区:周二上午
钻石湾院区:周三上午
张雪松,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创面修复介入科副主任。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综合介入学组组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介入学会委员,以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参编影像学专著一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科技厅课题4项,大连市课题2项。获大连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及辽宁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各一次。
出诊时间:
星海院区:每周一上午
钻石湾院区:每周四上午
苑博,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慢性难治性创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分会手整形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修复委员会穿支皮瓣学组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足踝外科分会理事,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创伤杂志》青年编委、《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安徽医药》等杂志审稿人。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教改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华级文章4篇,编译医学著作2部。
出诊时间:
星海院区:每周二上午、每周四下午。
内容: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 苑博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