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活动四季常伴
文化空间不断涌现
云端服务随时可享
才艺课程随心报名
……
近年来
吴江公共文化服务
高质量回应人们的
文化新期待、新需求
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大剧院
成为热门“打卡点”
引领文化风尚
苏州湾烟花秀。(吴斌摄)
推开吴江这扇“文化之窗”
望得见千百年的“不变”底蕴
瞧得见创新发展的“巨变”风貌
更能展望无限可能的“嬗变”未来
苏州湾大剧院。(吴斌摄)
走在苏州湾,湖风扑面而来
都是文化与艺术的气息
在这里
苏州湾博物馆、苏州湾数字艺术馆、
苏州湾大剧院等比邻而建
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让苏州湾文化中心成为吴江、苏州
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苏州湾博物馆。(方华摄)
苏州湾博物馆,馆藏文物两万余件,全面记录了吴江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在六七千年的历史回响中,让游客领略繁华与光影,见证市镇兴盛、经济变迁、社会演化,感受吴江的历史底蕴和吴江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资料图)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将艺术内容、展陈手段、场馆运营等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创新,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推出一批“小巧灵”数字文化应用。游客们穿梭其中,俯仰之间尽是各式高科技搭建起的“新世界”,仿佛置身于数字梦境中。
苏州湾大剧院(资料图)
苏州湾大剧院,顶尖的现代化舞台设施与一流的音响效果,为国内外各类剧团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绝佳平台。从“音乐剧之夏”的激情四溢,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诗意盎然,再到与同里古镇携手打造的“《千里江山图》同里穿越游”,大剧院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点亮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
不止苏州湾
在吴江的各个角落
一个个“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
江南文化新空间、新景观
悄然成形
(资料图)
(资料图)
黎里古镇的六悦博物馆
和“洋为中用”艺术馆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
(方华摄)
平望古镇将老粮仓
改造为运河文化的展示空间
以活态保护赓续运河风华
(方华摄)
同里古镇的百年老宅崇本堂
将动画艺术展搬进江南园林
用光影水墨续写同里百年动画传奇……
一馆一景,一镇一品
构建起吴江多元并举、
精彩纷呈的文化场景
市民夜校。(邱梦娇摄)
近年来
诸如“市民夜校”这样的创新服务
频频带来惊喜
备受群众赞誉
折射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温度
更反映出公共文化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
如今的吴江
不仅将文化送到市民家门口
还送到了整个“长三角朋友圈”
俯瞰汾湖(资料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
公共文化“围墙”不断拆除
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成立后
青吴嘉三地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
在文博领域
三地博物馆线上线下联动
线上组织云鉴宝、云展览、云课堂等活动
线下推出“嗨玩青吴嘉”主题活动、
“江南记忆 印象吴江”人才四季文体旅线路等
大量“博享荟”品牌惠民活动
鼋荡慢行桥(方华摄)
吴江还积极与周边城市进行文旅合作
携手打造了一系列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旅产品和线路
特别是与上海、苏州等地共同推出的
“长三角文化旅游卡”
让游客仅凭一卡
即可畅游长三角地区的多个知名景点
享受便捷的旅游体验
这种创新的跨区域文旅合作模式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
还有效提升了吴江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平望元宇宙。(大运远见供图)
近年来
吴江紧紧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以“数字+文化”为牵引
推动数字平台建设
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
塑造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苏州湾航拍(方华摄)
京东方艺云、落蒂文化、
元上跳动、甜橙树影视……
随着全区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推进
数字文化新兴企业不断在吴江集聚
它们以苏州湾CBD为载体
聚焦数字显示、虚拟直播、
数字微电影、元宇宙营销等技术
加快数字技术与本土文化的
相互交融和集成创新
垂虹景区(方华摄)
当前,吴江正全面活化利用
“太湖”“古镇”“丝绸”“江村”等
标志性文化基因
深入挖掘太湖文化、大运河文化、
古镇文化、垂虹文化、溇港文化等
独特的江南文化内涵
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
硬实力和城市的“金字招牌”
从苏州湾博物馆元平台、
苏州湾大剧院数字剧场
到非遗(曲艺)文化专题数据库
再到“平行宇宙·同里”
“大运数字文旅元宇宙平台·平望古镇”
“昆偶宇宙·智慧古镇”
等一系列江南古镇数字文化场景
一条完整的数字文化产业链
在吴江正渐渐成形
苏州湾航拍(方华摄)
接下来
吴江将持续推进数字文化系统建设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文化“1+5+N”架构
推动文化领域实现体系重构、机制重塑
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建成数字文化强区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融媒记者:赵魏偞
摄影:方华 吴斌 邱梦娇
编辑:周於芳
责任编审:徐行 沈振亚 李裕强 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