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原本计划好回老家,知道会有很多时间在吃喝玩乐上,所以我很识相地没有像往常一样做任何周密的假期活动计划,只打了checklist,保证完成学校作业足矣。人算不如天算,老二肺炎,不得不取消了回老家的行程。非但如此,治疗期间还取消了一切户外活动,连太阳都不能晒。当然,更是暂停了写学校作业,停了整整两周,以至于她到后面完全没有了写作业的感觉,开学前一天还在蔫蔫地补作业。
前几天看到一张图,很好笑,特形象,感觉就是在说我们这个寒假呢,幸亏我没有大张旗鼓地定什么详细的plan,否则更糗。
不过,我们也不是只完成了个P,看剧看电影这部分完成了,而且是超额完成,看了三部电视剧,几个老电影,还去影院看了贺岁片。三部电视剧,一部是《西游记续》,这个过于经典,不在评价范围。另外两部是《鸣龙少年》和《恰同学少年》,看剧名就知道是关于少年们的故事,倒是可圈可点。我挺喜欢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相关的影视作品,前些年忙里偷闲看过几个,比如《虎妈猫爸》、《都挺好》、《隐秘的角落》。还有小系列的几部,《小别离》、《小欢喜》和《小舍得》,虽然这种小系列的剧被先生极度吐槽,我觉得也还行吧,只关注对自己有启发的点就好了,不能期望过高。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鸣龙少年》,觉得有点意思,就看了一些,中间分别让俩娃各看了一集,她们也能看进去,就在寒假安排上了。这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不高,评价两极分化明显,高考题材应该是不太好拍,剧情过于理想化,甚至悬浮……在我这个小学生家长看来,和小系列的相比,这部剧上升了档次,至少它塑造出了现代社会好老师的形象,也表达出了当今社会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就冲这两点,已经可以给很多成年人以启发了。第一集中,雷鸣老师在操场上提出的十个问题(以后可以另写一篇仔细说说),但凡是个家长,应该听了都会若有所思吧!还有后来那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连我对号入座听完之后都有点汗颜,虽然自我感觉比那六个小苦瓜的家长好一点,但扪心自问,我还算不上十分合格的家长。我问姐妹俩:如果让你们在这六个家庭中选一个去换换,你们选哪个?俩人一致认为哪个家庭都不好,不要换,尤其是沈耀家,最恐怖了。看,小孩都挺精的。这部剧的结局是大圆满,每个孩子的付出都得到回报,每个家庭的家长都做出了转变。虽然现实社会的残酷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而不是摆脱这样那样的困境,结局完美得让人感觉一点都不真实,但是至少它传递的能量还是比较正向的。《恰同学少年》是十多年前的老剧(可惜我现在才知道),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同时,还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育工作者形象。不但我这个老母亲看得热血沸腾,俩娃也看得津津有味。这类历史人物传记类的电视剧真的很适合给学生看,全剧时时刻刻都流露出一股朝气,每个青年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魄力、有胆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欣赏过《恰同学少年》,再反观《鸣龙少年》,有种强烈的反差,越发觉得现代社会的学生有些可怜,甚至可悲。从表面上看,家长对教育的介入越来越多,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提倡,可事实上却是,教育的实质越来越被忽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成长路上更加迷茫……我问俩姑娘:《鸣龙少年》和《恰同学少年》两个时代,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更喜欢当哪个时代的学生?她俩居然不约而同地选择前者,理由是后者太紧张了。果然是小小少年不知愁滋味,确实,在那个年代,想踏踏实实地上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安定生活。只是,她们只感受到了动荡年代战争的紧张,还没有感受到和平年代竞争的紧张。以后假期还要再一起重温这部经典励志的好剧,尤其是要再慢慢品那些优秀女性角色的魅力,相信每看一遍她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