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大规模上马、长庆油田艰苦创业的时期。
黄土高原山大沟深,没有道路、交通不便,由兰州军区组织、有数万人参加的长庆石油大会战,没有后勤支持,面对重重困难,参加会战的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拉着架子车跑步上陇东。
1971年5月底,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命令第十六团急速开进庆阳,搞产能建设。当时全团总共只有几辆配合生产的卡车,没有车去送人员和后勤物资。大家经过研究认为:会战这么紧张,各方面困难都很多,一不能等车辆,二不能靠上级。大家决定学习大庆石油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组织队伍徒步拉练上庆阳。
为此,团里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拉练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共准备25辆架子车,将120名以复转军人为主的人员每四五个人分为一组,负责用架子车拉运自己的行李。拉练队伍配备了一名随队卫生员,成立了生活服务组,组织了文艺宣传队,还专门办了一份《拉练快报》,将当天的好人好事和其他新闻通过这份油印小报反映出来。
1971年6月5日早上6点钟,十六团全体人员从咸阳转运站出发,踏上了拉练的路程。那时,陕西省咸阳市到甘肃省庆阳市全是砂石路,大家又是负重行走,大部分同志的脚都起了水泡,一着地就钻心地痛。6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大家拉着架子车,走不了几步,汗就出来了,路过的车带起的尘土粘在身上,跟汗搅和在一起,一搓就是一个泥卷。紫外线很强,大家的皮肤也由白变红,脱几层皮后再变黑。
一路上,大家都十分乐观,嘴里喊着“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英雄董存瑞”;“坡再陡,轮子转,过了一山又一山”的口号,有些同志感冒了,体力有所下降,仍咬紧牙关走到底。大家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尽管脚磨破了,腿跑肿了,肩膀压烂了,但一路紧跟队伍不掉队。就这样,十六团拉练队伍从陕西咸阳到甘肃庆阳,历时8天、行程300多公里,途经两省八县市,最终一个不少全部到达庆阳。
到达庆阳后,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的领导和庆城各参战单位职工敲锣打鼓,在两旁夹道欢迎。欢迎的队伍足有几千人、队伍长达几百米。当时兰州军区副参谋长、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副指挥齐涛发表讲话,赞扬了大家不等不靠、不怕困难、徒步拉练上庆阳的精神。
就是靠着这种精神,长庆人打开了鄂尔多斯盆地宝藏的大门。
素材来源/长庆油田庆阳档案中心
编辑/谢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