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有这么一位设计师
她凭着精巧的双手
出色的设计
让地下的油气资源从低矮的“平房”
住进宽敞大气的“楼房”
不仅“宜居” 而且环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下
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
中国石油首批青年科技英才
长庆油田唯一的80后高级专家
庞永莉
↓↓↓
庞永莉打小就勤奋好学,大学时期,师从我国“材料大师”徐德龙院士。入职长庆油田后,她从油气地面工艺技术入手,在石油工程设计部做起了基础设计,仅用一年时间她就熟练掌握了油气田地面工艺技术,成为了材料科学和石油工程双专业能手。
为了适应长庆油田大规模建设、精细化管理要求,实现效率和质量双提升,庞永莉和油田设计专家们开始了油田标准化设计的探索尝试。她将小型站场作为场站标准化设计的突破口,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将场站标准化设计由小型场站向中大型站延伸,共完成了包括增压点、接转站、注水站、脱水站、联合站在内的27种油田场站标准化设计,以及包括集气站、处理厂在内的14个不同规模场站的标准化图纸设计,实现了良好质量成果在标准化设计中的固化与传递。
庞永莉带领团队以“小型化、集约化、立体化、智能化”为攻关目标,通过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自控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有机融合,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基础上,将一线场站功能单一的设备合理配置,集中整合为一体,缩减设备规模、简化工艺流程、提高运行效率。仅增压橇替代增压站一项,就让设计周期和建设周期分别缩短50%和30%,节约土地一半以上,实现了油田生产“还绿于山,增美于林”。
2010年至2011年,庞永莉代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参加了这项当时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中缅输油气管道建设工程,负责设计建设难度最大的两标段,而这其中包含整个中缅管道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澜沧江“两隧一跨”工程。该工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且处于地震带上,地质灾害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管道形变和位移的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运行安全。
庞永莉尊崇“大胆设计、反复推敲、精心论证”的创新理念,一方面借鉴以往炼化企业开展应力分析的方法理念,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一方面结合自己以往在长输管道设计方面的经验,潜心研究管道应力分析技术,组合52种复杂工况系统分析,搭建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准确的应力位移和承载结构的受力数据。她大胆创新,以柔克刚,给钢质管道增加了柔性约束设计,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三维立体的“π”型柔性结构,以此来吸收管道产生的应力,完成了80m的高差补偿,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好的设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022年,云南漾濞县发生6.8级地震后,管道运营方国家管网西南管道公司邀请管道设计方和建造方共同开展灾后排查,庞永莉也参加了此次排查工作。经过排查,由长庆油田负责应力设计的漾濞江跨越和澜沧江跨越管道在强震面前顽强屹立、完好无损。此后,澜沧江“两隧一跨”应力分析成果被誉为“油气长输管道跨越工程应力分析模板”,并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学校教材。
庞永莉在基层调研中发现,许多液量小的油田站点,脱水设备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既减少土地占用还能不影响脱水站功能发挥呢?一天周末,在陪女儿玩搭积木游戏时,她看到彩色的积木在孩子的巧手摆弄中,一会儿平铺地下变成长长的小火车,一会儿高高竖起变成大厦高楼,庞永莉一瞬间灵感乍现“设备布置横着太占地,那就竖着叠起来,用搭积木的方式把设备装置立体布置是否可行?”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得到了多数人的赞许,当然也不乏质疑的声音“立体化布站,国内油田没搞过,国外也没人搞过,我们能搞成功吗?”在公司支持和同事们的倾力帮助下,庞永莉牵头设计了国内首座立体布局的采油脱水站——王26脱水站。
王26脱水站完全依托老址新用“井站合一”立体布站建起了一座脱水站,节约了土地,节省了资金。后来,立体布站的设计模式逐渐得以推广,从脱水站引入到联合站,在长庆油田页岩油开发最大的联合站岭四联建设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节约占地33.4%,实现了地面建设从平面橇装化到立体模块化的技术跨越。
在岭四联成功实践的基础上,2024年,庞永莉带领团队围绕用地难、周期长的建设难题持续攻关,在岭二十五脱、城六脱、北20增压站等全部8座油气骨架站实施立体模块化建设,立体化布站减用地、工厂化预制提速度,对核心立体装置实施工厂化预制,将原本的“串行”建设模式改为“并行”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建设质量和效率。“地下立体开发,地上立体建站”将成为长庆油田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常态。
如今,庞永莉把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水平过硬、严谨高效的设计人才作为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油田大规模建设,庞永莉把一体化智能化装置作为设计标准化模块的突破口,带领20多名年轻技术人员,组建了《庞永莉智能装备研制与应用创新团队》,全身心地投入油气田地面工程智能装备研、制、用一体化和全链条核心技术攻关。
“在整个装置的核心技术攻关时候,要多多让年轻人参与进来,这对培养他们独立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有很大好处,而且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意很多,对于装置的优化改进也有很大的益处。”庞永莉从“个人发展”角度给团队每个人定制培养计划,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你们有想法就提出来,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我们一起来验证。”
庞永莉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设计人员,她领导的“庞永莉智能装备研制与应用创新团队”成为长庆油田首批创新团队,聚焦“一体化、立体化、集约化、智能化”装置研发应用,仅2023年一年就升级装置27套,应用376套;支撑制造企业创造产值超5亿元;研发立体布置脱水站、联合站、三甘醇脱水装置6套,实现了建设模式从“平面”到“立体”的技术跨越。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工作18年来
庞永莉不忘初心
以责任为戟,以创新为剑
用一片真心绘就“设计”梦想
共绘“大强壮美长”长庆新图景
为长庆人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重任在肩当笃行
信心在身当倾力
让我们保持一颗求真务实的初心
为建设基业长青的百年长庆贡献力量
记者/赵晓庆
视频/视觉设计部
通讯员/朱桥川
编辑/段凌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