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闻油而喜 逐油而居
哪里有石油 哪里安家
上世纪
那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
让历史选择了马家滩
让石油人铭记了马家滩
马家滩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东台地,半草原半荒漠地貌,属宁夏灵武市管辖,东与盐池县王乐井乡相邻,西、南与白土岗乡相邻,北与磁窑堡镇接壤,距离银川90公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马家滩,地上不长草,风沙四季跑,广袤的荒野上,只有寥寥几户牧民。但是,这里的地下有石油。
1954年5月,吴忠石油勘探大队成立,在宁夏展开勘探。
1960年5月,距离马家滩20公里、位于李庄子的宁夏第一口工业油井——李探1井在延安组延5层出油,日产1-2方。
1965年1月,在李探8井、李探15井发现延6、延8油层,日产油19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966年7月,玉门石油管理局成立银川石油会战指挥部,在宁夏组织开展石油会战。指挥部机关由银川搬迁至灵武马家滩。
1970年7月,马家滩炼油厂投产,炼出成品油。经过艰苦努力,在长庆油田成立之前,宁夏油田形成年产1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初步建成了一个集勘探、开发、加工于一体的石油工业基地。
1970年10月,兰州军区成立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拉开长庆油田大会战序幕。
1971年1月,会战指挥部成立第三分指挥部,以原玉门石油管理局银川石油会战指挥部为主体,机关设在灵武马家滩。三分部按部队编制建立组织机构,其中的24团(油田采油)、25团(油田工程建设)、炼油厂等设在灵武马家滩,近30部钻机在盐池、灵武地区甩开勘探,钻井数百口。
1976年12月,打响了以钻井翻番为中心、产能建设为重点、原油外输为目标的红井子石油大会战。
1978年12月,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撤销第三分指挥部,将钻井处、宁夏石油技工学校、农场改编为第三采钻井指挥部,机关设在灵武马家滩。
1989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七·五”计划重点工程——马家滩炼油厂催化装置投运一次成功,晋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企业。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宁夏就迎来了第一批石油垦荒者。他们迎着鄂尔多斯的风暴,踏着毛乌素的沙浪,搭起第一座创业的“干打垒”,点燃第一堆照亮荒原的篝火。在这里,他们凭着一腔“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热忱干劲,拿下了一个个油田,也建设出了以马家滩为代表的一个个石油小镇,这是几代石油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当年镇上有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三处、炼油厂、采三水电厂、测井站、宁夏石油技校等单位。在这里,有石油人的青春和汗水,有无数的喜怒哀乐,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
在这一个个石油基地,企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先后建成了影剧院、文化宫、子弟中学和小学、职工家属住宅楼,石油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往事如烟,现如今,老基地早已辉煌不再。但从这里走出去的石油人把家安进银川后,一路向东阔步前进,鏖战陕北拿下大靖安,挺进内蒙古,攻克苏里格,为长庆油田的崛起描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兵不死,基地不老。虽然它们都已破败、荒废,但不少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石油人,选择专门回到这里,寻找当年生活过的痕迹。他们在住过的房前、上过课的教室前、上过班的工房前驻足,回想往事久久不愿离去。
宁夏是个好地方,对于长庆人来说,这里既是他乡又似故乡。长年野外辛劳的长庆人,不管走过了多少地方,看过多少人,经历过多少事,每当夜幕降临,还是会想起那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