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热线】温州市着力推进“档案+”服务积极助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文摘   2025-01-07 19:13   浙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温州市档案部门找准服务农村发展的着力点,以2019年启动第一批“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国家试点”为契机,持续推动全市184个 镇(街) 、2951个行政村开展档案规范化建设,探索建设多维度、多元化“档案+”服务平台,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受到国家档案局充分肯定。12月23日刊发的《浙江信息》(档案工作)对这一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



01

“档案+文化”激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活力



  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档案内涵和底蕴,让档案元素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将档案中的本土人文历史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单式”地将档案讲座、展览、书籍等文化产品送乡入户。“新中国的记忆——温州印象档案展”被列为2019年全市文化礼堂建设精品项目,向各镇(街)、村社发放档案编研书籍10000余册。


  打造农村文化地标。将档案中的地域特色、文化民俗融入标志性建筑之中,重建的古桥、修缮的祠堂、新建的村史馆和文化广场等,都成为讲述“档案好故事”的生动教材。如洞头区东岙顶村根据档案里的姓氏记录、村民捕鱼故事建造了富有历史感和渔村特色的文化街,与村里的景区相互联动,近两年共吸引游客863万人次,旅游业营业收入达1.1亿元。


  开辟农村文化展馆。推动藏于自然乡野之中的档案文化宝藏在民间拔节生长、抽穗扬花。联合文化旅游部门开辟木活字印刷、矾矿、瓦窑、船屯等98家乡村博物馆、记忆馆,其中志通艺术馆高质量举办了多场国家级工艺美术作品展、文化交流、学术论坛等活动;东梨民艺博物馆开发的“自然造物家”等特色项目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参与体验游客近2万人次。

文成西坑畲族镇让川民族村将木活字印刷档案作为互动体验项目

02

“档案+旅游”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



  深化档案元素在乡村旅游中的延伸应用,助力打造“诗画山水”“休闲乡村”“活力海洋”等旅游金名片。


  助力千年古城复兴。系统发掘反映古城历史风貌和文化的古城档案,积极助力永嘉县枫林镇、苍南县金乡镇入选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


  助力研学基地建设。深挖乡村档案中蕴含的历史脉络、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以及名人轶事,推动建设国家、省、市级研学基地179个,在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五一”开放的温州东屿电厂能源博物馆几个月内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助力古村落保护。利用丰富完整的“千村档案”数据库,为191个历史文化村落匹配“一村一档”,吸引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跟着档案去旅行》节目组跟进拍摄了21集专题视频;洞头区档案部门开展的古村落特色档案宣教活动推动海霞村、东岙村、花岗村等地成为了深受游客好评的网红打卡地。


瑞安曹村镇依托镇情档案开展研学活动




03

“档案+综治”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以档案数字资源为基础,打破信息壁垒,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精细管理清单化。围绕“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和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编制镇村两级权力事项基本档案目录,涵盖信访维稳、矛盾纠纷和村级重要决策事项等32项161条。


  查档服务便民化。建立涵盖土地、学籍、婚姻等档案共享目录的专题数据库750多万条,集在线查档、掌上查档、“瓯e办”自助查档于一体,通过人脸识别、水印+自助查档专用章实现查档即时出证,真正惠及了查档群众,去年以来共接待查档群众近10万人次。


  矛盾调处有效化。积极发挥档案在帮助群众办理社保、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和化解信访积案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如,龙港市档案馆保存的“分家书”、村代会决议书化解了村民房屋指标分配纠纷和拆建户集体信访积案;平阳县昆阳镇保存的会计档案帮助村民拿到拖了3年之久的拆迁补偿款;永嘉县“村社事务智能归档”应用探索实现基层治理大数据闭环,助力农村治理难题有效破解。


泰顺县大安乡美丽田园


来源:记忆浙江

编辑:陈丽丹 责编:林昭宇 杨龙芳
编审:童菁菁 主编:王伟俊



- 浙江省档案馆 -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浙江省档案馆
政务公开,档案工作成果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