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穿越。
是茶让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对话| “苏东坡流行,是国人善待自己的开始”
潇湘晨报:很多人知道东坡,但鲜有人知道苏东坡在东坡上栽种了茶。苏东坡的诸多方面受后人喜欢、被后人津津乐道,但他喜欢茶这一点,似少有人提及,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周重林:一个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研究苏东坡的人,自己不爱茶。如果不爱茶,日常里又不怎么品饮茶,那么看到“茶”这个字眼的时候,自然毫无感觉。
我就曾经与一位写苏东坡传的作者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说酒是一个自己不喝但写着就会有热情的词,但茶如果自己不喝,怎么都写不出来那种味道。
潇湘晨报:您在撰写《和苏东坡吃茶》时,是否发现了之前未被充分了解的苏东坡的其他生活细节?
周重林:大家喜欢的是苏东坡,不是苏轼,这个微妙而有趣的事情,我之前没发现。苏轼有才华,有一肚子的才华,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变成苏东坡,肚皮里就只能装得下东坡肉、炭烤生蚝以及茶了。年轻有才华的苏轼,经常口吐芬芳,过于尖锐,让人喜欢不起来。但走到人间的苏东坡,是一个能吃能喝能玩的胖子。
乌台诗案后,黄庭坚规劝苏东坡不如归去,但苏东坡怎么说?苏东坡说,仙人清瘦,我却太胖了啊。他不想买舟,像范蠡那样消失于江湖。可如果有大船,就开往太湖好了,满载贡茶顾渚紫笋而归。
唐代有个诗人叫卢仝,写过在当下茶界影响很大的《七碗茶诗》,苏东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狂笑不已。为什么呢?因为卢仝太穷了,肚子都填不饱。他的朋友不给他寄米,却寄了茶。“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这不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另一个版本吗?卢仝是苏东坡喝茶的偶像,时常致敬。
潇湘晨报:在苏东坡的时代,茶在社交中的一些基本讲究、基本礼仪是怎样的?
周重林:苏东坡讲自己原本是小镇青年,吃茶不太讲究。他老家的吃法是什么?就是往茶里加盐巴、葱、姜、桂、椒,这种品饮法起码从汉代就有,在唐代备受陆羽的指责,他在《茶经》里说这种茶粥的做法,太糟蹋茶。但民间老百姓喜欢,一直流传到现在,还是这个吃茶法。
到了京城开封后,苏东坡的吃茶就开始讲究了。欧阳修圈子的吃茶,讲究三不点。什么叫三不点?就是茶不好不点,景不好不点,人不好不点。茶不好,包括茶水器三者,景不好包括了大环境与小环境。人不好,指点茶人与品茶人。有一样不达标,茶就吃不起来。
文人讲究起来,饮茶就变成一种很有腔调的行为,不管去多艰苦的地方,茶杯都不能放下。黄庭坚热衷为那些远行的人送茶磨,担心他们离开京城后,没石磨吃不到点茶。茶磨送完了,他就送几袋茶粉。
苏东坡从杭州到密州,穷得要去城墙边挖枸杞吃,但点茶的腔调却一点没落下。
潇湘晨报:苏东坡追求的“清欢”在茶中是如何体现的?
周重林:“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东坡的名句。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很离谱的解释,说这是在喝酒,因为现在的啤酒有啤酒花,确实也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宋代茶生活离我们太远了,无法想象,茶粉打出沫饽是什么光景。
1084年的一个冬天,苏轼顶着细雨斜风出门,他与朋友沿着河岸一直走,发现春天悄然来临。他们弯着腰勾着头,沿着河边一路摘刚刚冒头的水蓼、嫩草芽、青蒿以及竹笋,清洗干净后,所获刚好做了一份春盘。
午餐后,开始点茶了。雪花一般的沫饽漂浮在茶盏上,每个人都分了一小杯,茶水下肚,整个人都清爽起来。
苏轼就很感慨,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是清欢?不是纸醉金迷,不是郁郁寡欢,而是一种清雅之乐。
潇湘晨报:有人把苏东坡比作高级心灵鸡汤,您怎样看待这种说法?您怎样看待近些年的“苏东坡热”?
周重林:我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苏东坡流行,意味着国人开始要过日子,苏东坡代表了一种生活。之前流行王阳明,始于一种生命的觉醒,问询价值。更早流行胡雪岩,恰好是万众创业,家家有本生意经。从生意、生命到生活,是国人善待自己的开始。
费勇在《做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里,强调了陶渊明与苏东坡的意义,他们都是生活的人。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了不起的人,像老子、孔子、庄子、许由、伯夷、叔齐、屈原、惠能、玄奘、朱熹、王阳明、曾国藩这些,都是秉承某种观念的人。在他们身上,观念比生活更重要。但陶渊明与苏东坡带来了新的领域,生活比观念更丰富。
苏轼说自己有茶癖,每日要端着茶杯,就像刘伶要枕着酒糟才能睡觉。为癖好做注解的,自然就是张岱那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心中没有爱的人,交不得。为人不真诚的人,也交不得。
潇湘晨报:您也是知名茶人了,苏东坡对茶的观念、态度等,有没有一些您其实没那么认同的?
周重林:苏东坡发起过一场君子茶与小人茶之争,后世张栻、朱熹都参与讨论,都认为苏东坡有些偏激了,我也这么认为。
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里,苏轼把建溪茶比作君子,小人茶是什么?草茶,也叫江茶。苏东坡说,草茶没有什么内蕴,空有其名。好一点的婀娜多姿却无力,次一点的则顽固强悍却总是虚张声势。
后世张栻与朱熹都有回应,张栻说“建茶如台阁胜士,草茶之佳者如草泽高人,各有风致,未易疵也”。在朝为君子,在野为高人,谁也不碍着谁,扯君子与小人,太伤人了。
朱熹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齐叔”,建茶是君子,符合中庸之道,江茶是隐士,像伯夷齐叔一般的清圣。至于说小人茶,那是没有的事。
其实也是,新茶饮与传统茶相互看不上,背后是品饮者的年龄与阶层不同,观念自然是不一样的。
潇湘晨报:苏东坡常用茶来喻人,现在我们反过来,如果让您挑一款茶来比喻苏东坡,您会挑什么茶?
周重林:我觉得苏东坡像普洱茶吧。早些年味道刚猛,硬脆,不讨人喜欢,等有些年份了,就会变得醇和悠长。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周重林
学者,作家
著有《和苏东坡吃茶》《茶叶战争》《宋茶:风雅与腔调》《茶之基本》等。
周重林安利您《和苏东坡吃茶》↑↑↑
-END-
猫猫茶书馆“茶书单”回顾
十一、荐书丨“绿色中国茶山行”丛书:绿色发展中的云南故事 展现云南茶山民俗生活的瑰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