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古茶树资源的总体分布
滇东南古茶树资源区主要包括红河州、文山州2个州。这一区域的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为滇东南高原区,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其地貌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具有古老而稳定的地质历史、复杂的气候类型和生态环境,气候总体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滇东南古茶树资源区的古茶树植株主要分布于森林中,以野生茶树居多、长势较强,但大多为单株散生,分布零星,连片的十分稀少。
滇西古茶树资源区包括楚雄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 5个州市。这一区域土地面积的大部分属于澜沧江中部流域,少部分属于怒江流域;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滇西地区因处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主要受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影响,形成“冬干夏雨”的季风气候特点;同时,因受高原山地和海拔高度影响,形成冷热殊异的气候区,从河谷至山顶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交错的立体气候特征。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分布和垂直地带分布的规律性特征,从河谷到山顶分别形成河谷稀树灌丛草丛、暖性针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竹林、寒温性灌丛、草甸等11种明显的山地垂直植被类型,古茶树均夹杂在其中生长。
滇西古茶树资源分布区的平均海拔为1850m左右,年均降雨量在1170mm左右,年均气温17°左右,分布区全为山区。野生古茶树有一部分是混生于自然保护区的原姶森林中,但栽培种古茶树大部分是生长在山地中,或散生于地头地埂,或单株独生,或小片丛生;现存古茶树周边的耕地中大多种植着玉米、豆类、麦类、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其生态系统主要由古茶树和其周边的农作物构成,形成复合型农林间作类的生态环境。
滇南古茶树资源区
滇南古茶树资源区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2个州市。其地理位置,东部临近北部湾、西部临近孟加拉湾,常有来自海洋的湿润性气流;而其北面有无量山脉、哀牢山脉作为屏障,挡住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故极少受寒潮侵袭;夏季气温虽然较高,但来自赤道海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热带海洋的东南季风,带着充沛的水气沿河谷由南往北推移,遇北高南低地势而凝结致雨,抑制了高温带来的不利,从而形成了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独特气候类型。
这一区域大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势比较平缓,平均海拔为1284m,年均降雨量为1480mm,与滇西、滇东南茶区相比,其海拔较低,降雨量较大。其间多有比较宽阔、平坦的河谷和盆地,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并兼有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新六大茶山(勐海全境)以及古六大茶山(易武镇、象明乡、基诺山乡)
这一区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动物、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盛产茶叶、各种热带水果和各种珍稀树木。因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为优越,大量的野生茶树、栽培种古茶树均分布于这一区域内的森林和村寨周围。古茶树资源丰富并且保存较好,大多数古茶树植株至今生长繁茂。其特点是,野生茶树居群密度较大,构成优势种群;栽培种古茶树连片分布于次生林中,在人为管理下,形成具有上、中、下三层的复合结构模式的古茶树优势种群,形成了独有的、具有长期特久效益的茶叶经济和特色产业。
滇东南茶区茶山茶园分布图
材质:铜版纸200g
滇西茶区茶山茶园分布图
材质:铜版纸200g
普洱茶区茶山茶园分布图
材质:铜版纸200g
临沧茶区茶山茶园分布图
材质:铜版纸200g
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
材质:蒙肯纸偏米黄色220g
规格:宽500毫米-高700毫米
材质:铜版纸200g
注:《古六大茶山分布示意图》和《新六大茶山分布示意图》仅是普洱茶古新六大茶山古村寨、古茶园等简单要素示意分布,其界线不作为任何行政区划和界线划分的依据。
联系人:熊先生 18623377760(微同号)
-END-
猫猫茶书馆“茶书单”回顾
十一、荐书丨“绿色中国茶山行”丛书:绿色发展中的云南故事 展现云南茶山民俗生活的瑰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