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战略产业研究所
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多个国家级部门下发行动计划或方案,将无人驾驶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为行业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行业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统筹加强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协同衔接。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无人车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1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旨在推进5G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方案提出扩大5G智能交通信号控制部署,深化5G在自动驾驶技术如编队行驶和远程驾驶的应用。同时,加快5G与物流终端如AGV、RGV的融合,并探索5G在低空航空器交通服务的创新应用。此外,推动5G在港机远程控制、自动导引运输、集卡自动驾驶等场景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并推广至河港、内陆场站、空港等。
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月发布的政策中,重点提及“低速无人车”相关字眼的政策多达9条,这不仅仅是意味着低速无人车技术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反映了市场对低速无人车的需求正在增长,特别是在物流配送、园区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同时也是政策对低速无人车商用化、规模化应用趋势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充电设备被北京市作为“奖励”对象,11月21日,北京市出台《2024年北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奖励实施细则》中提及,“对2023年9月1日-2024年5月31日期间投入运营,且平均每月每车充电车次不少于10次、充电量不少于150度的移动充电设施,按月度给予投放奖励。”“对移动充电设施给予2400元/台·月的投放奖励。”而这里的移动充电设施:指利用电池储能,具备智能平台管理,主要应用在无固定车位、电力负荷紧张、充电供给严重不足等区域的移动充电小车。
地方性立法取得进展
11月30日,湖北人大官网公布,《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已通过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将由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支持道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化试点,探索开展商业化运营。
《条例》立法工作启动始于2022年9月,历经两年努力,于今年4月18日、6月21日和8月28日顺利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截至目前,已完成省市人大层面全部立法程序。
而就在前一天,11月29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地方性法规,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目前领先城市都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立法,填补行业空白。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了解,虽然目前我国还未实现自动驾驶国家立法,但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支持下,已有10+城市取得地方立法的实质性进展和结果。(推荐阅读:【附法规全文】国内10+城市已为自动驾驶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