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笔塔 林家祥/摄于1960年
02 作者简介
△白塔坪(东山)摩崖造像
03 诗文推送
释义:
诗中所称“招隐”,是征召隐居者出仕的意思;“磻溪”,是姜子牙隐逸垂钓的地方(相传姜子牙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周文王,后被尊为“太公望”,他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建周,由此成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全诗大意如是——
△白塔坪上“俯眺一州低” 合川摄影家协会供图
04 鉴赏提要
诗人由合州城下放舟至东津沱渡口,先是登石梯上山,后是登木梯上楼,可谓一登再登,以至登峰造极。由此视角观景、抒怀,自是天上人间。“高吟层塔上,俯眺一州低”,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啊。
与诗的前半部分所表现的那份明快、激昂不同,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采取了明暗对比的手法,通过“云雨苍茫合,江城草树迷”两句描写,一下子就让外在景物变得苍茫、迷朦,借以铺垫一个景不从人愿的意境,从而引发了“鱼台未招隐,空想钓磻溪”的诗意主旨。什么意思呢?就是诗人的“怀才不遇”,或者说是诗人的迷茫和隐忍。
东山对面便是钓鱼山,慈恩寺白塔对面便是传说中的“钓鱼台”。诗人由目之所及,联想到了轰轰烈烈的钓鱼城保卫战。如果不是战事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像冉琎、冉璞这样的隐士很难出世。世间事就是这样,若不是当年遇到周文王,姜太公还隐钓于磻溪。这就表现出了诗人急于想为国家做点事的心情。
△白塔坪下“日落不知远” 合川摄影家协会供
05 漫读拾遗
读刘泰三《登慈恩寺白塔》,需要明白一个特别的知识点,那便是中国的隐逸文化(或称隐士文化)。
在古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胸怀锦绣,满腹经纶,却厌恶官场,无心仕途,或离群索居,著书立说;或留连山水,纵情诗酒,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士。
历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位隐士,当属上古时代的许由。尧帝因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可他坚辞不就,甚至觉得听到这种话都玷污了自己的耳朵,于是便跑到颍水边去掬水洗耳,然后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
从那时起,历朝历代的隐士或真或假,或多或少,可谓层出不穷。他们或终身不仕,或中途归隐,或半仕半隐,或功成身退,或隐以待机,或隐以求仕,可谓类型多样。他们或小隐隐于野,或中隐隐于市,或大隐隐于朝,可谓不拘一格。他们或身隐,或心隐,或身心兼隐,可谓情趣无穷。此种现象,归结成一个专门的概念,就是“隐逸文化”,或称“隐士文化”。
由士人隐逸而形成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品格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隐逸文化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已深入到中国读书人的血液中,成为了一种精神基因。
由于隐士大多是一些熟读经书、多才多艺的士子,是文化精英,因而他们很大程度上便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有的甚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如“五柳先生”陶渊明,“五湖倦客”范蠡,“高卧东山”谢安,“披裘钓泽”严子陵,“梅妻鹤子”林逋;等等。
就文学艺术创作而言,有人做过统计,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中国传统的山水诗、隐逸诗和文人画所反映的大多是隐士的眼光与情怀。
隐逸文化的精神象征,是追求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不寻求认同而自得其乐。它代表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那些有志之士在报国无门、无处施展才华的情况下,选择隐逸,既是一种现实逃避,也是一种内心追求。
• 本发布作品系作者根据个人读书笔记整理、编著而成,为原创作品,若要转载须经许可并注明来源。
• 为便于阅读,发布时未一一标注作者所参考的文献、书籍和资料名称,特作说明并向原作者致谢,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本发布所使用图片和摄影照片,除说明外,主要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本发布为严肃的公益学习交流活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点击下方合集
“何以合川 | 合川十大历史文象诗文选读”
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