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由明阳智能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MySE18.X-20MV成功并网发电,标志我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20MV时代。MySE18.X-20MV机组实现多项技术突破,适用于中高风速、台风地区及其他国际高风速区域,有效保障了风机的可靠性;搭载低频并网技术,能够直接输出低频交流电,大幅提升了电力输送能力,助力国内大兆瓦机组迈向深远海。 ![]()
图片来源:明阳智能官网(myse.com.cn)
“十四五”以来,我国陆续推出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向平价上网过渡,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我国针对海上风电的布局主要有四点:(1)加速基地化、规模化建设,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提升项目经济性,实现无补贴上网。(2)重视产业融合和创新示范,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互补供电、多种能源资源集成海上“能源岛”、“储能+海上新能源”示范带等新模式。(3)稳妥有序推进深海远岸项目开发,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4)出台配套政策和支持办法,将深海远岸风电项目纳入CCER方法学,缓解成本端压力。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快速增长,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增市场首位;成本稳步下降,浅水区项目初具经济性。截至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7.18GW,其中并网6.3GW,累计并网规模达37.7GW,占据全球海上风电总规模的五成左右,连续三年位列全球之首。近年来,海上风电投资和运维成本稳步下降,但与陆上风电仍有较大差距,随着近海项目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或将有进一步降本逐利空间;远海浅水区项目平价上网的全投资收益率达到6%,已经初步具备经济性;远海深水区项目造价高、难度大,短期内仍需技术和财政支持。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海上风电装机将保持去年24%的高增速,未来十年全球预计新增410GW海上风电装机。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全面部署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海上风电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各国寻求和探索绿色供电的必然趋势。展望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一是政策布局先行,近海风电场规模化、基地化,第一批深远海风电场示范项目陆续落地,海上风电纳入绿电和CCER交易市场,政策利好空间打开。二是装机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单机容量、轴承、风叶等多领域突破,以技术壁垒打造竞争优势。三是产业链和配套趋于完善,带动长距离外送输电、深水新型基础设施、深海装机安装运维等产业发展。责任编辑:王意
联系方式:010-83129817 / 18811613255
【1】证券日报:《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抢抓新机遇》
【2】科技日报:《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3】风能专委会CWEA,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4全球海上风电报告》
【4】可再生能源专委会CREIA《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4》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