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是国家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了解基层心声的有力举措。”2023年3月,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座谈会上,南涧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赵银提出了“对学龄前幼儿入园学习进行立法保护,制定学龄前幼儿教育保护法”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采纳,目前已进入三审阶段。
2022年7月,大理州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省目前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年多来,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面向基层一线,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力争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期盼的、急需的立法需求反馈到国家立法机关,成为大理人民声音直达国家立法机关的“苍洱立法金桥”。
截至目前,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已累计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制定、修订和立法需求意见建议征集任务15次,共收集到意见建议808条,梳理归纳后上报371条,被吸收采纳16条,充分发挥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作用。
深入基层听民意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办公室,将漾濞彝族自治县、大理大学法学院等16家单位纳入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明确联络员16名、立法信息员210名,将征求意见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形成“1+16+N”工作体系。
2023年2月,云龙县石门社区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员、云南展腾(云龙)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旭的“通过立法完善辅警、书记员、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中工作成绩优异人员的考核晋升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建议,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回应,相关领导到大理调研座谈。省级地方性法规立法已经完成,《云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杨旭说:“在我身边已多次发生辅警因公牺牲的案例,他们的工资和待遇却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万万没想到,我的一小步,为辅警制度立法改革迈出了一大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让我们基层群众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全国人大和地方的立法工作中。”
在2023年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需求和立法工作意见建议时,大理市双廊镇基层立法联系点上门征求部分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餐饮客栈经营户代表对立法工作最真实的想法、最热切的期盼、最关心的问题,并如实上报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
聚焦立法拓渠道
两年多来,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充分依托16个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查找本地区、各部门、各群体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如实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充分体现了国家立法民意“直通车”的巨大作用。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不仅通过1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动员其辐射范围内的基层各类群体,还在门户网站开设“基层立法联系点”专栏,把立法意见征集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处,延伸到村委会、社区、老百姓家门口、田间地头,及时将本地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健全基层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立法建议送达全国和省人大机关。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主动回应全州各方立法需求,根据相关立法规划,作出弥渡民歌保护传承决定,完成剑川县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条例二审,开展民宿管理立法前期调研等相关工作,为“小切口”“小快灵”地方立法的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大理州人大常委会聘请州内知名律师、学者组成法律专家库,与州中级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州政府法律顾问室等建立协同共建联系点工作机制;在大理大学法学院设立州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院,协调相关法学博士全程参与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全链条的“博士+立法”工作机制,把群众的“土言土语”转化为专业的“法言法语”。
大理州通过制定立法协商办法,全面系统规范协商主体、协商对象、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在国家与基层、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将立法平台搭建在人民群众的家门口,保证立法事项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