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何以为师?云南这两位楷模给出答案

政务   2024-11-14 16:15   云南  


  11月12日,全省教育大会在昆明召开。


  省委书记王宁在会上特别提到了去年和今年我省两名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教师,同时他们也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二小校长李青霖和文山州广南县小学教师农加贵,并号召全省广大教师向他们学习,弘扬正能量。



一起来读读两位代表
在教育领域耕耘的故事

李青霖

边疆基础教育的一颗“螺丝钉”



△课堂上的李青霖 图源:“曲靖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


  1991年参加工作至今,曲靖市第二小学校长李青霖日复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


  作为教师,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因材施教,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业水平,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不断提升。


  作为校长,她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党风引领教风、学风和校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19年,李青霖提出“全员、全学科思政”教改模式,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把“特色思政”贯穿始终,拓展课程资源,主编了《对党的朴素情感》《阳光路上》等校本教材;开办红领巾电视台,组织红色主题少先队班队会,布置红色作业,在孩子们的心中植入红色基因,引导孩子爱党、爱国、爱家、爱人民。


  为建强中坚骨干力量,李青霖坚持把提升党员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学校的教学骨干培养为党员,确保每一名党员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


  在李青霖的努力探索和创新实践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学生的知识素养、文明礼仪均得到巨大提升。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特色学校”。一批又一批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员,4名教师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面对一项项荣誉,李青霖不断鞭策自己: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就不负此生。“我要做好边疆基础教育事业的一枚‘螺丝钉’。”李青霖说。


农加贵

一人一校一村一辈子



△课堂上的农加贵 陈明凯 摄


  人们总愿意称赞他是深山里的“明灯”,他却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叫农加贵,是落松地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


  落地松,位于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绵延的大山深处。这里,曾经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


  38年前,当农加贵第一次踏入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甚至想要逃离。但孩子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毅然决定留下来,农加贵成为这里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老师。


  没有黑板,没有粉笔,几张拼凑起来的桌椅……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农加贵并不气馁,找来一块木板涂上黑漆,用石灰块在木板上写字。但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偏见常常让农加贵感到十分痛心。他深知,要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首先要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勇敢面对外界不一样的眼光。


  于是,他在学习上给予孩子们悉心指导,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农加贵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学习,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加贵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落松地小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加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用坚守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教育赞歌。


  如今,农加贵依然坚守在这里。“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这里的孩子。”农加贵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李青霖扎根基层一线,坚持把“特色思政”贯穿始终,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参与实践,托举学生成才梦想。粉笔作桨、黑板作帆的农加贵用38年的坚守,诠释了人民教师“心有大我”的信念,点亮无数农家孩子求学之路。他们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是云岭广大教师躬耕不辍的缩影。


来源:云南发布 人民网 央视新闻 曲靖融媒 文山日报

编辑:杨海然



推荐阅读



凝聚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奋进力量!全省人大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
●【追光人大·主角】人大青年立法工作者眼中的云南地方立法实践
●【理论研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主题征文选登】浅谈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开展质询的思考
● 当心!这些做法会泄露组织秘密

云南人大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