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实
「它离我们中国很远,时差都有13个小时。」
关于巴西,让人最有感知的是遥远的距离,它在地球的另一端,与我们昼夜颠倒,日升月落交替。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不甚清晰,或来源于足球或电影:绿茵场上的巴西是狂热且骄傲的,千禧年的经典影片《上帝之城》的巴西是热烈与无序的……
巴西,这个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国家,拥有着和东方截然不同的文化,拥有着世界第五的国土面积,同样也拥有着无法估量的机遇。
在跨境电商领域,巴西所处的拉丁美洲被称为「最后一片蓝海」,在短剧市场也是如此——从23年末开始,ReelShort等头部出海短剧APP开始在巴西市场略有起色,直到24年5月至11月,整个巴西市场的收入和下载量开始加速攀升,到10月,巴西短剧市场的内购收入已经接近千万美元,下载量接近3000万,且增长态势持续走高。
与机遇相伴的是高昂的入场资格,距离和语言都是门槛。但依然有这么一群国人,带着霸总虐恋、家庭伦理的故事远渡重洋,用短剧叩响了巴西的国门。
这一刻,上帝和短剧都在巴西。
到巴西去
故事的主角梵木,和短剧结缘于快手。
彼时快手正基于出海营销的战略推出了面向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短视频产品Kwai。而短剧也是该策略的重要一环,2022年,快手出海营销 Kwai for Business在巴西布局了短剧营销品牌——TeleKwai,2022启动当年浏览量就达到420亿次,截至2023年,快手的短剧播放量已经突破600亿大关。
但后续,随着平台策略的调整,快手逐渐从短剧营销中转向。就在这一阶段,梵木瞅准时机,顺利地转型到短剧行业。
2023年12月5日,梵木创立了他的公司BYHYPE LTDA,在巴西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启了短剧的拓荒之旅。从为平台生产内容到自己创作内容,一年多的时间,梵木和他的团队已经出品了20部巴西短剧。
而完成了这个「奇迹」的团队,仅仅只有4个人组成。
回望他的创业之路,毅然出海,想要带领短剧到巴西去——彻底地本土化,就是第一步。
首先是团队的本土化,在梵木那四个人构成的奇迹小队中,仅仅只有1位中国籍员工,剩下3位都是巴西本地的原住民,本土化的团队选择,让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终于有机会讲述他们的故事。
其次,不同于某些短剧出海会选择用国内现成的剧本进行「西化」的修改,梵木在文本创作的过程中也选择了彻底的巴西原生内容:他聘请巴西本地的编剧撰写剧本,从文学剧本到分镜头脚本,均为葡萄牙语。在此基础上,梵木也尝试融入中国短剧的特色,创作真正具有本土化、在地性的巴西短剧作品。
「我们短剧就连任何的标点符号都是完全按照巴西的标准来的,所有的剧情也都是针对巴西人民创作的。」
在此之中,直面文化差异,深挖巴西观众的「爽点」也是短剧创作本土化的重要前提。不同于国内追捧的古装仙侠、穿越重生,巴西人的偏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深,一味将国内的爆款内容生搬硬套定是无法收获良好的成效,因此梵木尝试将足球、帮派等纯正巴西口味的类型融入短剧的开发和创作中。
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梵木也惊喜地发现,虽然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相同的是——对于霸总的偏好。
霸总虐恋是放眼全世界都奏效的短剧叙事类型。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梵木坦言。
贫困者期待一夜暴富,于是他在短剧中造了作为loser的解说员与足球明星互换身份的梦;孤独者许愿被爱,于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轮番上演。
有了剧本,在演员和创作团队的选择上他也启用纯正巴西本土的的团队。「迄今为止,我的拍摄团队也都是巴西本地人,没有任何一个国人。」
甚至梵木还会特意挑选在社媒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男女主角,利用他们本身的热度打造网红效应,以扩大他们出演的短剧在巴西的知名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短剧男主,在Meta和X等主流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已经累计超过530万。
但在巴西观众习惯于在短剧中追求财富和爱情的背后,也暴露了巴西严峻的现实问题。
「巴西这个地区比较穷。虽然说它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落后我们中国近5-10年。贫富差距无处不在,每一天都有穷人期望着能够一夜暴富,扭转阶级。」
因此相对于出海的其他目的地,巴西广泛的下沉市场给予了短剧爽文化的生长空间。它因陌生而潜力无限,也因陌生而危机四伏:宗教、人种、犯罪等问题争议不断。
「在巴西不会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边发微信、看视频的,他们都不会把手机放在显眼的地方,甚至包括在开车导航的时候都不会用手机。」今日的巴西仍然饱受偷窃等问题的困扰,枪支也因为合法而变得常见,似乎昔日电影《上帝之城》中的混乱的枪支和无望的生活,依旧在巴西的某个角落上演。
生活在巴西,创作在巴西,表达在巴西,梵木掘金蓝海的高收益背后,高风险如影随形。此时,选择本地团队,深入巴西本土的策略无疑也帮助梵木大大降低了风险。
「我这几个同事他们都是本地人。从他们从小看到大的影视剧综,乃至于他们在社会中经历的故事都是巴西的真实写照。每一次我们有了新的剧本都会让他们先行阅读,然后再邀请国内的朋友看。」
那些社会文化的敏感议题都在两次的审核中被看见、被规避,大大降低了「信息差」带来的沟通成本,保证了短剧的安全上线。
这是创作的底线,也是后续一切故事的开始。
于萌芽中
对于短剧出海,入局巴西来说,这也仅仅是个开始。据了解,目前除了梵木的公司BYHYPE LTDA,还不曾有国内其他的短剧团队出海巴西。
「巴西这个地方确实离我们中国太远。」梵木如此解释。「不止巴西,我觉得整个拉美的短剧市场都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
在这片地球对面的土地上,短剧文化正在萌芽。在梵木看来,虽然ShortMax等平台陆续开放了巴西地区的下载权限,并且平台存量的内容都以北美短剧为主,但从榜单趋势来看,不仅是巴西,整个拉美地区对短剧的消费能力都不可小觑。
「拉美地区的用户也在逐步地被这些平台所教育。」
教育好观众,了解短剧是什么,培养了市场,下一步就是能孵化出完全本土化的、用当地语言,讲当地故事的短剧,再通过大的平台进行分发传播……梵木描述着拉美短剧市场的大好前景。
但生活并不是短剧,梵木的创业之路也不曾一帆风顺。
不同于传统短剧从业者立足国内布局海外的发展路径,梵木直接选择了巴西短剧作为他短剧事业的出发点。
「从事了20多年互联网行业的我,初次跨入短剧这个行业也交了学费。」
对梵木自己来说,与短剧一起成长的这一年,他受挫过,也收获过,心中的火苗也正在萌芽。
「刚开始我的这个团队完全是按照长剧的方式进行拍摄,也没有融入中国短剧的元素。」初期,团队的商业化反馈显然不尽如人意,在经历了亏损之后,他不断和国内从事短剧工作的朋友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摸索出自己的短剧方法论。不仅打正了ROI(投资回报率),甚至让巴西本土的影视行业都关注到了短剧这一内容形式的存在——
「现在我们的短剧已经在巴西的一些媒体上被公开讨论了。也看得出来,其实巴西用户对于我们中国短剧的这种特色形式还是非常喜欢的。」在那档访谈节目中,年轻的嘉宾分享了竖屏短剧和即将上线的平台,一些新鲜的观念正在巴西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梵木和他的团队,正是那个播种的人。
「据我所知,2025 年会有好几家国内团队入局巴西。」
谈到巴西短剧的未来,梵木依旧非常乐观,更多资本看见了巴西,也进入了巴西,巴西在出海目的地中的潜力也得以证明,未来,梵木口中那些「本土化」的短剧或许不再遥远。
梵木的2025年,也会带领他的团队一起尝试用西班牙语进行短剧创作——「预计2025年,我们会直接在墨西哥开机。」这能帮助他们进军墨西哥等更为广阔的西语拉美市场,预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他与团队开创的拉美短剧故事,始于巴西,却不会终于巴西,他们的征途,是更为远大的短剧舞台。
面对拉美这片蓝海,谈及要对新入行者说些什么的时候,梵木诚恳地回答「对于初入行业的新人来说,我觉得合作应该是比较好的一条路。」在策划、拍摄与推广的各个环节巧借平台的势,萌自己的芽,用最低的成本创作本土化精品化的作品。
1号结语
梵木,从中国来,到巴西去,在相隔13小时时差的异国创造了一个短剧出海的精彩开篇。
而更多的故事,即将在不远处的2025上演。
在这片上帝之城的土地中,短剧的萌芽会开出何种的花;从巴西到拉美,这群伟大的探险家们还将创造何种奇迹,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