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出海 · 第 21 篇
在科技巨头不断渗透娱乐行业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公司正面临新的竞争格局。贝恩咨询(Bain)的最新报告提出,未来的行业竞争将围绕「要么拥有消费者或IP,否则一无所有。」展开。随着跨行业并购成为趋势,媒体公司如何在这一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话题不仅关乎好莱坞,也与全球内容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贝恩咨询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传统媒体公司正面临科技巨头的强势竞争,必须通过跨行业并购和IP收购来巩固市场地位。报告强调,拥有「长青IP」是竞争的关键,这些IP可以跨平台使用,创造多元收入来源,如订阅、广告、商品销售和特别活动。
迪士尼和索尼是典型案例:迪士尼通过收购皮克斯和21世纪福克斯扩大规模,近年则转向跨行业投资,如入股Epic Games;索尼则通过收购Alamo Drafthouse影院,拓展媒体价值链。此外,IP资产的收购仍在持续,例如索尼音乐对迈克尔·杰克逊音乐版权的投资。报告还提醒,跨行业并购需应对文化差异和收入协同效应的挑战。
贝恩报告的核心观点——拥有IP或消费者,否则一无所有——不仅适用于好莱坞,也为中国电影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启示。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虽有亮点,但整体影响力仍有限。究其原因,除了文化差异,IP的全球化和跨平台运营能力不足也是关键问题。
以《流浪地球》为例,该系列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海外影响力主要局限于华人圈。相比之下,迪士尼的《星球大战》系列通过电影、游戏、主题公园和衍生品等多维度运营,构建了全球化的IP生态。中国电影若想真正出海,不仅需要打造优质内容,还需学习如何将IP价值最大化,跨平台、跨行业运营。
《流浪地球2》国内票房高达40.3亿人民币,而海外票房仅502万美元。图片来源:中影集团。
此外,报告提到的跨行业并购策略也值得中国文化产业借鉴。例如,腾讯通过收购游戏公司Riot Games和Supercell,成功将IP如《英雄联盟》从游戏扩展到影视、音乐等领域。这种「以IP为核心,跨行业整合」的模式,或许是中国文化出海的一条可行路径。
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旗下有《部落冲突》《皇室战争》等游戏。图片来源:Supercell。
此外,跨行业整合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文化差异、管理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的融合,都可能影响交易的最终成效。因此,在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如何兼顾本地化运营与全球化战略,将是企业能否真正发挥IP价值的关键。
总之,中国电影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之路,既需要借鉴好莱坞的经验,也需结合自身特点,探索独特的IP运营和跨行业整合策略。在全球媒体生态快速变化的今天,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译者|罗晓珺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The Hollywood Reporter
原文作者|Georg Szalai
原文发布日2025.02.03/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