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短剧领域,大芒给人的平台认知,无疑是「先驱者」。
2023年末,《风月变》首次登陆湖南卫视播出,是微短剧上星的「先驱者」;进入2024年以后,湖南广电把微短剧提升为集团战略,6月播出的《一梦枕星河》是首部登陆黄金档的微短剧。之后湖南卫视、芒果TV积极持续推动微短剧进入黄金档,打造「730大芒剧场」,8月播出的《有种味道叫清溪》为首发剧集,这亦是微短剧挺进卫视黄金档的「先驱者」。
这一系列的开先河之举,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是时候对微短剧进行价值重估了!
而进入2025年后,大芒延续了自己「先驱者」的打法。就在今天,全新的大芒·元剧场与12部精品微短剧共同亮相,我们或许能够从这个最新动向中瞥见大芒的策略——
用精品化+剧场化,进入微短剧的价值腹地。
「芒系精品」的新品格
精品化,是微短剧行业早已凝聚的一大共识。
一直以来,大芒微短剧都是精品化道路的积极探索者,推出了包括《风月变》《难寻》《一梦枕星河》《有种味道叫清溪》等精品内容。而从大芒·元剧场发布的片单,我们可以观察到大芒微短剧在长短融合大潮下的精品化探索新方向。
微短剧已形成的优势,在不断的创新迭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尤其是在「卷品质」的潮流下,越来越极致的人设和剧情可谓让观众的期待值拉满。
大芒·元剧场已播出的《龙行龘龘》讲述了海归设计师吴忧重回家乡,唤醒尘封了五千年的龙首纹玉饰幻化的龙族少女延铃,在她的带领下,以寻找失落在各处的「龙气碎片」为任务,游遍家乡的江湖山河,重新接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人类与龙族的奇幻相遇中,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与浪漫。
待播剧《狸猫书生》属于古装悬疑题材,该剧讲述了书院学子陶生和王生被卷入一系列神秘死亡事件后,通过以传说中的「猫妖」和邪术为引线,逐渐揭露出事件之下关于权力腐败与学术欺诈的故事。
有待播出的高能反转奇幻微短剧《姜颂》,是爆款剧集《执笔》原作者及编剧的升级新作。既有黑莲花「土著女」逆风翻盘、重掌人生的爽感,又有自带优越「穿越女」放下傲慢、两人共思成长的智性,为女性成长议题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在待播剧《见君心》中,白切黑钓系「假盲」女主,和表面高岭之花实则纯爱战士的男主之间极具张力的情感纠葛,让剧集的展开充满了悬念。
而待播剧《拜托了!老爸》则是在合家欢的剧情氛围中,通过父子身体互换的设定,既呈现了南通经济开发区的变迁发展轰轰烈烈的历史,也在相互理解中慢慢剖开亲情的内核,徐徐诉说着代际和解。
不论是古装、现实还是文旅题材,大芒微短剧始终积极挖掘新的创新空间,为微短剧的内容创新增添新的启发。去年7月,为了汇聚产业上下游的更多专业力量,有效链接外部生态芒果,TV推出「星火计划」,从「人、激励、成长性」三大维度构建编剧成长生态,激活微短剧创作。在1号看来,此次大芒·元剧场片单显露出「星火计划」已开始为芒果短剧构建专业化生产和运营体系带来了正循环。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长内容团队进入微短剧行业,长内容所积累而成的叙事表达经验也在不断提升微短剧的质感。
《龙行龘龘》的艺术总监由中国香港著名导演、监制、编剧吴锦源担任。针对剧中「龙文化」的创作理念,他分享道:「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作。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希望通过这部剧可以更好地宣传中华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民族文化」。正是主创对文化理念的深厚理解以及长剧审美经验的运用,才使得《龙行龘龘》在文化与奇幻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拜托了!老爸》则借鉴了大荧幕的经典镜头语言。该剧在展现开发区港口变迁历史时使用了卓别林高级喜剧电影风格来做艺术呈现,港口情节用着过去的影像画面变成黑白的卓别林默剧滤镜,再由黑白变成彩色镜头拉回就是祖孙三代合影。
或许行业里常常讨论的是长剧借鉴短剧思维来实现对自我的改造,其实,从大芒微短剧的实践来看,长剧的诸多优势和经验也在快速被微短剧所吸纳,从而为微短剧走向精品化提供持续的动力。
大芒·元剧场背后的野望
当所有的壁垒都被悉数打破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微短剧这一内容形态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创新洪流。
1号结语
关于微短剧的未来,时常听到这样的争议讨论:
究竟是横屏短剧有更大的潜力,还是竖屏短剧会一统江湖?
究竟是IPA模式(付费模式),还是走VIP会员订阅,抑或是从现在起拥抱IAA(免费模式)?
这些争议的出现,至少证明了一点:如今的微短剧,未来并不只有一条路。
因此,在1号看来,大芒微短剧的探索之路,最珍贵的地方便在于它不是画地为牢,而是拥抱多元与开放,这恰恰是「先驱者」真正的题中之义:用更多的「新模式」和更多元的生产形态,赋能微短剧的行业未来。
微短剧的未来,应是一幅美美与共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