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股股民而言,昨天的遗憾,或许是收盘早了。
下午三点收盘时,A股三大指数全绿,而迟一小时收盘的港股指数却在最后的40分钟里,从下跌0.33%逆风反转到上涨2.76%。
股市异动的源头,在于新华社昨日下午15时21分,发布了最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通稿。
此次会议关于宏观政策出现了全新的提法:
1、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2、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稳住楼市股市。
4、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全文富姐就不粘贴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
像这种级别的通报每一个字都很有信息量,普通人看了可能没感觉,但落在专业的分析师眼里就很有讲究。
富姐今天带大家分析一下这次会议到底有什么引起市场振奋的亮点。
1
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破天荒的“超常规”
这次用了一个大胆的表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以往说过很多次逆周期调节,印象中从未提过“超常规”这三个字,破天荒第一次。
这意味,2025年宏观政策将继续轰油门,而且会把油门踩到底。
十五年一见的“适度宽松”&首次出现的“更加积极”
在会议的宏观政策表述中,过去很长时间里说的都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今年变成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2009-2010年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提过“适度宽松”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种“稳健”之间进行微调。
即使是2020年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也只是“稳健更加灵活适度”。
所以,此次会议重提“适度宽松”,是十五年来的第一次。
帮大家回忆一下,2009、2010就是“四万亿计划”的那两年,当时货币政策很积极,房市股市一起涨,当然了,那几年的通货膨胀也起来了,CPI从2009年的-0.7%,涨到了2010年的3.3%,再到2011年的5.2%,这才调整了货币政策,重新变回“稳健”。
因此,这一次货币政策层面的利好信号,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而在财政政策方面,过去二十余年,我们的财政政策大部分时候都是“积极”,小部分时候是“稳健”。
而今年,对财政政策的表述变成了“更加积极”。
这样的表述也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说明明年我们不仅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化,财政政策也将开始发力。
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消费第一次取代科技创新,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去年的通稿相比,“消费”出现在了“科技创新”的前面,紧随在宏观政策表述后。
随着2025的临近,特朗普带来的外需的扰动,压力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拯救内需刺激消费,是一张明牌。
此次会议还首次提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说政策端开始重新审视,要想办法从收入端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增加民生保障。
可以推测,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养老、生育、医疗上的补贴,大概率就都会有。
稳住楼市股市
稳住楼市股市,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这么直白的表述,这几乎已经不是政策语言了,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表达方式,说白了就是怕大家看不懂,给你一个最简单有效的说法。
而且这是历史上首次把“稳股市”放在了这样重要的位置。
以前这个会议很少强调要呵护股市,只说要促进健康发展之类的,很官方。甚至有时还会尖锐批判,比如2020年说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现在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
去年开始就不一样了,股市的地位前所未有的被看重,去年年中会议说要提振投资者信心,今年三次会议又三次提到要提振资本市场,这次直接说要“稳股市”。
为什么股市重要?
大家想想,在过去几年楼市股市都不好的时候,是不是都消费降级了。而在牛市的时候,大家都敢吃敢买敢玩,甚至还买些奢侈品奖励自己。
所以,股市必须稳住,没毛病。
2
当雷劈下来的时候你要在场
总结来说,本次会议的论调符合甚至略超出市场预期,短期内对资本市场情绪产生较强的支撑作用,也有助于后续机构资金以更强的信心入市。
预计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磅会议的召开,政策预期将持续发酵,继续推升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说得这么热闹,就算今天涨上来了,能撑得住么?
毕竟大A的尿性大家都懂,会不会又是一日游、一周游之类的。
富姐不敢保证短期会怎样,但可以明确的说:未来可以更乐观一些。
至少不要轻易看空,可以加大对短期浮亏的容忍度。
跌多了可以考虑买入;涨多了可以匀出部分止盈,不要离开市场。
近期海内外市场政策频发,如果担心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可以考虑「投顾组合」。
投顾团队会持续追踪和分析国内外重要经济会议,挖掘潜在投资机会,力争为你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投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