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听过或经历过A股的年末行情,其实债市也有“年末行情”一说。
每年年底由于政策博弈、资金面、配置盘开门红等因素,债市通常会出现一波季节性交易行情。
从过去5年年末的国债数据来看,年底债券市场均出现一波季节性交易行情,被称为「跨年行情」,表现为国债收益率越接近年末越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即债券市场走强。
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在12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债券收益率下行,债市走强)。
其中2020年、2023年下行幅度均在10BP以上,2019、2021年在6-8BP,2022年幅度最小,但也有2BP。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
友金所
为何债市也有年末行情?
「跨年行情」的出现通常与政策博弈、资金面、配置盘开门红等因素有关。
以2023年为例:
行情走势方面: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具备比较典型的「跨年行情」特征。央行超预期调降MLF和LPR,驱动债券市场走出利多落地后的止盈行情,10 年国债收益率转入上行通道;10月上旬1磨顶震荡,11月末开始转向下行,正式开启新一轮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行情。
驱动因素方面:2023年的「跨年行情」受到强政策预期与弱经济现实的博弈影响。2023年8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催化市场止盈情绪升温,叠加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强政策预期带动10年国债收益率触底后反转进入上行通道。12月初市场逐步消化政策预期,关注点重回基本面修复进程,债券市场重回强势行情。
此外,华泰证券研究所也总结出各年份的行情驱动因素:
2019年底:配置盘+流动性共振驱动。
2020年底:永煤事件打出利率高点+流动性驱动利率下行。
2021年底:主线是资金面宽松+信贷需求转弱+疫情反复。
2022年底:资金面驱动和理财赎回潮跌出的机会。
2023年底:主线是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导向强化+存款降息。
由此或许可以摸索出近几年债市「跨年行情」的共性:
基本面不一定走弱;
政策博弈或为关键变量(关注两会信号);
资金面是年末行情的重要驱动(通常为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供给淡季,叠加配置盘和交易盘“抢跑”。
友金所
今年债市年末行情能否再现?
通过上述几个因素来看:
首先,基本面现实或仍在“波浪式运行”之中,政策预期较10月份有所回摆,从“持续主动发力”变为应对外部冲击的“被动对冲发力”,预计市场可能会积极博弈12月会议的预期差。
其次看供求端,今年底的一大关注点在政府债。上周地方债发行结果整体较好,在银行提前安排头寸+后续央行降准配合之下,本轮地方债供给风险或整体可控。
另一个关键的需求力量来自理财,理财规模回升也是积极因素。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理财总存续规模约为29.6万亿元,逐渐回补了9月之后的赎回缺口。理财并非超长债的配置主力,但随着信用债利率的下行,欠配力量在比价效应之下也可能会向长端利率债外溢。
最后,年底央行降准是年末行情信心的一个关键来源。目前降准时机可能基本成熟,降息或不急于在年内落地。但利率下行空间或预计不大,在供给高峰中寻找增持机会。
综上,由于政策博弈、理财增配、央行降准等积极因素,债市今年年末行情或仍可期。
如果当下大家有配置债基的需求,可以关注「定期盈」,历史收益相对稳健:
数据截至2024/11/27,基金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感兴趣的小伙伴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定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