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2级书法学班《行书创作》结课展

文化   2025-02-04 10:00   山东  

本文转自 内艺美术学院 公众号




美术学院

2022级书法学班

《行书创作》结课观摩展



前言


行书创作课程,3学分,48学时,属于书法学专业大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次创作课程主要方法是自然书写状态,抛去集字的既定概念,只是在连续书写中找到创作的办法。在书写过程中找到自己研究兴趣,建立起完整的书写脉络。面对创作教学师生都需要转化新的思维方式,不是一味对字帖的抄写,更多的给学生学习多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度也是很大的,大部分同学在“行气”的关联上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的能力和热情都有所增加,教学效果的呈现比较丰富的状态。最后愿大家在书学之路永远深信未来充满可能,路虽远,行之将至!请各位同仁对此次课程教学结课展提出宝贵意见!


指导教师:郝略韬





课堂记录


学生作品

姚颖


行书创作是很需要用心的一个过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连贯,是行书的灵魂所在,通过牵丝引带,使作品气脉相通。创作前,我常读帖感悟古人笔意,创作中则随性而发,让情感自然流淌于笔墨之间,虽有许多瑕疵,但在笔墨之间感受行书的独特魅力,不断探索进步,是我于行书创作中的不懈追求。也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能有所精进。


武学俭


通过行书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写水平,还对行书这门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行书之美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会继续深入探索行书的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并将书法之美内化于心。


乔禹通


行书以其流动的线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我。在创作中,我注重运笔的灵活多变,通过提按、轻重、快慢等变化,展现出行书的动态美。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行书结构上的简化与生动,通过删繁就简,使得作品更加简洁而富有韵味。创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逐渐掌握了行书的精髓,并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行书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马艺丹


在行书创作的过程中,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创作时,我着重体会笔画的灵动与流畅。行书的笔画不像楷书那样规整,而是在自由挥洒中展现出独特的韵味。结构方面,更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顾盼。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位置,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它们相互衬托、相互补充。行书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

于涵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整与草书的流畅,其灵动多变的线条和自由奔放的笔法,让我深深着迷。在长期的行书创作过程中,我有了好多新的体会。


杨振旗


参加行书创作课程,我深刻感受到了行书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在课程中,我不仅学习了行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还领悟到了其流畅自然、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使我逐步掌握了行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我发现行书创作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心境的流露。


秦睿宏


经过行书创作课程的学习,对于行书的特点把握以及结体形式章法笔法的练习有了进一步的收获,只是自己水平仍旧不足,仍需要加强练习与深研,感谢郝老师的尽职尽责,路漫漫其修远兮,书法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时间更应该努力钻研,更进一步。


德淼


  张怀瓘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在这次的行书创作课中,我深感行书在临创转换上的奥妙。与楷书、草书相比,行书更显灵动与活泼。楷书讲究法度,一丝不苟;草书奔放自如,纵情肆意;而行书则兼具二者之长,既有楷书的稳重,也有草书的放旷。学习时间太短我的行书创作还不完备今后我会更努力学习的,最后感谢郝老师的辛勤付出。


曹新坪


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临摹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困难等级提升的行书创作,这就要求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包括点画的起收、转折搭接的细节、以及结构习惯等等,然后将自己的储备通过临摹经验运用、展现在作品中。但是由于集字软件的便利条件,我往往会在临摹中产生怠惰心理,以至于在脱离软件的创作条件下难免有些吃力。因此对于这个方面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还需任重道远!


张嘉峪


在郝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次行书创作课圆满结束。于我而言,这是一场收获颇丰的研习之旅,在领略行书之美的同时,也察觉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书法路漫漫,我将以勤为径,持续精进,力臻完善,不负老师教诲。


李天琪


行书创作课给予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创作空间。我在这门课程中不仅学到了书法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行书的魅力和深远意义。行书不只是一种书写的方式,它是一门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智慧。


李浩东



行书是一种实用且富有艺术魅力的书体。在郝老师的精确指导下,不断练习与感悟,我在行书创作方面有了不少收获。在练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行书的笔画变化丰富。行书创作需要不断练习、感悟和积累。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创作都能收获新的体验。我会继续努力,在行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袁熙雷


回想学习行书的过程,从起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能单独自行进行创作,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行书作为一种流畅、自由的书体,兼具了楷书的规整和草书的奔放,它的笔画流畅,结构灵活。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不断的临摹和练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锋、侧锋、藏锋等笔法,以及如何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这些技巧的掌握使我能够在书写行书时更加自信和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进步和提高。


李予彤


自从我开始接触并深入学习行书以来,这段旅程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修养,也让我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行书,作为书法艺术中的瑰宝,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保留了楷书的端庄严谨,又融入了草书的灵动自如,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郭俊豪



行书作为五体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行书创作在五体创作中可以说也是最难的。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把握住书家风格,字体,行气,章法等等要素,也要同时关注字形与墨色变化。行书创作不仅仅是单一书体创作更是所学知识的总体体现,课程虽然结束,但我们并不会把创作就这么放下。那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更加注重行书的学习。


李娅溪


行书创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在创作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字的结构、笔画、布局等细节,同时也学会了思考如何使字形更加美观、笔画更加有力、整体布局更加和谐。但行书创作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来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的困难与难题。


崔一鸣


于大学本科之专业课,余习行书创作,心有所感,略陈鄙见。

初涉行书,倍感其难。笔画之流转、结构之紧凑、布局之巧妙,皆非易事。然随课程之深入,渐觉行书之美,妙不可言。笔画或轻或重,或疾或徐,结构则疏密有致,布局则虚实相生,皆显行书之韵律与节奏。

习之既久,始悟“熟能生巧”之理。初时作品生硬,缺乏生气,然经反复练习,渐得行书之真谛。笔画流畅,结构自然,布局和谐,作品遂显生动之态,具艺术之感染力。

更甚者,行书创作之中,意境之美尤为重要。行书非仅文字之表达,亦为情感之抒发。余于创作之时,常将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使作品成为心灵之写照。此中滋味,难以言表,唯有亲身体悟,方知其妙。

此番学习,不仅书法技艺有所精进,更于性情修养大有裨益。耐心、细致、专注,皆由此而生。此等品质,不仅益于书法之道,亦将惠及人生之路。余愿日后继续探索行书之奥秘,以臻更高之艺术境界。

严术配



学习行书创作,是一段由难到易的过程。初临帖时,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常觉笔法难控,笔画连带不自然。经反复揣摩,方知“意在笔先”之妙,下笔前预想笔画走势,方能流畅。

 练习中,我体会到行书节奏如音乐,快慢、轻重需巧妙安排。结构上,欹正相生才有韵味。同时,不可只埋头苦练,还应多赏佳作,汲取灵感,提升审美。如今,我在行书创作上虽刚起步,但每一次进步都让我更深刻领略到这一书体的独特魅力。


党菲


在这段学习旅程中,我接触到了全新的知识领域,从最初的懵懂迷茫,到逐渐理解掌握,每一步都凝聚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门课程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激励着我带着所学继续探索未知,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知识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于蕊


行书的学习要求较多,需要掌握和涉及的方面较复杂,在创作时要将先前学到的技法运用到创作中去,可以以具有代表性的字帖作提示,对书写的内容进行构思。做到意在笔先,比如行书结体中有大小、轻重、浓淡、正倚等要求。行书创作是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后才能进行以及成功的,所以学习道路还很长,学无止境。


臧天阳


创作行书需在笔画的粗细变化间展现节奏,起笔时稍顿藏锋,行笔中锋流畅,收笔利落或轻提,使线条富有弹性与韵律。字的结构上,不再如楷书般严谨对称,而是在欹侧中求平衡,通过笔画的伸缩、挪移营造出灵动姿态。在篇章布局里,字距行距疏密得当,字的大小、轻重错落有致。书写时,应该注重笔墨的浓淡枯润,蘸墨饱满时笔画厚重圆润,墨将干时线条苍劲干涩,二者交替出现,增添层次感与艺术感染力。创作行书亦需心境平和且专注,任思绪与情感随笔墨流淌,如此才能成就一幅有灵魂的行书作品,让观者感受到书法与心灵碰撞出的美妙火花。


居然


今行书之课已结,心潮难平。初涉此道,便蒙郝师悉心相授。师解笔锋使转、结构布白之秘,笔走龙蛇之技渐通,疏密开合之理方悟。定勤练不止,求书艺日精。吾将铭记教诲,于行书之境不懈探索前行。


李文娟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笔墨的韵律与节奏。它要求我既要注重字形的美感,又要兼顾整体的流畅性。行书的每一笔都蕴含着动感和生命力,它鼓励我释放内心的自由与激情。通过不断的练习与揣摩,我逐渐领悟到行书的精髓在于“行云流水”,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与和谐的美。


白欣悦


行书创作于我而言,是一场灵动的舞蹈。书写时,需把握笔画的流畅与呼应,行笔快慢交替,如同行云流水。同时注重字的大小、疏密变化,以墨色浓淡增添层次感。在结构上,既要遵循传统,又融入个性,于笔锋游走间抒发心境,展现行书之美。


袁子涵


行书创作的学习是一个有难到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行书那灵动且富有变化的线条就像一个个舞动的精灵,让我深深着迷。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纽带,书法也是一种哲学的体现。阴阳平衡、动静结合这些哲学理念在书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画的轻重粗细、结构的疏密开合、墨色的浓淡干湿,无不反映着这些哲学思想。在创作中参悟这些哲学之道,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行书的内在美。




版权声明
本文/图片
 均来自 内艺美术学院 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天逸出品立场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天逸出品
聚焦高等书法教育,推介年轻艺术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