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π】徐碧鸿:制片人、学生记者、校园大使……解锁多元身份探索无限可能性

文摘   2024-10-05 11:01   德国  

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本科厦门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三在读。曾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文章被中国青年报发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中方制片人。“新青年 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校园大使。


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自我要求很高,事事想做到最好。起初和她相识是在模拟联合国社团,她是我们的秘书长。那时候觉得她是一个温柔真诚又强大优秀的人,这次采访让我发现了新的她,不仅有走向更大世界的野心,更有将促进文化传播的志气。



01

自由的灵魂


由于从小积累多,自己的学习能力强,高中里老师讲的内容逐渐已经满足不了她了。她不被既定的框架束缚,不再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凭着底气和勇气从高中开始就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和自律习惯在大学延续并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成为她常常光顾的地方。


大学暑假她只用两周左右时间备考雅思,最终的成绩7.5。喜爱看美剧的她并未仅仅将语言学习当作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一项追求自己的热爱的工具,英语听读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也能看到她以翻译身份出现的身影。高二的她又作出了一个小众的选择,从大家挤破脑袋都想进的省重点高中理科实验班转到文科班。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应该,可是她确有自己的规划。


大学又选择了冷门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这个专业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最新设立的,可是她并没有因为未知这个专业未来的前景而退缩,反而是以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投身学习。在大学里徐碧鸿也不囿于卷绩点,广泛参加各种活动,不困于一方,而是勇敢追寻多姿多彩的人生。与校艺术团一起在中国电影金鸡奖闭幕式上传播艺术之美,连续两年和朋友在定向越野中感受体育的魅力,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有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学术交流活动“厦门市记协“一带一路”采访分享会这也为后来她自己创立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带来了灵感。



她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各个方面都有涉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在学校中也加入了许多学生组织,比如校官微公众号“小夏”、校艺术团、学生媒体平台“凤凰新声”等。在自己的生活中,相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伴侣。唱歌、追美剧、画画、看电影……爱好不仅多而且都在用心培育,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热爱。


在养育自己爱好的同时她又如何兼顾学业,取得高绩点,获得厦大优秀学生称号和国家奖学金的呢?她说首先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目前想要做什么要做到何种程度,而后坚定地付诸行动努力做到最好。其次并不需要把爱好和学习完全分割,以自己的热爱驱动学业进步,还可以融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理解所爱的世界,达成“学”与“玩”的双赢。


02

莫停下探索世界的脚步


小时候放假就会经常去外面看看,十分喜欢出去旅行的体验,能和异国他乡的朋友交流,甚至能结成友谊,她很感谢这些跨文化交流的宝贵经历,在她心中埋下了走向世界的种子。后来疫情阻隔了出去看世界的步伐,这也让她更加珍惜出去看世界的机会。


大学之后,她在旅途中从以前跟着家人单纯地看别处的风景人文到如今自己背上行囊,拿起相机,边记录边思考,不仅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就连相同的世界在脑中也换了模样。从附近的闽南、港澳到荷兰、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走在陌生的城市乡镇间,沐浴不同经纬的阳光,她感受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享受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认识了一些不同的人。比如去年上半年,她去西双版纳旅行认识了一位快车司机,有感而发把她的故事写成了深度报道,被冰点周刊发表。


在阿姆斯特丹吹着大风,在特里尔走进孔子学院,在新鲁汶大学漫步……


世界很大,不仅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还打破了她一些原本的印象,比如特里尔的孔子学院引发了她的思考——外国人进入孔子学院学习并不是纯粹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而是带有前往中国经商等目的,体现出中华文化传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2023年的那个夏日,还是大一生的徐碧鸿以志愿者的身份担任“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开闭幕式的同传工作,这是一项由北京师范大学发起的跨文化交流项目,“福建行”由厦门大学承办。大家一起应对挑战携手完成影片的经历打动了她,她开始对亲自做制片人有了憧憬——她在朋友圈写下“明年一定去制片 Stories to be continued.”


这样的期待最终在大二有了回音,徐碧鸿以自己出色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在大一积累的颇多媒体方面的经验通过了选拔,对接了一位外国导演,真正成为了一位制片人。



三次到访拍摄地,徐碧鸿需要和两个同样是女孩子的同伴扛起重量不小的摄影器材,在偏远神秘的达埔镇进行拍摄和采访。烈日炎炎,不仅有天为难,还有不理解她们的当地人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作为团队中唯二会中文的人,徐碧鸿努力克服自己的“i”人属性,“厚着脸皮”和参访对象不断联系,即使接连遭受拒绝,还是想方设法地说服,最后费了好大的功夫成功采访到了能够串联起影片的线索式人物,导演非常开心。徐碧鸿竭尽全力地配合导演拍摄下了关于永春香制作的珍贵素材。最后奉献出了一部不仅传播了真实自然的制香文化,更是让丝绸之路的生命力绵延不息的精彩影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影院正式展出,影片呈现效果极佳,制片人徐碧鸿的名字也在影片片尾出现,那短短闪现的三秒钟凝聚着的是17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累。


她在回忆里说:


“一年前开始的故事在这个夏天有了回响,有点怅然若失,应当很久很久都无法戒断。过去17天每一天几乎都到了我的极限,说的最多的是好累、好困、好辛苦,但这更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着有趣灵魂的故事,将所有挑战、欢笑与感动,化作一阵中欧吹来的热烈的风,让无数个由第一次组成的冒险顺利通关。想说的很多,想感谢的人、事也很多,但那些不用刻意记录,也会永久保存在记忆中,在时空里回香。故事真的继续了,那么下一个故事是什么呢: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去Looking Europe 、Looking America……去继续challenge ourselves ,去相遇、重逢,那就带着影片传达出的力量,向世界出发吧!”


即使远赴他乡有许多崎岖,但她从未有过停下脚步的念头。当被问道不断推动她走出舒适圈的动力是什么时。她的回答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提升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重点在于对生命的体验。


采访她时问她:“在这个做制片人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她说:“有很多很多,作为一个非广视专业的学生,亲身经历一部影片的诞生,跟着导演学习,专业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对制香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但更为可贵的是患难之时与两个同伴结下的深厚友谊。现在我们仍在保持联系。”



03

靠近磁场契合的人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救赎


一路上开拓视野打破边界,除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离不开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的鼓励、帮助和陪伴。在认识的学长姐的推荐下,徐碧鸿高中就参加了模拟联合国社团并以出众的领导力成为秘书长,亲身投入模联会议,参与磋商、动议。在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加的第一次校内会,当时讨论的是“巴以冲突”问题,持方是以色列。这次新鲜又特别的体验给徐碧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她的兴趣,后来又参加了南京汇文模联活动。一次次的会议之后,她对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为她后来选择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做了铺垫。


不仅仅是在高中有学长姐的指引,大学里更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大学里她和学姐在一次选修课上结缘,由于性格和三观的契合结成密友。朋友的存在也使得徐碧鸿的大学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不仅玩在一起,在学习上也相互交流,给予她了帮助和启发。采访中徐碧鸿还提到,在和导演的配合过程中,导演总是工作到很晚,她深深地被导演努力认真的品质打动,这积极地影响着她之后的生活。



当然她也会有焦虑和茫然的时刻,在优秀者云集的地方,为了努力保研,大家都想把绩点卷得越高越好,竞争压力是很大。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她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未来还有很多可能,至关重要的是保持好一个积极的状态。对她来说,排解压力的一大法宝就是和朋友“约饭”,将烦恼抛在脑后,在和朋友的相处中慢慢地获得能量,也做到劳逸结合。她说“和大家在一起每天都像喜剧”,忧愁自然就烟消云散。



不仅仅和学长姐社交,她还在与大二上学期主动担任朋辈导师,给大一同学辅导《传播学概论》,将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们。在此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04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她喜欢的角色梅芙曾说过“除了四把椅子和几扇窗户,你还能拥有更广阔的梦想”。


当被问道对未来的自己会有什么目标和期待呢?在暑假里去福建县级融媒体进行社会实践,认识了很优秀的媒体老师,也坚定了她的职业理想。以大格局、促进文化传播为北极星,设立一个个小的前进目标和自己需要达到的高度——近处是几近完美地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研读专业相关的论文;再往前眺望,是去做一部影片的制片人;再远一点是想努力保研或者考研,走向更高的平台……目标设立的意义更在于自我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落实到每一步。日常学习中她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好巧不巧,她的一次认真完成的作业,名为《这台网约车可能通往命运》的文章就被《冰点周刊》和中国青年报发表。她说这是幸运,可幸运之神往往眷顾着那些努力做到最好的人。她也提醒道,不能过于注重结果的得失,要先把过程做好,关注当下,结果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要对多年前的自己或者其他青年给一些建议”


“多尝试,把握住机会!”

文 | 余佳

编辑 | 韩佳玉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Tilting Futures
Tilting Futures(原Global Citizen Year)是一家专注青年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其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全球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