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音的璀璨星空下
有这样一群追梦人
Ta们以才华为笔
以汗水为墨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6位
2024年浙江音乐学院本科生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今天带来李诗琪、吴涛和祝艺校的故事
感受朋辈风采 汲取榜样力量
作曲与指挥系 李诗琪
作曲与指挥系2020级双专业本科生,主修作曲,师从张昕副教授,辅修乐队指挥,师从高健副教授。学年绩点和综合素质排名均位列班级第一,曾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并获评学院“五好标兵”“优秀实践个人”等称号,多次在国内外作曲赛事中获奖。
01 /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作为一名浙音人,梦筑于此,梦圆于斯。2020年,李诗琪怀揣着一腔创作热情,踏入了作曲与指挥系。步入大二,她成为了浙音首批双专业学生,在学习作曲专业的同时,辅修乐队指挥作为第二专业。在学习中,她勤奋刻苦,不断突破自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次指挥原创作品上台演出实践,并积极参加国内外作曲比赛,在俄罗斯“作曲家”国际作曲比赛、美国AIMA国际作曲比赛、扬琴高端论坛新作品展演活动、“花山杯”作曲比赛等赛事中取得佳绩。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保持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充满热情,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绽放光彩。
02 / 立足传统,融汇创新
在创作中,她秉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理念,致力于民歌的改编与创新,以新的音乐形式呈现传统音乐之美,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她改编的作品《四季风光》《秧歌调》等被收录于《玛林巴教学曲选(中国民歌)》并出版,改编的《采茶舞曲》《鸿雁》等多首作品在音乐厅演出,收获好评。她深入田野,开展实地学习,曾随系部赴嘉善围绕“嘉善田歌”开展实地调研,走访田歌老艺人,参加江南水乡田歌传承发展交流会等。
03 / 投身实践,不负韶华
作为原创音乐社副社长,李诗琪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以满腔热血服务社会,奉献自我。她曾统筹多场社团活动与音乐会,如《孟冬歌乐》《宋风雅颂》《独作水云间》等,并多次担任项目统筹助理,参与音乐会现场直播的导播工作。“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她发挥指挥专业技能,完成了多场音乐会的排练任务,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工作;在暑假期间,参与“文艺轻骑兵”与“文艺赋美”主题演出等活动,以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为社会奉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负韶华的青春誓言。
音乐教育学院 吴涛
音乐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钢琴师从鲁一副教授,声乐师从易丹丹老师。连续三年获浙江音乐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曾获全国计算机数字媒体挑战赛一等奖、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二等奖等奖项。
01 / 在“浙”里,聆听知识的和弦
成长的路上,总有挑战。大学四年里,她经历过在琴房从白天泡到黑夜,见过清晨4点蒙蒙亮的浙音,也眺望过深夜高悬在操场的凌月。所幸,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音教学院“多能一专”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她始终保持“专心、专业、专注”的态度,连续两学年综测位列全系第一,平均绩点达到4.0以上,其中有56门课程的成绩在90分以上。连续两年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员”的称号;在“多能”方面,她在长笛、小提琴、戏曲、古琴、合唱与指挥、舞蹈等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是多才多艺的宝藏女孩。
02 / 在“浙”里,聆听独奏的华彩
“并不是每次的努力都能让结果十全十美,但是每一次挑战,都是我成长路上的一块块基石,能让我的脚步更加坚定,视野更加开阔。”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艺术家理论宣讲团,进行红色思政微课的展演,在政治理论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她不断磨练,曾获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她精益求精,曾获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数字媒体能力挑战赛全国一等奖、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浙江赛区二等奖等奖项。作为一名师范生,她还在杭州市学大成岳家湾实验中学参加教育实习,并获得“优秀实习生”的称号。
03 / 在“浙”里,聆听实践的变奏曲
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作为MTC合唱团女高音声部成员,她跟随团队参加了十余场展演活动,如世界合唱交流大会、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闭幕式等,取得全国总展演一等奖的佳绩;作为“知乐·育心”行进管乐团长笛声部长,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展演活动。她还多次参与志愿服务,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大学以来,累计志愿服务长达600余小时,参与过杭州亚残运会等多项国际性志愿活动。
声乐歌剧系 祝艺校
中共党员,声乐歌剧系2020级本科生,师从解本康副教授、艺术指导吴宇老师。浙江省声乐专业委员会会员。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排名保持专业第一,多次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30余项荣誉奖项。学年平均绩点位列专业第一,曾获专业优秀一等奖学金,摘得20余项专业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结项多个厅级创新创业项目。作为班级团支书,带领团支部连续四年获评优秀团支部。
01 / 遇见光:志愿服务点亮逐梦之路
每一次坚守都成为了萤火之光,每一束光都汇聚成前行的方向。大学四年里,祝艺校几乎从未缺席课余时间能参加的所有志愿服务项目,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4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100余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他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每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寒假“返家乡”活动,并连年获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陆续收到过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志愿者协会、越城区政协等多家单位的感谢信。
02 / 追逐光:艺术实践铺就筑梦之路
文化艺术服务群众,基层宣讲赋能共富。作为学校青年艺术家理论宣讲团成员、浙江省文化馆文艺志愿者、浙音青年讲习所发起人和负责人,四年来,他随着“文艺轻骑兵”的足迹,每年参与社会实践,从跟着老师演到组织大家演,再到策划一台戏,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亦或是文化礼堂、艺术街区,他都曾在那里唱过、演过、讲过。参演或主演“文艺赋美”等活动20余场,曾为团队斩获省“百优团队”、长三角“优秀团队”称号。在学校和系部的关心与指导下,他策划和组织的活动也多次被文旅中国、美丽浙江、潮新闻等媒体报道。
03 / 成为光:做自己身边的全能战士
厚植家国情怀,扎根祖国大地,更要仰望星空,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在校期间,他还组建起了一支多专业、有素养、敢创新、愿奉献的创新创业团队,在“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赛事中打造了“让宣讲活起来:红色曲艺作品融入基层宣讲的实践性研究”的项目品牌,并成功结项。作为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他踏实工作,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团干部。作为校青协会长,他致力推动管理体制优化,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打造了“乐夕阳·敬老志愿”等活动品牌,凝聚了一支专属于浙音人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连续3次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击鼓催征,时不我待
奋楫扬帆,正当其时
祝贺他们!
来源|学生工作部、作曲与指挥系、音乐教育学院、声乐歌剧系
编辑|杨越涵
责编|王伊米
审核|周佳丽
RECOMMEND
· 推 荐 阅 读 ·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简章
2025年新年贺词 | 金声玉振启新岁 感恩笃行谱新韵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戏曲类(越剧)专业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