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我校作曲与指挥系郭鸣教授成功入选。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负重要使命。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深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构筑人才资源汇聚、人才活力迸发、人才工作联动的大格局,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个人简介
郭鸣,博士。现任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历任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校长、研究生部主任(兼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
1979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打击乐与低音提琴,1985年毕业并分配至哈尔滨评剧院工作。198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徐庚仁、黄维强两位教授学习作曲,师从徐占海、刘学严、薛金炎、霍存慧等教授学习复调、和声、作品分析与配器,并于1988年举办个人室内乐作品音乐会,1992年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7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学位班,师从导师叶小纲教授学习作曲,2003年7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研究生,师从导师杨立青教授、何训田教授学习高级管弦乐法与作曲,2008年7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2015年8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调入浙江音乐学院工作。
荣获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优秀文艺人才奖;入选辽宁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获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授予“优秀专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作品有:为交响乐队而作《太平鼓》;《图腾·歌》;为马林巴(颤音琴)与交响乐队而作《竹海聆风》;《第一、二弦乐四重奏》;为女高音、钢琴及打击乐而作《遥远的落日》;为曲笛、二胡及打击乐而作《图腾·舞》;为民族管弦乐队而作《钱塘江·源》;《音乐会序曲》等70余部(首),同时创作艺术歌曲、合唱等声乐作品30余首。其创作的部分作品曾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室内乐)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十七届全国音乐作品评比优秀作品奖、2002年台湾『民族音乐创作奖』佳作奖等多个奖项。部分作品曾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厦门、哈尔滨、合肥、南宁、天津、广州、香港、台湾、澳门等多地(或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韩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公演。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与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滚动资助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3项。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术专著2部、个人民乐作品选与单行本乐谱6部、作品CD两张(合作),同时发表学术论文、音乐作品多篇(首)。
由他带领的“吴越新韵当代音乐创作与研究团队”携新西兰NZtrio三重奏团以9部原创作品全国巡演9所专业音乐学院,获得业界的肯定,同时该团队还相继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两项大型项目、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第十三批精品工程扶持项目、以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创作项目等。该团队入选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019年获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优秀创新团队”,以及浙江音乐学院首批“创新团队”。2022年8月,获浙江省第四届“浙江音乐奖”。由他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弗朗茨·舒伯特国际作曲比赛金奖、尼古拉·米亚可夫斯基国际青年作曲家作曲比赛二等奖,以及第12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作品金奖等。
来源丨组织部、人才办
编辑丨丁漪云
责编丨王伊米
审核丨周佳丽
RECOMMEND
· 推 荐 阅 读 ·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简章
2025年新年贺词 | 金声玉振启新岁 感恩笃行谱新韵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戏曲类(越剧)专业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