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似水、岁月不居
浙音人步履稳踏、笃志前行
星光点点,皆是奋斗见证
汇涓成流,终见璀璨晨光
2024年
媒体宣传报道浙音近千篇
全网点击量超9亿
各项工作累结硕果、亮点纷呈
透过媒体镜头频频“出圈”
看,这就是浙音人的“流量密码”……
1
PART ONE
瞩目,重大活动惊艳亮相
这一年,浙音深度参与重大活动,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让音乐成为跨越国界与文明,连接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的美好纽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浙音的担当作为。
师生亮相央视春晚
在2024年央视春晚中,声乐歌剧系教师沈贝贝演唱浙江经典传统民歌《采茶舞曲》、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并与群星一起演唱《难忘今宵》。流行音乐系学生单依纯与内地男歌手海来阿木共同演绎歌曲《不如见一面》。相关报道全网点击量3亿以上。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良渚论坛
11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良渚盛大举行。由浙音主办的“良渚回响”第二届良渚论坛主题音乐会隆重上演;作为三大平行论坛之一的“中外音乐家对话”也由浙音承办,于11月26日精彩呈现。
此次活动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布报道近百篇,全网点击量2.2亿,深度展现浙音在服务中心大局、深化国际交流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来访
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11月10日晚,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到访浙江音乐学院并观看歌剧《马可·波罗》。作为总统访华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歌剧《马可·波罗》由浙音与威尼斯音乐学院等联合制作。总统访华期间,浙音还与意大利威尼斯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全方位开展深入合作。歌剧《马可·波罗》以深度报道、图片新闻、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全网点击量近3000万。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9月25日,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浙江音乐学院深度参与其中,举办了“数字驱动乐器展”“数字音乐特展”“沉浸式声影交互展”“中国传统音乐与乐器虚拟博物馆”、AI歌曲创作&AI钢琴大赛等活动,并参演“数贸之夜”晚会,被誉为数贸会“最具人文气息的一环”,获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近百家国家级、省级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报道,全网点击量近1.5亿;央视频对浙江音乐学院展区进行20多分钟的现场直播;央视新闻频道(CCTV-13)进行近2分钟的聚焦报道。
2
PART TWO
绽放,文艺精品持续“圈粉”
学校立足新时代,始终坚持创作文艺精品。2024年,又一批精品力作火热“出圈”、“圈粉”无数。媒体的关注力也由作品本身,转向背后的创作机制、教学改革、国际合作等方方面面,好奇追问文艺创作背后的“流量密码”……
民族歌剧《李清照》
3月8日至9日,由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联合创排的民族歌剧《李清照》在杭州剧院进行公演,随后开展全国巡演,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学生版歌剧《李清照》还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10余所高校巡演,通过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全网点击量超千万。
舞剧《一扇百年》
12月4日至6日,舞剧《一扇百年》在浙音大剧院上演。作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江南舞蹈美学,讲述了一段关于匠心与传承、情美与心善的动人故事。
《一扇百年》探索以短视频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其中,在国家版本馆拍摄的实景舞蹈预热短视频成为宣传“爆款”,被浙江文旅、美丽浙江、潮新闻等平台争相转发,极大提升了观众对舞剧的期待。正式演出期间,媒体进一步挖掘舞蹈艺术的“流量密码”,全网点击量超千万。
歌剧《图兰朵》
12月18日至20日,由浙江音乐学院全新制作,世界一流主创团队和浙音师生共同演绎的歌剧《图兰朵》精彩上演。4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推出“看歌剧《图兰朵》 游诗画浙江”主题活动,盛邀全国观众和文旅推荐官、自媒体大V观看演出并开展宣传,在网络引发关注与热议。
今年,学校新增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项,再获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13项,入选数量为近年最多,充分彰显了学校精品力作的创作实力。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3
PART THREE
跨越,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校实施“有特色的科研和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健全和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体制,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音乐艺术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2024年,学校新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科研工作不断开拓、屡结硕果,受到学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琴学文化体系研究》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并成功通过项目开题。项目立足于中国传统乐器中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传承最有序的古琴,在大历史、大文化、大艺术的浓度和视野下,构建琴学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挖掘其在中华文明现代化进程中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项目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关注,《音乐周报》等对立项开题进行报道,并表达了对研究成果的高度期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歌剧学实验室”获批
7月,浙江省教育厅公布首批省级高校文科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歌剧学实验室”列入首批建设名单。12月,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召开,近200位专家齐聚浙音,共话新时代歌剧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相关工作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浙江日报》等深度解读歌剧学实验室成立及学科、行业发展情况。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第三届学术季活动精彩纷呈
9月至12月,第三届学术季活动火热开展。本届学术季活动通过百余项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成功打造了一系列高端学术品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其中,国际钢琴表演艺术研讨会、“CHIME”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畲族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等多项活动,受到媒体关注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4
PART FOUR
闪耀,人才引育绽放光彩
“人才是第一资源”。学校不断深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教师们提供更优发展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一年,教师在媒体上频频亮相,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新魄力四重奏、田博年人才引进
9月19日上午,新魄力四重奏组合、田博年人才引进媒体见面会在学校举行。通过现场问答、深入交流,让媒体深入了解学校人才强校的战略部署,展现浙音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国际化的办学思路。活动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共撰写稿件20余篇,全网点击量650万次,被媒体高度赞誉为“背后是浙音引才发展的一片真心”。
“丝绸之路”全球音乐家工作坊
8月25日至31日,“丝绸之路”全球音乐家工作坊在学校启动。在丝绸之路计划及乐团的重要成员、我校特聘教授吴蛮统筹下,6位来自“丝绸之路”乐团的音乐家,与30余位海内外艺术青年共同开启音乐“冒险”。此次活动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课堂探秘、导师专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生动展现了学校教师在传播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用音乐为媒介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此外,作为世界知名的琵琶大师,吴蛮还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融合四重奏合作,开启巡演及唱片首发式等系列活动,受到媒体的广泛赞誉。
师生演唱杭州市歌《梦想天堂》
8月31日,杭州市市歌《梦想天堂》发布,歌曲由流行音乐系教师叶炫清带领学生韩瑭、王家恒、冯宸铭共同演唱。歌曲一经发布,便迅速赢得了杭州市民及广大听众的喜爱与赞誉。各类揭秘市歌的台前幕后的新闻报道持续跟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媒体纷纷报道“浙音师生的演唱为这首经典歌曲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真正唱出了新时代青年追梦人在杭城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除此外,各级媒体陆续推出学校教师林为林、杜竹松、李跞、李佳雯、焦点等系列专题报道……一篇篇亮眼宣传背后,是浙音教师坚持精品创作、服务文化浙江的初心情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5
PART FIVE
荟萃,在浙音“听世界”
学校打造的“大乐永和”国乐音乐会、“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原创歌曲大赛、庆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深受好评,举办了杭州现代音乐节、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中东欧国家爵士音乐系列活动等近百场国际交流大师课和音乐会,吸引众多世界一流音乐家来校交流,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被广大媒体誉为“在浙音、听世界”。
“大乐永和”国乐音乐会
4月11日晚,民族乐队学院师生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举办“大乐永和”国乐音乐会。随后,“大乐永和”又登上全省机关文化节、全国民族器乐展演等,用民族音乐展现时代精神、描绘诗画江南。
音乐会反响热烈,首次在国家大剧院登台便引发30余家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点击量达1800万。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社交平台为音乐会“点赞”。相关新闻登上央视·十分深度栏目和央视文化十分·十分快评栏目。
“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原创歌曲大赛
9月27日,“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原创歌曲大赛暨浙江音乐学院第四届主题原创歌曲征集活动颁奖晚会举行。活动共征集到510首主题原创歌曲,其中不乏知名词作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的原创精品力作,最终有20首歌曲进入现场决赛。本次活动得到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报道,当天晚会在新华社现场云、中国网、浙广直播、新浪微博、百度、爱奇艺、优酷等1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观众超500万人次,全网点击量超3000万。
杭州现代音乐节、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10月9日,第五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在艺创小镇正式启幕。来自11个国家的200余位艺术家齐聚,共同带来饱含个性、充满力量的现代音乐。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音乐节新闻发布会、对各环节进行深度报道。9月5日,第七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如期而至。本次音乐节备受瞩目,潮新闻、音乐周报等深度报道,浙音视频号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破百万。
6
PART SIX
点亮,公共文化服务之光
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区,甚至远达青海高原,浙音师生文艺赋美的足迹遍布广大乡村、基层。讲理论、创村歌、办晚会、助美育……他们用实际行动,动情描绘师生躬身广袤天地、服务基层百姓的感人事迹。
文艺轻骑兵
2024年暑期,学校组织近40支“文艺轻骑兵”,1000多名学生奔赴全省11个地市以及青海、江苏等多个省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安徽、福建、四川凉山州普格县、阿坝州、广元等地区,用音乐赋能国家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机制,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相约浙音”周末音乐会、西湖天地实景演出、德清新市村K、国庆机场火车站快闪等众多活动受到媒体的关注,各类报道串珠成链,全方位展现文艺轻骑兵服务基层百姓、助推精神共富的火热场景。
8月6日,“宋韵丝路行 浙青一家亲”庆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上演。“文艺轻骑兵”跨越千里、为青海百姓送去文化盛宴。人民日报等20余家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当晚线上观看达800余万,新闻报道点击量超1.3亿。
文化特派员、艺术村长
2024年,学校教师吴涤、冯宇光作为首批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此外,学校教师刘福洋、朱海其作为艺术村长进驻何家村,受到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及当地媒体多次刊发专题报道,讲述他们“将资源引入乡野、让歌声飞进大山”的动人故事;艺术村长策划拍摄的舞蹈艺术与乡村美景相结合的视频,在“学习强国”播放量上千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7
PART SEVEN
绘就,精彩多姿“筑梦地”
琴韵悠悠、书声朗朗,浙音这座如诗如画的筑梦之地、未来音乐家们精彩多姿的校园生活始终备受关注。愈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也将“事必尽善”的校训精神浸润学生心田……
新生报到、运动会
9月6日,916名2024级新生从五湖四海齐聚浙音,共同开启梦想新篇章。媒体对新生报到、开学典礼、军训、运动会等多个节点进行全方位宣传。其中,为每位新生定制专属“车票”钥匙扣、手绘漫画扇子等多条报道成为“爆款”,全网点击量达7400万。运动会期间,各院系准备的热情洋溢、趣味十足的开场表演也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其中舞蹈学院开场表演《歌唱祖国》单条短视频播放量近千万,网友们纷纷留言“谁家的学校,羡慕了!”
奥运冠军、华人神探来校
羽毛球奥运冠军黄雅琼、2024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沈烜垚受邀向师生分享征战经历;世界著名刑事鉴识专家、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及其夫人蒋霞萍女士,走进浙音为师生分享传奇人生;此外,科学家、警察、消防员等都受邀前来,为浙音师生带来一堂堂别具一格的“思政课”。
风好扬帆,时不我待
新一年的华美乐章已经启幕
我们踏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
奋楫逐浪,不负璀璨星光
来源丨宣传部
文字丨孟欣
编辑丨丁漪云
责编丨王伊米
审核丨周佳丽
RECOMMEND
· 推 荐 阅 读 ·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简章
2025年新年贺词 | 金声玉振启新岁 感恩笃行谱新韵
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戏曲类(越剧)专业招生简章